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眼见为实”,这确实没有错。但一个人要想成功,“眼见为虚”才是真功夫。 “眼见为虚”不是骗人的谎言,而是颠簸不破的真理,是孔子、佛陀、老子、耶稣一再教导世人务必要掌握的真理。 孔子教导说,“巧言令色,鲜仁矣。” 佛陀教导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老子教导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耶稣教导说,“我所讲的道,是人们眼睛所不能看见,耳朵所不能听见的。” “眼见为虚”在中国的历史上很常见。比如刘备去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故意不见刘备,刘备不得不“三顾茅庐”,张飞因为“眼见为实”,以为诸葛亮架子大,给自己的大哥不给面子,居然想一把火烧了人家的房子。最经典的“眼见为虚”非周文王莫属。周文王看见姜子牙钓鱼,既不把鱼钩沉入水下,还不把鱼钩弄弯,而是把一根针悬在半空来钓鱼。周文王就问子牙“这怎么能钓到鱼呢?”姜子牙说,“愿者上钩”。周文王闻言即刻拜姜子牙为相。可姜子牙还不买帐,非要周文望亲自给自己驾车不可。在常人眼里,这姜子牙不是傻子就是疯子,成心找死。可是,周文王何许人也?《易经》的作者,“眼见为虚”的鼻祖。他听闻此言,不但没有怒气,反而更加钦佩姜子牙才华,负车808步。此典故遂成千古佳话,也体现了“眼见为虚”的最高境界。 “眼见为虚”,也是东西方哲学家研究的核心课题。 我们知道,哲学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世界是什么?”或者“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是什么?”或者“人的本质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抱着“眼见为实”观点的人来说,简直是大笑话。世界不就是太阳、月亮、大地、河流吗?人不就是能吃能睡的动物吗?这些时空见惯的常理,还用问吗? 但是,对于抱有“眼见为虚”的哲学家、宗教家来说,问题可没有这么容易回答。他们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思索,甚至放弃了荣华富贵,比如佛陀;甚至放弃了生命,如耶稣;或者隐居山野穷思竭虑,如老子;或者到处游说如丧家犬,如孔子。 对于“眼见为虚”,中国人有着超乎所有民族的洞察力。早在2500年前,姜子牙的徒孙——军事家孙武(姜子牙封地为齐国,孙武为齐国人,作者注。)就以“眼见为虚”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视之不用”的观点,成就了驰名中外的《孙子兵法》,至今位列世界10大军事名著之首。中国还有个《三十六计》,则把“眼见为虚”演绎成36种可以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的计谋,流传了2000多年,以至于到了19世纪发展出了“厚黑学。”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是对“眼见为虚”的真理性的最好印证。所有人都看着经济一片繁荣,可表面的繁荣却是孕育危机的温床。眼见为实者惨遭重挫。 “眼见为虚”对企业管理专家、管理咨询顾问有着重要的意义,甚至应被他们奉为咨询工作第一信条。想想道理也很简单。如果眼见为实了,企业经营者天天都在企业里呆着,岂不比管理专家、管理咨询顾问更了解企业?那还要专家、顾问干什么? 拥有“眼见为虚”功夫的咨询顾问,在咨询时往往能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核和企业个性,知道企业真正的、潜在的需要是什么?尽管他们也和一般的咨询顾问一样按照程序进行着访谈,编写着文本,但因为把握了企业文化内核和个性,每次提交的文本、方案都是一篇艺术作品,隐藏在文字、图表之下的,是思想,是艺术眼光,是高深的管理功夫,所以文本、方案常出乎企业人员的想象,获得不断的赞叹。这就如姜子牙一样,鱼竿还是那个鱼竿,鱼钩还是那个鱼钩,话还是那句不怎么好听的“愿者上钩”,但这一下子把自己高超的智慧展现给了道行高深而有求贤若渴的文王面前,一秒之间,完成了“从渔夫到丞相”的飞跃。 可见,咨询要成功,非得用“眼见为虚”来武装自己的眼睛,让眼睛具有透视功能,穿透表象看到本质不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