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玄学、理学“身心之学”的发展理路(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哲学中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从“无心”到“大心” 
    玄学、理学的天人合一境界论以身心之学为基础,它们之所以体现出“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重大差别,与工夫论上的一个重要差别有关,即“无心”与“大心”的差别。玄学的“冥物”境界是以“无心”为工夫,而理学将玄学的“无心”工夫发展到“大心”工夫,从而实现了对玄学的身心之学的超越。宋儒以“形骸与天地相应”代替了玄学的“遗其形骸”,是通过与身相关的境界论超越玄学;同样,宋儒以“大心”代替玄学的“无心”,则是通过与心相关的工夫论超越玄学。 
    魏晋玄学坚持“以无为本”的宇宙本体论,故而在人生观上坚持认为最高的人生境界是“无”的境界。影响人们达到这一境界的根本障碍是一切与个体自我的身心相关的观念与执著,因此,人要能够真正“得道”,即进入到自己与天地万物冥然合一的精神境界,就必须通过一个“无心”的工夫。当然,严格说来,“无心”并不是一种“工夫”:“工夫”是一种“有为”的努力,“无心”则要求“无为”。考虑到人要冲破自己的有为之心太难,特别是考虑到“无为而无不为”,所以这里依然说“无心工夫”。 
    魏晋时代的玄学家在谈到“无”、“自然”的精神境界时,几乎都要谈到“无心”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无”是天地万物之本,同时天地也是“以无为心”,故而只能“无心”才能见天地之心;如果是“有心”,则一定是为形骸所拘、为知识或情欲所累。王弼为《老子》作的注中说:“故灭其私而无其身,则四海莫不瞻,远近莫不至;殊其己而有其心,则一体不能自全,肌骨不能相容。”(楼宇烈,第93页)另外,他在为《周易》作的注中也提出:“寂然至无是其本矣。故动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见也。若其以有为心,则异类未获具存矣。”(同上,第336-337页)故而王弼认为,只有“无心”才能见天地之心,也才能达到体道的精神境界。 
    郭象是一位系统阐述“无心”工夫的玄学家,他常常用一个“冥”字来表达“无心”工夫的特征。什么是“冥”呢?郭象解释说:“凡得之不由于知,乃冥也。”(郭庆藩,第757页)因为人总是会有各种知识、欲望的,所以人如果放弃自己的知识和欲望,进入到一种无知无欲状态的时候,就是“冥”。郭象常常将“冥”称为“冥物”或“冥极”,认为在一种“无心”的精神状态下,人们能够通过对耳目心知的放弃,使自己的本性自然地实现。他说: 
    “故无心者与物冥,而未尝有对于天下也。”(郭庆藩,第68页) 
    “夫使耳目闭而自然得者,心知之用外矣。故将任性直通,无往不冥,尚无幽昧之责,而况人间之累乎!”(同上,第151页) 
    这种“冥物”的精神境界是通过“无心”的工夫而获得的。“无心”的结果是使人“任性自通”,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是那种使自我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无心以顺有”的圣人,即所谓“故圣人常游外以冥内,无心以顺有,故虽终日见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同上,第268页)。 
    宋明理学家所追求的是一种与天地万物同体的“有我之境”。宋儒强调每个人必须经过自我身心的修炼,并通过“尽心”、“大心”的工夫,才能进入到这个崇高的精神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主体意识始终贯穿其中,并且在不断地扩充,最终达到“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有我之境。所以,宋儒在讨论关于“心”的工夫时,总是强调“心”的涵养、扩充、穷尽。张载提出的“大心”论,对宋儒关于心的工夫论作了清楚的表述,他说: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张载集》,第24页) 
    魏晋名士也同样追求“体天下之物”的境界,但他们认为这种境界的实现依赖于一个“无心”的过程;而宋儒则强调必须通过“大其心”、“尽心”的过程才能进入到这样一个“体天下之物”的境界。这是由于,天道与人道的实现过程是有差别的:“天道”的完成,是一个“无心”的自然过程;而人道的完成,则是一个由人心勉强的自觉过程。正如张载所说:“天本无心,及其生成万物,则须归功于天,曰:此天地之仁也。仁人则须索做,始则须勉勉,终则复自然。”(同上,第266页)故而“大心”、“尽心”成为必需的过程。 
    宋儒所讲的“大其心”的过程,凸显了人的主体意识,所以也是一个由心“主宰”天地万事万物的过程。宋儒经常谈到心的主宰者地位与作用,也是将人道的完成过程,看作是由人心主宰万事万物以合乎天道、天理的自觉过程,如: 
    “夫心者,人之所以主于身者也,一而不二者也,为主而不为客者也,命物而不命于物者也。”(《朱子全书》第23册,第3278页) 
    “心也者,贯万事,统万理,而为万物之主宰者也。”(《张栻全集》,第724页) 
    在宋儒看来,“心”不仅是“身”的主宰者,而且是天下万事万物的主宰者。所以,尽管天地之大、万物之多,人心一直是一种参与、主导的根本力量。宋儒有时就将其称之为“本体”:“夫人之心,天地之心也,其周流而该遍者本体也。”(同上,第685页)在天人合一的宇宙本体境界中,“心”作为主宰者,一直作为“天地之心”的承担者,周流、运行在浩浩大化的宇宙进程之中。 
    所以,宋儒明确反对玄学的“无心”工夫,因为“无心”意味着主体精神的放弃。陆九渊说:“人孰无心,道不外索,患在戕贼之耳,放失之耳。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象山集》,第64页)宋儒不像玄学家那样将“得道”视为“无心”工夫的结果,相反,认为“得道”是一个用心的过程,是一个存心、养心、求放心的过程,也是一个“大其心”、“心宰万物”的过程。当然,人们或许会问,魏晋、两宋士大夫均追求“与万物同体”的精神境界,为什么玄学家要强调“无心”的工夫,而理学家却强调“大心”、“尽心”的工夫呢?宋儒朱熹有一个关于儒释之异的解释:“儒释之异,正为吾以心与理为一,而彼以心与理为二耳。”(《朱子全书》第23册,第2689页)用这个说法亦可以解释玄学与理学的差别:玄学以“心”无为,顺从万物之理为是,实是强调“心”与“理”是为二的,而理学则强调“心之全体湛然虚明,万理俱足”(《朱子全书》第14册,第230页),故而“大其心”其实是“弘其道”,“心宰万物”则是“理宰万物”。 
    当然,宋儒的“大心”工夫是包括“无心”工夫的思想成果在内的:“大心”与“无心”在关于主体意识的看法上差别十分明显,但是二者之间又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一致,就是均要求放弃一己的利欲、贪念、偏见之心。魏晋的“无心”就是要求人们完全摆脱自己的主观意念、态度、欲望、知识、成见,完全以一种无知无欲的混沌之心,与宇宙万物的自然本性冥然合一,达到一种“与万物同体”的精神境界。宋儒的“大心”同样也是要求摆脱个体小我之心,完全顺从宇宙万物的本性,达到与天地万物合一的境界。宋儒谈到这一精神境界时与魏晋名士的说法非常接近,所谓“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张载集》,第24页)。所以,宋儒往往在强调“大心”、“尽心”的同时,又承认这也是一种“无心”。张载说:“人本无心,因物为心,若只以闻见为心,但恐小却心。”(同上,第333页)可见,宋儒的“大心”是要求“能体天下之物”、“因物为心”,从“闻见为心”来看,这又是“无心”。程颢强调主体的“尽心”、“识仁”的工夫,但是他认为人在拓展主体意识的尽心工夫中,亦包括了“无心”的思想内涵,他说:“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二程集》,第460页)可见,“心普万物”的“大心”、“尽心”与“物来顺应”的“无心”之间并不截然对立:宋儒的“大心”工夫超越了“无心”,但又把“无心”包含在内。 
    当然,玄学的“无心”与理学的“大心”毕竟是有很大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仅是一种工夫上的差异,同时还是二者的自我价值观念的差异。 
    三、从自然之我到名教之我 
    理学完成了对玄学身心思想的转型,这一转型也是与这两个时代的自我价值意识的特点有关的。魏晋时代的自我价值意识,是以“自然之我”为重心的,完全是一种“为己”的自我价值意识;两宋时代的自我价值意识,则是以“名教之我”为重心的,是一种统一为己、为人的自我价值意识。宋儒的身心之学完成了自我价值观念的转型。 
    在魏晋士大夫自我意识觉醒的大背景下,产生了以自然之我为重心的身心思想。魏晋士大夫高扬了个体自我的地位,提出“百虑何为,至要在我”(《后汉书》第49卷,第1645-1646页),并且肯定了这个“我”的独立价值。在魏晋人的思想中,这个“我”是个体自我意识觉醒之后开始受到重视的“自然之我”。而被魏晋士人异常重视的身心问题,也是一种如何实现“为己”的个人主义价值意识。 
    魏晋名士关于“身”的观念,是他们“自然之我”的体现。珍惜自我生命、重视形体享受的惜身、全身观念,是魏晋士大夫自我价值意识的体现。当魏晋士大夫觉悟到天神与名教的虚假、不可靠之后,开始将价值依托从外在的天神、名教转向内在自我及其身体。特别是当他们意识到个体生命的短暂性,便更加强调追求以形体享受为主旨的人生观念,追求满足自然之身欲求的人生目标,即所谓“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故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当身之娱非所去也”(《宛委别藏》第96册,第160页)。魏晋名士所重视的个体自我,是追求“自然所好”的自我,是追求“身之娱”的自我,总之,这是一种以自然之身为本位的自我价值意识。 
    魏晋士人的自我价值意识还体现在他们对自然之心的追求上。魏晋士人意识到身体享受总是有限的,形体的奢乐恣性仍无法摆脱生命易逝的焦虑,故而通过心灵对自然之性的回归来实现精神对形体短暂的超越。所以,魏晋名士为追求个人的心灵愉悦,总是强调个人要摆脱社会责任、道德义务,回归到“安心以全身”的“自然之我”。 
    两宋时期士大夫承魏晋名士张扬自我意识、自我价值之风,也表达出对个体身心满足的追求。但是,两宋时期所张扬的个体自我的内涵发生了十分重大的变化。魏晋士人的自我价值意识完全是以个人价值为本位的,而两宋士人的自我价值意识则是以名教为本位的。宋儒的自我价值观念虽然包含了魏晋士大夫对个体身心的追求,但又超越了魏晋的个人本位身心观,升华到一个统一个体存在与社会名教的身心观。 
    所以,一方面,宋儒十分重视个体自我的身心问题,他们常常像魏晋名士一样,表现出对自我意识的关注、对个体精神的张扬:无论是对身体安泰的强调,提出“身泰为富”,还是对心灵安恬的追求,提出“安心”、“定心”,其实均是追求个体自我的安泰与平和。宋儒反复讨论、终生追求孔颜乐处、曾点之志,正体现出宋儒的这种个体自我价值意识。宋儒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如周敦颐的“胸中洒然如光风霁月”,程颢的“吟风弄月以归”、“我心处处自优游”,朱熹的“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圆融无际大无余,即此身心是太虚”,均和魏晋名士追求个体身心满足十分类似。所以说,两宋士大夫的价值意识是将魏晋的个体价值意识包括在内的。 
    但是另一方面,宋儒所建构的身心之学又超越了魏晋名士的身心思想及其价值意识,因为宋儒所讲的自我不只是个体自我,更是名教秩序中的自我;不仅仅是追求精神安逸、心灵平和的自我,更是承担社会责任、开拓经世大业的自我。可以看到,张载在《西铭》中强调自我价值、主体意识的同时,也在强化名教秩序、社会忧患意识,他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张载集》,第62页)在这里,个体意识与社会意识、自然与名教、个人身心安泰与社会忧患意识均是交织在一起的。由此可见,宋儒的身心之学不仅是兼容了魏晋的身心思想,更是实现了对魏晋的个人本位身心观念的超越,使儒家士大夫的自我价值意识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型与升华。 
    【参考文献】 
    [1]《二程集》,1981年,中华书局。 
    [2]郭庆藩,1961年:《庄子集释》,中华书局。 
    [3]《后汉书》,2001年,中华书局。 
    [4]《胡宏集》,1987年,中华书局。 
    [5]《晋书》,2008年,中华书局。 
    [6]楼宇烈,2007年:《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 
    [7]《全晋文》,2006年,商务印书馆。 
    [8]《四库全书》,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9]汤用彤,2007年:《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辩》,上海古籍出版社。 
    [10]《宛委别藏》,1988年,江苏古籍出版社。 
    [11]《象山集》,2008年,中华书局。 
    [12]《张栻全集》,1999年,长春出版社。 
    [13]张万起等,2008年:《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 
    [14]《张载集》,1985年,中华书局。 
    [15]《朱子全书》,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原载《哲学研究》 )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