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海经》记载,我国的玉资源非常丰富,古代产玉地达一百三十多处。散见于中国文献典籍中的传统玉文化,其文化内涵也是十分丰富的。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何也?为玉之寡而珉多欤(王肃注:珉石似玉,珉眉巾反)?”孔子曰:“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 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缜密致塞貌,栗坚也,缜之忍反,致直利反);廉而不刿,义也(割而有廉,隅而不割伤也,刿呼外反);垂之如 坠,礼也(礼尚谦卑);叩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则诎然,乐矣(诎断绝貌,似乐之息;诎曲勿反);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瑜其忠美者也);孚尹旁达, 信也(孚尹,玉貌;旁达,言似者无不通);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精神本出山川是故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1)。 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提出玉有“十一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之说,不仅对玉的文化底蕴作了高度概括,而且还精辟地阐明了玉文化的思想内涵,成为国人伦理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在《礼记》中,也有与上文类似的记载。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碈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碈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碈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 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 也”(2)。 君子以玉比德,其中之真谛,孔子说得十分透彻明确,他最后引用了《诗经》中的话“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得出“故君子贵之也”的结论。君子性情宽厚和柔、温顺纯粹,这与良玉“温润而泽”之美质,是非常契合的,因而得到历代贤人君子的珍惜与崇爱。 《管子·国蓄第七十三》曰:“玉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汉,珠起于赤野”;《管子·揆度第七十八》曰:“北用禺氏之玉,南貴江漢之珠”、“玉起于禺氏之边山 ”;《管子·轻重乙第八十一》曰:“玉出于禺氏之旁山”。《管子》提出玉有“九德”,即“仁、知、义、行、洁、勇、精、容、辞”之说:“夫玉之所贵者,九 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 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搏(扬)彻远,纯而不杀(殽),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室,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3)。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玉有“五德”,提出“仁、义、智、勇、洁”之说:“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 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凡玉之属,皆从玉。”此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种特性。凡美石兼具晶莹 而温润的光泽,致密而透明的质地,坚韧不折的品质,绚丽斑斓的色彩,舒扬致远的声音,即“五德”之性,均被视为玉。按许慎的标准衡量,古人心目中的玉,不 仅包括真玉(角闪石),还包括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红绿宝石、水晶、玛瑙、琥珀等彩石玉。因此,在鉴赏古玉石时,不能单凭现代科学知识的水准来鉴别衡 量其优劣,还应具有历史文化的眼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