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怎样讲解《身体红绿灯》? 杨浦区一所小学为男孩女孩开设“特殊课程”—— 【新民网晚报推荐】(记者 邵宁)“我是怎么来的?”过去这些被父母、老师当作隐晦话题的性知识,从今年起就要在全国的小学高年级进行推广。去年12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其中明确规定“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学性知识”,并且每学期都将安排6到7个课时的健康教育课。从小学五六年级起,学生将接触到有关青春发育期的相关健康卫生知识,在初中阶段要增加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知识。有专家称,这本新《纲要》已经将性健康教育细化了,学校应引起重视。 近年来,少男少女性成熟提前到小学高年级阶段,中小学开展性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界已有共识。但是,性教育课究竟该怎么上?却一直是一大难题。学校虽然不像以前那样谈性色变,但还是把性教育看作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有教师觉得,这方面的话题十分敏感,说清楚有点“黄”,不说清又等于没说。究竟谈到什么程度才合适?孩子们能接受吗?家长的态度如何?所以,性教育课在不少中小学处于“欲说还休”的尴尬境地。 杨浦区的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是一所以生命教育、心理教育为特色的学校,5年前起就开设了一门针对男孩女孩的“特殊课程”。这“特殊课程”究竟是怎么上的呢?新学期刚开始,记者在上海理工大学附小五年级教室里,听了一堂精彩的性教育课。这堂课的名称是《身体红绿灯》。 上课时师生们相互拥抱 “上课了,让我们先唱一首歌吧。”任课老师徐晶按下了音乐播放键。“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20多个孩子都站起来,边唱边拍手、跺脚。一曲终了,老师又说:“请同学们相互拥抱一下。”孩子们笑了,有点不好意思,基本上是男孩和男孩拥抱,女孩和女孩拥抱,还有个同学和老师拥抱了。 “刚才我们拥抱的时候,同学们相互之间身体有接触,请问大家的感觉怎么样?”徐老师发问。“自己好像找到了知心的朋友。”“和老师拥抱,很亲切。”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徐老师又说:“我们在唱歌跳舞和其他活动时,身体会和别人碰到。那么,你们知道,自己身体哪些部位是不可以触摸的,哪些部位是家人或亲人可以触摸的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徐晶引出了今天课的主题——《身体红绿灯》。 男女身体轮廓图贴标签 徐晶在黑板上挂出了两幅图,分别是男孩和女孩的身体轮廓图。教室是小班,4个同学一组,徐老师请每个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在轮廓图上贴标签,可以触摸的部位贴绿的,不可以触摸的贴红的。上台的孩子有些犹豫,不过基本上都贴对了,有个男生把眼睛也贴上了,因为眼睛“也不可以碰的”。 贴完标签,老师又让大家展开讨论:这是什么部位?为什么要贴在这里?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开了:“不文雅”“难堪,尴尬”。女孩图的胸口和下身分别被贴了一个红标签,老师在胸口又加了一个。教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笑声,有一个男孩子难为情地把脸蒙住了。有一个同学说:“这是隐私部位。”这个回答得到了老师的称赞。徐老师告诉大家:这些部位是不能让别人随便触摸的。人体越往中间的部位,越要得到保护。 随后,老师打出了教学幻灯,列出6种情况,包括“同学恶作剧掀我衣服”“走在路上,有人对我吹口哨,还说些难听的话”“做游戏时,同学的手碰到我的隐私部位”,等等,请同学们选择“不可以接受”、“可以接受”和“看情况而定”,并说出理由。孩子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但讨论得非常热烈。 遇到性侵犯时该怎么办? 幻灯打出了一幅漫画,画的是一间屋子,一个男子对一个小女孩说:“我们在床上做游戏吧!”徐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孩子们的答案各不相同:“莫明其妙!”“色狼!”“这个人是不是心理变态?” “碰到这样的人,你会怎么办?”老师又问。 “快走!”“大声叫邻居、叫家长。” “万一他手上有刀怎么办?”老师又提出了一个假设。 “想办法打电话叫警察。”“跟他说要上厕所,到厕所里从窗口跳下去!”徐老师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但提醒说,不能从窗口跳下去,除非是一楼,因为生命是最宝贵的。“那就从楼上往下面浇水,引起人家的注意。” 有个男生想了个主意。还有个男生说,用脚踢他的下身。 最后,幻灯里出现了一组老师提供的小贴士: 周围有人,大声呼喊;机智应对,想法逃跑;拖延时间,想想对策;引开对方,打个电话;紧握拳头,猛击下身。 孩子们一边念一边记,不时发出忍不住的笑声。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 “这门课我们都很愿意上” 课后,记者采访了几个同学。大家表示,“这门课我们都很愿意上,很开心。”“老师讲的,我们都能懂。” 男生戴千钧说:“老师讲的,家长没讲过。”女生小孟说:“这门课教我们自我保护。”最近,媒体接连报道了好几起幼女被猥亵的新闻,所以,给小学生上《身体红绿灯》这一课,是非常及时的。 校长丁利民说,性教育是上理工附小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一部分。生命教育共8个部分,分别是安全教育、兴趣爱好、生命认识(性教育)、自我保护、自然环境、人际交往、学习心理、生活习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