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类运动的另一项形式是捶丸。关于捶丸出现的具体时间,元世祖至元19年(1282年)出现的署名为宁志斋老人编写的《丸经》里,曾记述捶丸最早在宋徽宗时就出现了,在宋元明的时候曾经大盛。关于捶丸的形象资料,早期见的不多,但是很典型的一幅资料是山西洪洞水神庙中《捶丸图》壁画,图中把击球者的动态、球窝、球杖,还有整个地形描写得非常形象,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幅《捶丸图》。到了明代,捶丸在民间有了一定程度的流行,在宫廷当中还是一项高雅的运动。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明宣宗行乐图》,其中一段画面就表现了明宣宗进行捶丸的情景,画面中包括地形、地貌、球的形式、击球的动作等,跟《丸经》的记述和山西洪洞水神庙中《捶丸图》壁画的描绘基本一致。 元捶丸图壁画(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明应王殿壁画) 以往,许多人认为高尔夫球起源于12世纪苏格兰人所玩的一种叫做“巴卡尼克”的游戏。在英国,也有证据显示,早在14世纪中期,英国人就已经在玩一种类似高尔夫球的游戏。然而,按照《丸经》的记述,我国捶丸的竞赛规则早在1282年就已经出现,时间比英国的高尔夫球竞赛规则的确定时间早472年(现代高尔夫球的规则,最早于公元1754年由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高尔夫球友会制定)。同时从技术上讲,捶丸和高尔夫球运动有三大基本特征是相同的。第一,两者都有球洞。捶丸曰窝,高尔夫球曰穴,而且赛场球洞差异不大。《明宣宗宫中行乐图》中有10个洞,高尔夫球则设9或18个洞;第二,两者都用球杖击球,所用的球杖基本相同;第三,场地选择极为相似。捶丸要求以地形有凸、有凹、有峻、有仰、有阻、有妨、有迎、有里、有外、有平的园林为场地;而高尔夫球场也要求有平坦的地形,还要有凹凸粗糙不平的地段,再加上沙洼地、水沟等障碍物。因此,从捶丸同高尔夫惊人的相似这一点看,二者显然具有源与流的关系。 法国一位著名的东方学者莱麦撒,根据大量的史料,考证出我国古代文化由蒙古人西征传入欧洲的种种事实。蒙古人的西征,将以前闭塞的欧亚路途完全打开,不独堂皇命使东西往来如织,其不知名的商贾教士及随从军队者尚不知凡几。因此,作为一个大规模东西文化交流的时代,在这种东学西渐大潮的冲击下,捶丸的入西可以说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并不是值得惊奇的事。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高尔夫球这项吸引了成千上万爱好者的现代西方体育活动,与在古代中国文明大地上盛行了千余年的捶丸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体现益智特点的盘上棋类游戏 中国古代棋类游戏,是古代体育活动中最有竞技性的一类益智活动。而最典型的形式是围棋、象棋和六博。 围棋,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传了,《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曾经记载,魏国的大夫大叔文子曾经用“举棋不定”这个术语来比喻政治上的优柔寡断,说明围棋在当时已经很流行了。考古资料所见较早的是发现于河北望都的东汉时期的围棋盘,这个棋盘呈方形,上面有十七道,下面有四个足,这是当时围棋的具体形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围棋形制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根据敦煌石窟发现的《碁经》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棋局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表明这时候的围棋已经出现了与现在围棋一致的十九道的棋盘了。说明当时的棋盘是十九、十七道两种形式并存的。与此同时,魏晋南北朝的梁武帝在推进围棋的发展中设立了“棋品制”,这种“棋品制”是授予棋艺相当的棋士为品格,当时棋品定为“九品”,这种“九品”后来传到日本,形成现在的“九段”,日本的段位制就是从中国的“九品”制传过去的。 隋唐时期,十九道的围棋已经完全定型。在日本的正仓院,就存有当时十九道的围棋盘,它是由中国皇帝送给日本孝武天皇的。新疆吐鲁番还出土了唐代《仕女围棋图》绢花,上面描绘了唐代仕女弈棋的形象,反映出唐代围棋的普及情况。到了明清,围棋的发展主要是流派增多,有关棋谱也更为多样化,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围棋走向成熟的时期。 与围棋相关的中国象棋,一般认为起源于兵家,据说是与春秋战国时期部队的遣将布阵有很大关系。象棋最早称为“象戏”,到了唐代,它在形制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王、军师、马、砲、车、兵等几个棋子,其中砲是比以前多出来的,所以唐代的象棋比以前局制有很大的改进。北宋时期,象棋已经基本上定型,无论从制度上,还是象棋子的特点上,都基本上跟后代没有大的变化。河南省洛阳曾经发现了一副瓷质的象棋子,黑、白象棋各十六枚,棋子的类型跟现在象棋基本上一样,可见宋代的象棋与现在的象棋已经别无二致了。 唐代“仕女弈棋图”绢画(新疆吐鲁番出土) 在棋类当中,还有一种六博棋。这种棋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实际上在古代的棋类史上它是比较早的一类棋,如苏秦在向魏王介绍齐国的繁荣景象时,就曾经提到临淄的居民玩“六博”的情景。根据有关文献和考古发现的资料,六博棋主要包括棋局、棋子、鱼、箸以及博筹等,它是掷采行棋的一种方式。战国到秦汉,曾经发现了许多与六博棋有关的棋局,如画像石上的有关刻画、铜镜上六博的花纹等等,都是当时六博普及盛行的一种标志。但是,自汉代开始,六博逐渐转化为一种赌博的形式了。后来,六博随着丝绸之路传入西方,东晋十六国的时候也传入印度。但是隋唐以后,传入印度的这种六博棋也逐渐消亡了,因为它的生命力已经没有了,所以棋类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生命力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也就逐渐消失了。 上面所分析的四大类型古代体育类型,代表了中国古代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主流。当然,作为具有数千年文化发展历史的中国古代体育,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出现了许多具有地域和民俗时令特点的民俗民间体育形式,包括龙舟竞渡、拔河、秋千、高跷、放风筝、跑旱船、舞龙以及踢毽子等等。这些通过民俗节令而发展起来的体育活动形式,由于它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环境的影响,使其具有了较强的生命力,并逐渐地成为各个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形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