(二)大地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大地伦理思想为人类开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伦理观。从人类的思想发展史来看,人类经历了一个逐步摆脱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主义、物种歧视主义桎梏的思想解放的漫长过程,大地伦理观则体现了从人际伦理到环境伦理观的变革。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这种新的世界观和伦理观彻底摒弃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确立了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念,为人类的和谐稳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基础,也为控制完全为了经济私利而利用和破坏公有资源的行为的法律生态化提供了伦理学依据。从实践的角度看,它扩大了伦理范围,唤醒了人们对大地的热爱、良心和尊重,对树立环境伦理意识,规范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过度行为,缓和人与自然的矛盾,进而实持,引导公民施行理性、合法和文明的行为,从而建立起各种和谐的经济、社会、家庭及个人的交往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环境。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四有”新人,塑造中国现代公民的良好形象。把道德目的和道德形象塑造二者联系起来的媒介就是道德价值。价值追求对人的实践有着导向、动力、调控的功能。正确的价值追求是客观规律与主体利益的统一,能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推进人们的实践;反之,错误的价值追求只会把实践引向歧途。现实社会中,由于价值追求的主体、客体的多元,带来价值追求的多样化、复杂化,导致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价值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即价值冲突,从而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对儒家学说中重群体、厚情谊的调整人际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的价值理念加以批判地继承,有助于克服现代科技下的“异化现象”——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程度,决定着社会的和谐程度。没有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谐社会也就名不副实。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的不绝动力。 和谐社会是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的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道德价值的核心内容,也是人际关系和谐的纽带和桥梁。诚信友爱就是要求社会成员诚实守信,友善仁爱,这是对孔子“仁爱”原则的进一步阐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诚信是立身之本和交往行事之道,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内在要求。“仁者爱人”,就是以爱亲之心爱待他人,不囿于宗法血缘的限制,建立人与人之问相亲相爱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但不能赞同无差别、无原则的爱。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信”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人与人之间应该信守诺言、真诚相待。“真即出自本心,诚即忠于本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欺人欺己,讲究信义,才能言可复、行可行,获得他人的信任、尊重,从而保证其言行的一贯性、真实性和有效性。”…“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方式,是“仁”“信”的外显和行为规范,调节、制约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做一个符合社会所期望的人。“仁”“信”“礼”三者统一于孔子道德、伦理与人际交往和谐建设的过程中。 孔子倡导乐群贵和的基本价值取向,其基本思想就是营造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环境,从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正常运行。其人伦观的基本精神是“仁爱”,把“仁”作为至高德行,强调人与人之问要友善仁爱。贵和的道德价值取向,强调个体与他人发生冲突时,要采取恭敬、谦让的处世态度,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把握、调节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力求达到民胞物与,泛爱万物。 现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深刻变革,文化相互激荡,迫切需要我们关注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子学说中所蕴含的关于道德建设、人际交往方面的丰富资源。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古代和谐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孔子学说是特定时代产生的熟人社会里的行为准则,是以宗族和血缘为中心的,带有宗法色彩;他提出的为封建统治秩序服务的“尊卑、上下”观念,也与现代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有着根本不同。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祛其糟粕,纳其精华,锻打提炼,完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切换”。目前,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倡导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可以“仁”为人际交往和道德伦理的基本原则。(作者:葛丽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