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楚学之谜 对庄子的研究是从朱熹开始的。朱熹说:“庄子自是楚人……大抵楚地便多有此样差异底人物学问。”(《朱子语类》卷一百廿五)。他认为,庄子是楚人,只有楚人才有这种怪异神奇的思想。但庄子却是宋人,他生长在蒙地。那么,一个宋国人为何有楚国的思想?近代刘师培先生写曾过一篇文章叫《南北文学不同论》,把老子、庄子,归为南方的学术,荀子、韩非归为北方的学术。并注明“老子为楚国苦县人”,“庄子为宋人,列为郑人,皆地近荆楚者也”。这就是朱自清称“庄子宋国人,他的思想却接近楚国人”(《经典常谈·诸子第十》)的依据。这一点使我们有很多迷惑:宋国人怎么有那么深的楚国情结?庄子宋人楚学成为文化地理学上难以通解的谜。 我们去查《史记》,发现太史公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庄子“不显”——庄子不太显要,为什么?庄子在学脉上继承老聃,“老学”对后世影响很大,西汉前期文化思潮倾于黄老治世之学,这是一条外向的路线,在争辩如何治世中转入儒学;其后魏晋思潮则倾于老庄,在经学变玄中,走了一条内向的治心之学的路线。虽同属“老学”,但路径不同。拿西汉前期来说,庄学不显,司马谈《六家要旨》推崇道家无为无不为,精神专一,应物变化,以治天下,可以感受到他尊黄老而非尊老庄的消息。因此司马迁述先秦诸子,对庄子只作附传,附于《老子韩非列传》,语焉不详地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蒙是战国宋地,这是汉代学者的共识,汉人离战国不远,当不致于被后世的地理沿革弄走了眼神。梁惠王、齐宣王在位年代的上下限为公元前369年至前301年,这大概就是庄子活动的中心区域和年代。而漆园吏就是种漆和制漆作坊里面的小官吏。 由于《史记》没有记载清楚,我们一直以来也没有很用心,所以在庄子的祖宗脉络的问题上,两千年来都存在着三个谜。第一个是《史记》中也提到的,楚威王派使者去请庄周回楚国当大官,但庄子不愿意。他说你看见庙堂上牛吗,给它吃的好饲料,给它披着五颜六色的彩衣,但是要把它抓来宰了做祭祀的贡品的时候,它连当个野猪的资格都得不到。而再看我这个河沟里面那个乌龟呢,拖着尾巴在泥泞里面打滚,但是自由自在,你说我是当牛好,还是当乌龟好?派来的使者很明晰地说,你还是当乌龟吧,就回去了。对于一位“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草野人物,当时处在强国地位的楚国要他去做卿相,这是不可设想的。但这类故事在《庄子》书内外反复出现,尤其是经过太史公的选择而录入本传,是不能简单地看做空穴来风的。与庄子同时而好与士游的梁惠王、齐宣王并没有聘用庄子,唯独并无好客记载的楚威王派出专使去迎聘庄子,这表明庄子与楚的因缘深于齐、梁,也深于只给当个漆园吏的宋。不是说喜欢记述人物家世的《史记》没有直言庄子的祖脉吗?这则故事隐含着对庄子祖脉的不言之言。 第二个谜,庄子书非常有智慧,影响深远,于学无所不窥,但他的知识是哪来的?庄子是宋国的一个穷人,当时学在官府没有贵族的身份就没有受教育的条件。 第三个谜,庄子只是一个小小的漆园吏,有什么身份和资格去跟那些诸侯将相打交道呢? 这些问题没有弄清楚,即便看《庄子》,也不知道是谁在说了。我们用先秦时代的家族制度和姓氏制度来考证,庄子家族渊源的信息就可能浮出水面,这样我们便能触摸到他的体温。(作者:杨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