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思想 >

《周易》的教育起源思想初探(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华文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根據傳統的說法,《周易》的産生經歷了幾個關鍵的階段。第一、在遠古時代,伏羲根據他對自然界的理解,畫出了八卦,上可通神明之德,下可類萬物之情。第二、八卦産生之後,後人將其兩兩相重,形成六十四卦,進入夏朝以後,六十四卦的最初形態《連山》易形成,《連山》以艮卦爲首卦,象徵“山之出雲,連綿不絕”;第三、進入商朝,演變成《歸藏》,首卦是坤卦,象徵“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即萬物始發端於大地,終又歸藏於大地。《連山》《歸藏》早已失傳,在近年的考古中發現了《歸藏》的殘本。第四、商周之際,“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對《易經》的卦序做了調整,以乾卦爲首,並選擇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卜辭寫在每一卦的後面,其子姬旦由對爻辭進行了整理。第五,春秋時期,孔子以及其弟子做《象傳》《系辭》《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傳本《周易》之中,文王、周公所作部分稱爲的《易經》,孔子及門人所作部分成爲《易傳》。《經》和《傳》構成了《周易》的基本內容。現代有很多學者對易經和傳的産生過程提出質疑,提出種種說法,不是本文所探討的話題,在此從略。
    《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儒家將其列爲群經之首。從歷史的角度看,《周易》本來是一本蔔筮之書,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逐漸演變成一本以“推天道明人事”爲基本理念的文化典籍。《周易》肇端于上古,成書于商周之際,完善於春秋戰國。《周易》中包含有豐富的古代教育起源和發展的資料。
    一、以筮爲教
    易本蔔筮之書,上古社會非常注重蔔筮的教育。據《周易,系辭》記載:“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古人認爲,八卦即是人類與神溝通的工具,也是聖人對萬物規律的總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先秦典籍《屍子》記載:“伏羲始畫八卦列八節而化天下。”這清楚的表明,伏羲畫卦可以教化天下。在夏商周時期,卜筮成爲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
    1、卜筮是殷商以前政治和教育活動的主要內容
    蔔和筮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兩種術數活動。當時人們決定重大事項之前,要用火灼龜甲或牛的肩胛骨,根據灼開的裂紋來推測人事的吉凶,這種占法即是龜蔔。史載最早的蔔的資料,是商周時代刻有卜辭或占卜符號甲骨。而筮是《易》占的方法,根據《系辭》記載:“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爲二以象兩,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故再扐而後挂。……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周易》之中用五十根蓍草來占卜,占卜過程中有複雜的數位的變化,古人認爲,這些蔔筮過程和數的變化都是行鬼神之道,展示鬼神的奧妙和其對人間萬事的力量。用五十根蓍草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演算,得出一個卦象,根據卦象和卦爻辭判斷吉凶。龜蔔的産生年代要早於占筮,龜蔔的內容比較簡單,而占筮則引進了數學概念,有著比較複雜的演算過程。《易》占提出了一套富有辯證思維的數學模型,還具有濃厚的人文意識,《易傳》提出“人謀鬼謀”之說,認爲《易》的蔔筮活動是鬼神昭示和人邏輯分析的綜合。八卦的産生過程、筮儀的制定都體現出了人(聖人)的智慧,筮儀之中的隨機過程則體現了“鬼神”的意志,根據具體情況對占筮結果進行分析判斷,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而且《易》也關注根據不同情況對結果進行理性分析。《易》占以陰陽變化爲核心、重視數理、重視易象、重視理性分析,這些特徵決定《易》占比起龜蔔更爲複雜和進步。所以,《易》占是先民走向理性與神性相結合的第一步。
    在殷商及其以前時期,與“鬼神”的溝通是國家的大事。《尚書》《周禮》等書籍中有詳細的記載。孔子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先罰而後賞。”(《禮記.表記》)《尚書·洪范篇》作爲記述遠古大禹政治管理活動的原始資料,向我們展示了占卜吉凶在殷人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洪範篇》云:“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蔔筮。汝則從,龜從,筮從,卿士從,庶民從,是之謂大同。身其康疆,子孫其逢吉。汝則從,龜從,噬從,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庶民逆,吉。庶民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卿士逆,吉。汝則從,龜從,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內吉,作外凶。龜筮共逆於人,用靜吉,用作凶。”[1]從這段引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上古社會的政治決策取決於國君、卿士、庶人、蔔、筮五方面因素,蔔、筮的意見至關重要,國君、卿士、庶人的意見只是起一定的參考作用,而蔔、筮的結果卻具有最終的決定權。
    據文獻記載,夏商周三代都有教育機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XIANG)。”在殷商以前的教育活動中,占筮教育佔有主要地位。從殷墟出土的的甲骨卜辭中可以看出,殷商時代的貴族幾乎無事不占。學習卜筮是貴族子弟參與政治活動的基本條件。《蒙卦》是《周易》之中專門談論“啓蒙教育”的卦,《蒙卦》的卦辭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筮”既是“蔔筮”,是古代學習的內容。兒童學習卜筮的方法以後,進行蔔筮得出一個結果,求教與老師,在第一次蔔筮後,老師就給他解釋相關卦爻的含義。但蔔筮和教育都是具有宗教性的神聖活動,不可當作遊戲,如果天真的兒童把他當作遊戲,再三的蔔筮就褻瀆了莊嚴的儀式,但這些活動只是兒童天性的反映,也不便於處罰,所以老師就沈默不教了。這一卦的內容反映了古人對兒童教育和占筮教育的重視。
    3、從殷墟甲骨文看占筮與教學的關係
    根據甲骨卜辭的記載,殷商之人在選擇建學地點、上學日期、教師人選以及課程安排之中,都要占問吉凶。一方面反映了當時的生活教育水平處在初級階段,一方面也反映了殷商之人對於教育活動的重視。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在夏朝已經有了大學和小學之分,大學是國學,小學是鄉學。甲骨文中已經有“大學”的紀錄,在當時的教育內容主要包括:以《歸藏》易學爲核心的蔔筮教育、人倫和人格教育、軍事教育、以祭祀爲核心的禮樂和“舞”的教育。
    商代甲骨文卜辭已經出現了“學”字,並有多種寫法,有人概括爲四式:
    (毛利銳 沈灌群 主編,《中國教育通史》第一卷 65頁)
    對甲骨文中的“學”與“教”字的含義的分析,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理解古代教學活動與占筮的關係。在甲骨文之中,“教”和“學”是相通的。在甲骨文中,“學”字包含由三個要素:第一:教與學的活動,(表示兩個人的學術授受的場景),,第二:教學場地“介”,(介是房子的側影。)第三:教學內容--“爻”,指蔔筮時候蓍草交互的樣子,在這裏就是指占筮活動。占筮活動是先民與鬼神溝通的基本途徑,認爲占筮結果是神靈對吉凶禍福的昭示,“占卜”就成了殷商時期的貴族子弟的重要學習內容。在甲骨文中,“教”字也可以讀作“學”,
    從“學”字可以看出殷商之人對於教育內涵的基本理解。殷商時期的教學活動的主要的內容之一是“爻”,也是“教和學”這兩個文字起源與對商代流行的《歸藏》易的學習活動。由此可以看出,以溝通神明、昭示禍福爲目的的蔔筮活動貫穿了殷人教育活動的始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