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浙报传媒旗下的浙江美术传媒拍卖公司,进行了首场拍卖。其中,陈振濂书法作品公益专场的成交率达到100%。 但在陈振濂看来,作品拍得高价,有心人满载而归之后,还有一件事,比单纯的商业行为,更为重要和紧迫。 昨天,陈振濂告诉记者,他即将在明年启动“陈振濂书法蒲公英计划”。他会拿出专场拍卖个人所得的部分资金,投入到基层中小学,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书法老师的美术、书法、篆刻等培训中。 实际上,早在筹备这人生第一场拍卖之前,陈振濂早已打定主意:“应该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反哺社会,让更多的人受益。” 除了把自身三十多年对于学术的思考引入拍卖外,他还决定用拍卖的经济所得,助推民生,用责任来引领社会担当。 “我是当老师的,我知道很多老少边穷地区艺术老师的困境。”陈振濂说,之所以想到要帮助基层的中小学书法老师,是因为他深知,书法老师的艺术道路的艰辛。 “在很多学校,教书法、音乐和美术的老师都是‘弱势群体’,出去进修也很难轮到。尤其是书法老师,大部分都是语文老师兼职,凑合凑合就上课了。”而如今,许多学校的书法课,也正处于缺老师、缺教材的尴尬困境。 帮助一位老师,其实就是帮助无数的学生。 为此,“陈振濂书法蒲公英计划”将先期推出3个“100”——3年内,每年拿出100万基金成立书法蒲公英计划专项基金,3年内面向全国100位老师,3年累计面授书法课程100天。 而主要课程,是组建“书法进课堂”专项培训班,以及组建“中国印”专题培训班。每个专项培训周期为10~12天,一年三季。 “只要人来就行。”陈振濂笑着说,刻印章的石头,写字用的毛笔、字帖,包括来回的路费食宿等,都将免费提供。 (马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