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这与古代中国教育的发达是密切相关的。一般认为,早在公元前二千七百年左右五帝时代,即已有了学校教育的萌芽。原始初民聚集在一道,祭祀天地鬼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传授生产、生活的知识,他们进行这些活动的地方,便是学校的雏形了。经过夏、商、西周和春秋长期的发展变化,逐渐形成比较正规定型的学校。 中国古代的教育,可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类. 先说说官学。据《礼记·王制》等夏代的学校,称“库”、“序”、“校”。《孟子滕文公》:“设为库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所言当指乡学。可见夏代的学校,是兼养老与教育的地方,它的主要任务是“明人伦”。 商朝人重祭祀、尚礼乐,它的学校,除了“庠”、“序”之外,还设有“瞽宗”。“瞽宗”由盲乐师瞽矇主持,传授祭祀时所用的礼。商朝学校还有一个名称叫“学”,《礼记·王制》注日:“殷曰学,学者,觉也,觉民者,所以反其质,故曰学。”商朝的教育内容有:宗教、算术、军事、文字等。 西周始,国家的教育渐成系统。其时,学校分国学、乡学两类,即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类。国学又分大、小学两级。其中天子所设大学规模大,且分辟雍、东序、瞽宗、成均、上庠五学。诸侯亦设大学,名曰“泮宫”。入学必须具备贵族身份,愈尊贵者入学越早。西周的教育体制,是所谓官师合一、学在官府。西周的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核心,涉及礼、乐、射、御、书、数诸方面。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渐衰,私学兴起,公室养士得到发展。战国时,齐国在稷下设稷下学宫,招贤纳士,让他们研究学术,培养人才。稷下学宫倡教学相长、百家争鸣之风,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秦朝的教育出现倒退情况,这与统治者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有关,更与秦朝实行“以吏为师”、 “以法为教”政策有直接关系。 西汉时,国力强盛,教育也得到高度重视。元朔五年,制定了博士弟子员制度,兴办了太学。汉代官学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类。中央官学有大学性质的太学、有特殊性质相当于文艺专科学院的鸿都门学和贵族学校四姓小侯学。太学选择教授和学生都注重德才兼备的标准。汉代统治者在思想上“独尊儒家”,因此,太学里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儒家经典。汉代儒学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因为今文经学有不少可被统治阶级利用的地方,所以今文经学立于学官垄断了太学。汉代的地方官学,有中学性质的郡国所设的学和道邑设立的“校”,还有小学性质的乡所设的“庠”和聚所设的“序”。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内战乱频仍,教育状况不稳定,这一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南朝刘宋明帝泰始六年,于国子学设玄、儒、文、史四科,这对后来的文化教育有开创之功。 隋文帝初年,创设了国子寺,这是我国最早的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到了隋炀帝时,国子寺改称为国子监,这一名称一直延用至清代。 唐朝,封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均高度繁荣发达,官学制度也非常完备。唐代的学校分类较全、许多学科都有专科学校,如儒学、算学、医学、律学、书学等。儒学在唐代官学中仍占主导地位。唐代官学有严格的入学资格规定,官五品以上,其子孙才能入太学,而国子学则必须是官三品以上的子孙才能进入。另外,唐代学校的招生人数、修业年限等方面也都有明确规定。 到了宋代,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学校的类型增加了,教学内容亦增加了。宋代的官学中还有了武学,教授兵法和武艺。此外,还创设了画学。 元代的地方官学有所发展,创设了社学和诸路阴阳学。社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农桑,诸路阴阳学分天文、历算、阴阳等科,对普及、发展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起了推动作用。明承元制而略 有变化。 自宋至清,教学内容大幅度增加,除经书的数目增加以外,子、史书也进入了学校的教材范围。明代国子学开设的课程已有近三十门。从明代开始,地方的教育行政也已完全独立。 清代学生的来源有不小的变化。国子监收的学生叫做监生,分恩监、荫监、优监、例监四种。还有贡生,分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六种。其中,例监、例贡是捐纳银两取得的资格。 古代中国的教育,除官学之外,还有私学,私学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早在春秋时期,孔子的私学对当时及后来的社会就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士阶层的产生与教育皆与私学有关。春秋战国时,士形成的不同学派有儒、墨、名、法、道德、阴阳、纵横、杂、农、小说十家之多,相互间的论争、渗透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秦代禁私学,然而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私学并未能被禁绝。汉代官学的核心是今文经学,而古文经学则赖私学得以流传。 两汉私学发达,经师讲学,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学生。著名人物马融、郑玄的学生有千人之多。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崇奉老庄,尚清谈,思想界受老、庄、儒、佛几方面的影响,出现新的局面。 隋唐的私学较盛,隋代的王通教出的学生有不少著名人物,据传有魏征、房玄龄、李靖等。唐代的著名学者孔颖达既在官学中任职,也私人授徒。文学家韩愈、柳宗元等教过的学生也有很多名闻一时。 宋代开始,书院兴盛。宋代白鹿洞、岳麓、睢阳、嵩阳四大书院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朱熹、陆九渊都在白鹿洞书院讲过学。 元代对书院不重视,甚至多次毁弃书院。明代书院又重新兴盛,东林书院便是其中著名者。 清代统治者对书院采取抑制态度,因为他们害怕书院宣讲不利其统治的内容。但是,清初仍然有不少学者如黄宗羲、颜元等在书院讲学。后来的一些封疆大吏,也有设书院讲理学的。到各省相继设立书院时,书院实质上已成官办了。它们与科举考试的联系密切了。近代学者商衍鎏在其所著的《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中说:“乾隆十年,礼部议准书院每月之课仍以八股文为主。内虽有经史治术留心讲贯,余功可及对偶声律之学,并论策表判酌量兼试等语,但仍属具文。”这样的书院已失去了学术思想自由的特点。此后因受乾嘉学风影响,有些学者如阮元等在书院不讲八股而讲经史、小学、天文、地理等。还有一些书院亦各具特色,如桐城派古文的代表人物姚鼎主讲钟山书院,倡词章之学的沈归愚主讲紫阳书院,这些又都为书院带来了新的学风、新的内容。 中国古代的官学、私学,自产生到发展,时兴时废,经历了曲折过程。尽管中国古代的教育发展受封建政治、伦理等方面的限制,但应该说,古代是重视教育的。教育应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部分,古代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有不少可取之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