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话短说,在越国复仇,灭了吴国之后。越国的第一功臣范蠡对第二功臣文种说:“功成身退,这是规律,我们该走了。”文种虽有智谋,但是也有盲点。范蠡退隐了,他却留着。以为自己功劳大,这下可以安享尊荣,平安到老了。范蠡走了,勾践日思夜想,怀念的都是他的种种好处,于是为他塑了铜像,走出走进都看着他,以慰渴思。文种后来有一点反应了过来,认为范蠡很可能是对的,就自己称病不出。大概还是想试探一下勾践的动静。勾践却以探病为名,来到了文家。文种当然睡在床上装病。勾践坐在卧榻之前,先来一套嘘寒问暖的废话,渐渐说到正题上来。他问文种说:“你从前为我定下来七个灭吴的计划,现在只用来了三个,吴国就被灭掉了。还剩下四个计划没用,你说把那四个计划怎么办呢?”这完全出乎预料,文种慌张着支吾地说:“臣不知所用。”勾践说:“我看,还是这么办吧。现在夫差已经死到地狱里去了,你就到地下,再去跟他打交道吧。”说完,就把自己所带的配剑,故意忘记,留在坐椅上,走了。刚才说的话,深怕文种没听懂,或是听懂了装糊涂。留剑,就更强调了他的意愿。文种走投无路,大叫:悔不听范蠡之言!只好自杀了事。“大德不报,大功不赏。”这是规律。文种不走,即是想要勾践报答他。就是勾践把整个越国都给他,也报不过来他的恩德。他没有想到,勾践怕他胜过吴王。一旦他觉得赏赐不满意,翻转了面皮,勾践自问,恐怕不是他的对手。他既不肯像范蠡那样,自动走掉。那么只有先下手为强了。文种之死,一样是死于自己的盲点。不懂辩证法。 范蠡带着一家老小,飘三江,泛五湖,自在消遥地遨游。玩腻了,就改名换姓,叫做:氐夷子皮,到齐国去开农场。农场办得特别兴盛,被齐王知道了,硬要请他出山做官(做宰相)。这会他懂得要“无为”(无为是老子学说都代表作,我们以前也做过不少讨论。无为最简单的意义是:不轻易去参与不必参与的事。)了,就马上再改名换姓,溜到了陶,开办起企业来。这个企业又办得异常发达,陶朱公的大富,留名千古,妇孺皆知。可见走了,并不等于完了。恋栈不走的,才真的是白白的完了。所以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2章)又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9章)。“功成身退”实在是个“双赢策略”,使大家开心和放心,不必溢于言表的好法子。老子把这个意思,在《道德经》里反复陈述了四次。这是应然律,是从必然律而来的,也是个“劝说”。人有自由意志,他可以自由选择。 顺便想起一个故事,就是鄙曾外祖父崔国因。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大使时,正当美国排华,杀了中国人二十多万。那时,华人的生命财产,不如蚁蝼,危在旦夕。他到美上任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去为护侨,艰苦奋斗的。(他的任期四年,正好与美国总统 Benjamin Harrison 同时上任,同时离任。1890-1894)(弱国无外交,崔氏在美国的血泪,见《崔著:出使美、日、秘,日记》黄山书社出版)他在美时,公余抽空,也曾上表章一百道,痛陈中国要富强,急需体制改革,及体改的刍议。)卸职返国后,立即毅然退休。不久,到芜湖办了一个很成功的企业。(他的前任张荫桓使美后,回国被杀了头。)也是一个难以忘怀的功成身退的实例。 总之,自古及今,听老子的话,没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