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了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全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不仅是一个量的飞跃,而且是一个质的飞跃,是体制、机制、管理等各方面的飞跃。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的中国高等教育应如何发展,将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等,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 要有一批大学实施“精英教育” 笔者这里提出的“精英教育”不是高等教育三阶段的精英教育,而是指培养精英人才。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大学入学率在15%以下属精英教育阶段,入学率在15%~50%属大众化教育阶段,入学率在50%以上属于普及教育阶段。我国入学率直到2003年才达到15%,在此以前都称为“精英教育”。由于教育资源缺乏,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规模较小、招生人数较少,从大量的高中毕业生中优中选优,称之为选拔“精英”,而不是立足培养“精英”人才。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包括重点大学在内,在为社会各方面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没有在“精英”人才培养上下功夫。总体而言,我国大学毕业生存在“平而不尖”的状况,即高水平出类拔萃的尖子人才很少。许多重点大学急功近利地培养一般人才,以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急需;同时,不少重点大学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又与一般高校抢生源、争项目,办低层次、低水平的教育,从事低水平的科研项目和科技开发,“浓茶变成了白开水”。重点大学未能切实实施精英教育,没有担当起培养精英人才、拔尖人才的任务。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教育资源丰富了,各类高校增多了,应该将重点大学“解放”出来,不要再承担一般性教育任务和科研任务,让他们集中精力发展精英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承担重大的基础研究项目。大众教育、普及教育的任务,以及一般科研项目交给其他高校完成。为此,各类高校要正确定位,安于本位,不要越位。我国必须建设一批重点大学。 至今,我国已有45所大学列入“985工程”大学,目标就是建设一流大学,承担培养精英人才的任务。政府应加大对这些学校的投资,确保他们有充足的办学资金,以便全力以赴地培养精英人才。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前国家最缺的是两类人才,一是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二是高技能人才。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有一批重点大学担当起精英教育任务。“985工程”大学共有在校生180万左右,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的8.8%,把这些学生培养成拔尖创新人才是重点大学的主要任务。 处理好政府角色与市场角色的关系 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教育资源稀缺,为了满足各方的需要,政府在教育资源调配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而市场的调节作用不大,这是与当时的现状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教育资源丰富了,高等教育要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市场调控的能力将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将减弱。在精英教育阶段,学校与用人单位一般不直接发生关系,需要通过政府的中介作用。进入大众教育后,学校与用人单位通过市场直接见面,不必事事通过政府,政府的角色将发生很大变化。在教育规模扩大、教育资源丰富、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需求增大的背景下,政府没有精力统管,也没有必要统管,必须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政府应重点抓好100多所“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对其他高校应放开一些。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政府角色的变化,是指政府不宜过度干预学校的管理,但并非政府退出管理,仍然要适度干预。市场角色的变化,是指高等教育要进入市场,但不是过度开放,不是搞市场化,更不是由市场决定一切。政府仍然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如各类高校的定位、各类高校的规模、目标的确定、招生计划、教育质量的监控和保障、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公共服务等,政府是有所作为的。政府仍须根据高教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必要的教育政策、教育法规。在市场经济下更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并具有权威性。只有充分地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作用,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的高等学校才能得以和谐健康地发展。 高等教育的功能要向全社会辐射 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生数量少,高等教育重心向上,主要为国家机构输送人才。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大学生人数激增,高等教育将重心向下,为全社会输送人才,高等教育不仅从社会的边沿走向社会的中心,而且深入到社会的各领域。 大众化教育阶段,应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高等教育向全社会辐射的功能。尤其是地方高校应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大显伸手,全方位为社会服务。我国地方高校有2000多所,占全国普通高校的94%,这些高校应主动面向本地区经济社会的需要,为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服务,应承担一些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夜大学、老年教育、休闲教育等。 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阶段的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等教育不仅为本地区服务,而且要多承担一些为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服务的任务,如可以把优质资源引入中西部地区,多招收一些中西部地区的生源,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高校,吸收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干部来挂职锻炼,为中西部地区举办教师培训班等,扶持和帮助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走多元化的集资道路 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办学经费几乎全部由国家承担。当时高校较少、规模不大,国家承担得起。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高校数量骤增,规模庞大,不可能全部依靠国家投资。截至2008年,我国现有普通高校2263所,在校生1000余万,即使国家财政对教育拨款增加到占GDP的4%~5%,也不可能全部承担庞大的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经费。况且,就现有高等教育规模而言,我国只能说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还没有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应达到40%以上。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还要继续发展。为此必须走、也只有走多元化的集资渠道。 首先,从宏观上,要进一步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包括独立学院)发展。大众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增量部分如果全部都是公立学校,全部由国家投资将不堪重负。因此,重点应发展民办高校,使民办学校的学生占40%以上,主要依靠民间投资,则可大大减轻国家负担,又能巩固和促进大众化教育的发展。 其次,坚持大学生收费制度,是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受教育者与国家同样受益,按市场经济“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大学生应缴一定的学费,但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学费标准可不一样,一般公立高校学费标准拟占生均培养费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为宜。 第三,各类高校要积极发展教育产业,建立教育市场;发展联合办学,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技攻关,在为社会服务中增加教育经费。 除此之外,还要鼓励社会资助,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校友、个人对高校的损助。只有走多元化的集资道路,才能支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存和发展。 构建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 精英教育阶段主要是国有化的公办学校,是单一的“公有制,供给制,统包制”的办学体制。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单一的公有制学校已不能适应、不能容纳大规模的高等教育。非政府办学主体的民办教育、中外合作教育必将进一步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很多国家在大众化、普及化发展进程中,主要依靠私立大学,靠吸纳社会和民间资本,收到很好效果。因此,我国应进一步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但我国的国情是民营企业、私人企业实力不强,难以把民办高等教育做大做强。而我国公办教育资源比较丰富,如果全部由国家承担办学经费,是难以维系的。建议将一部分公办学校改制为“国有、民办、公助”,即学校资产为国家所有,采取民办高校的运行机制,政府按招生人数给予一定的补贴,补贴金额占生均培养费的20%左右。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适度加快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公办改制学校的发展步伐,使这些非政府投资为主的学校招生人数达到40%以上,对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健康发展必将产生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支撑规模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如果仅仅依靠国家投资,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 然而,要实施公办学校改制难度很大,因为将涉及到思想观念、教职工编制、退休后的待遇等复杂问题。较为简便的办法是鼓励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创办独立学院。目前,我国有700多所普通本科院校,如果有600所举办独立学院,即拿出一个校区或划出一块地方,或重新建一所校区,主要利用母体的资源,再办一所本科院校,实行“公有民办”机制。在国家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可增加600万大学生(每校按1万人计)。若干年后,独立成为“公有民办”高校,这是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如果仅仅依靠国家投入,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难以维持和发展的。 放开两头的招生制度:会考+自主招生 精英教育阶段,由于招生规模小,需实行国家统一考试来选拔优秀学生入学。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高中毕业生的60%以上(有的省市80%以上)都可以上大学。但各类高校参差不齐,学生也参差不齐,学校梯度和学生梯度比精英教育阶段大得多,不宜实行统考。不仅全国一张考卷不适合,全省(区、市)一张考卷也不适合,因为在一个省(区、市)内梯度也很大。不能让多数人陪少数人考试,有一部分学生肯定进不了重点大学,也让他们与报考重点大学的学生考同样的试卷,不利于他们平时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应实行会考+自主招生。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更应注重基础教育的质量,为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高中阶段应实行会考制,由所在省(区、市)举办,对所学课程分别会考,并实行高中生“档案制”,即把每个学生的平时表现,德、智、体情况记录在案,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 同时,不宜实行统一高考制度,应放开两头——重点大学与大专民办高校,实行分类考试。把高中的会考成绩和学生档案与高考挂钩。如报考重点大学的考生,会考成绩必须有80%以上的科目是优,才有报名资格。重点大学可以根据考生的会考成绩和中学表现决定能否报名、录取。对一般高校,拟参加省级统考,统一录取,条件具备的,也可由学校自主招生,自己命题,只要会考成绩全部合格即可报名,录取条件要参考会考成绩和中学表现。 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可实行民办高校、专科学校免试入学制度,只看高中会考成绩和“学生档案”,录取条件由各校自己决定,采取“宽进严出”的办法,这样有助于减轻中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各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改变目前中小学应试教育的状况。 改变高校评估考核制度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各种不同类别、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均有分布,因此不能用一种模式、一种标准评估考核所有的高校,必须分门别类地制订评估考核指标。应改变主要由政府机构评估考核的方法,更多的是依靠社会评估、中介机构评估、用人部门评估、教育对象评估。 对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承担精英教育的大学,考核指标应更高一些、更严一些,对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情况进行全面考评,对“出成果”和“出人才”两方面都要考核,防止重“出成果”,轻“出人才”。通过考核促进重点大学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自主创新方面作出贡献。对高职高专类的高校,则不宜用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发表论文作为评估考核的主要指标,应着重考核他们的校风、校园文化建设,在技能培养、在“市场为导向”、“毕业生适销对路”方面的绩效。 综上所述,我国不能停留在现有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无论在管理体制上还是运行机制上,都要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唯此,才能巩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果,拓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功能,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一步健康、持续地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