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在清朝末年被取消了。为什么实行了一千多年的人才选拔方式,在那个时候寿终正寝了?我们得到的回答大体是: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这个回答十分正确但过于概括。其实,任何一件事,兴盛和衰落都是合理的,科举制消退,原因在于时代愈来愈开放,而这种选拔制度本身却弊端丛生,与时代愈来愈隔膜。 获得人才,自己占据优势,是每个统治者的愿望,客观上也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金诤先生在《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中说,周代已经由“乡老”(族长)等选拔本乡土的贤能之士,经过地方长官的层层上贡,直达中央。这时选择的人才武功是很重要的,与后世重用文才不同。春秋时期,各封建领主为争夺土地和人口而争战不已。为了加强实力、争取人才,一些原来不是贵族的下层人士得到破格任用,通过举荐、考核而选拔登进人才的情况愈来愈多。后来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都是与大局势有关的。 不过,那些选拔人才的方式,当局者的随意性很大,常常着眼于当前利益。科举制则是常态社会发展的先进选人制度,突破了门阀的拘囿,一切以知识为标准,使统治层知识化,同时增加了民众与上层的亲和力及普通读书人的上升渠道。然而,这种选拔制度的确立,需要一位睿智统治者的出现。任何时代,能够发展、完善一项制度的人都是那些见识深广,体察社会的人。金诤先生坚定地认为“科举不始于隋,隋君臣之嫉贤妒能”,也正是分析隋文帝、隋炀帝父子及隋朝社会现实得出的结论。 从严格意义上讲,以考试为主的科举制度产生于唐代,到北宋,弥封、誊录、回避等科举立法全面完备,清除了举荐制残余,一切以考试为准,科举制度成熟定型,而文官治国体制也正式在北宋彻底地、稳定地建立起来。科举制度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一、“投牒自应”,读书人不论其出身、地位、财产如何,均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由官吏举荐;二、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三、严格考试,录取与否完全决定于考场文章优劣。如此一来,毫无背景的寒门子弟获得了跨越本阶层的机会。隋代选官制度则并不具备上述三个特点,参加选官考试的士人仍然必须先得到州县等地方官员的举荐,制度上并投有给予他们“投牒自应”的权利。隋代分科选举共三次(开皇十八年、大业三年、大业五年),都是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并无定期举行的制度。 科举由盛至衰,到清末已经毫无优势可言,消亡了。好多书籍谈到科举的弊端,往往提到《聊斋志异》的作者如何贡献大,又如何仕途无情,被科举制度挡在大门之外。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个例子作为否定科举的论据太过轻飘。通过科举考试登上高位,并且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未必比蒲松龄们少。每一项制度,都有纰漏,某些事后证明出类拔萃的人才也可能不被当时的制度认可,这一点就是现在恐怕也不能避免。倒是考试中的趣事,颇有思考意义。据说,清末科举废八股改策论后,有考官出题曰《项羽拿破仑论》,八股士子们皆不知拿破仑为何物,有文章云:“夫以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安有一破轮而不能拿哉!”底下说:“夫车轮已破,其量必轻,一匹夫亦能拿之,安用项羽?以项羽而拿破轮,是大材小用,其力难施,其效不着,非知人善任之举也!”科举对人思想的束缚于此倒是十分明白了。清王朝一连串的失败,与人才取向大有关系。假如没有一片连成一片的屈辱史,科举仍旧会如日中天。 对诸多遴选人才的方式方法,从其本身着眼看不出什么,非与局势连接起来才会弄清它的真正面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与外界接触越繁,制定的政策越具有先进性,竞争力越强大。察举制如此,科举制也如此。科举在内容上最后已经完全腐朽不堪,是它自身拒绝与外界接触的结果。有一首《刺时文》诗道: 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味道?辜负光阴,白日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以这样的教育制度,要想培养出大量对社会进步有用的人才来,显然是根本不可能的。 末了,说几句题外的话。18世纪中后期,中国编纂了《四库全书》,法国在这个时间段也出版了《百科全书》。一中一西的两部书,清楚地显示了中西文化在发展趋势和整体上的差异。《四库全书》于乾隆朝1773年正式纂修,1787年全部完成。法国的《百科全书》于1751年(法国大革命前),由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组织同道开始编撰,1772年正式出版,1780年又出版补编和索引。就编纂目的而言,清朝政府编撰《四库全书》,根本目的服务于“文治”目标,着眼点自然也就与新思想无涉,仅仅是收集、保存前人已经撰写的书籍,总结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文献上下了极大工夫。同时,对书籍的收录和评论,严格按照统治者的标准,删书挖补毁版都是常有的事情。《四库全书》共收书3500多种,几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的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文献典籍。据说如果把全书的230万张书页拆开后逐页相接的话,其长度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又三分之一周。但是纂修《四库全书》的过程,也是禁书毁书的过程,凡统治者认为“悖逆”的著作,全部禁毁,毁书达到了3100多种。 《百科全书》的作者则不受封建朝廷约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它的评价标准是普通的人性和理性。书中鼓吹民主、自由,主张天赋人权,反对封建专制,是新时代的呼唤者。着眼点超出《四库全书》之远,难以道里计,虽然也对过去的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但不重学术考据,而主要致力于思想阐发。因此有“18世纪法国的一面镜子”之称。我们无法期望科举制自动更新,最后只能在风云激荡的岁月退出历史舞台。不过,清末的退出与唐宋时期的成长、发展,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人们不能不思;科举的优劣,人们也不能不想。 (摘编自香港《文汇报》 文/李恩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