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道,“二十四孝”的故事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最经典版本。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孝在古代价值体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 在古代的学校,有关《孝经》、《论语》等经典读物,就相当于今天的语文、数学教材。小孩子几乎每天都要读。而宫廷中对于皇子的孝道教育,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专门的孝经博士,会定期给皇子上课。 在汉朝的时候,对孝道的推崇达到顶峰,一个人孝不孝,甚至成了当官的重要考量标准。那时候,朝廷设立了孝悌官职,专门选拔孝子来担任。汉武帝在位时,特地颁发了诏书,规定地方政府每年都要举荐孝子和廉吏。造成的结果是,汉代约有六分之一的官员,都来自“举孝廉”。这就跟现在推举劳动模范差不多。 一旦发现有典型事迹,朝廷还会加大宣传。比如,东汉时有个大孝子叫江革,非常孝敬母亲,被举为孝廉。江革因病回乡后,皇帝还派人送去肉食,以表慰问。 在古代,整个社会的尊老之风也有很强的“渗透性”。我收藏了一种叫“鸠杖”的拐杖,杖头有一个青铜的鸟雀形状,对于一些年高德重的老人,汉代政府都会颁发此杖。拿着鸠杖的老人,除了行动方便,更拥有不少“特权”,比如买东西优先。 到了唐代,一些皇帝闹出“逼父杀兄篡位”等不光彩的事,孝道也随之沉寂。一直到宋朝、明朝,孝道才得以复兴。朱熹等大学士的理学,也把孝道推到了“天理”的高度。到了朱元璋做皇帝的时候,他又恢复了“举孝廉”招揽人才的方式。养老方面,明代的一些举措也大大超过了前朝。 今天,孝道凸显的实际是一个民生问题 我曾经做过一个统计,2009年,全国60岁以上老人数量达到了1.67亿,按照权威部门推算,到2050年,这一数据将增至4.4亿。无论是应对老龄化社会,还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倡孝文化,都具有时代价值。 那么,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下,“孝贤”又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现在我们说孝的传承,并非简单地回归原点,而是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赋予新的形式和内容。打个比方,像“二十四孝”里“埋儿奉母”这些桥段,如果当今还是简单地模仿,那就是“愚孝”了为了养活老母亲,把儿子埋掉减少口粮,这种行为跟新时代完全格格不入。 在孝的本质上,古今差异不大。但因为环境的改变,尽孝方式变得有所不同。像古代那种大家庭生活在一起,数代同堂的现象,如今几乎已经消失,而且因为社会福利事业的改善,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也相对淡薄了一些。 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人工作后就和父母分隔两地,哪怕在同一个城市,也不会住在一起。跟古时候相比,现在谈尽孝,精神层面占据的比重更大。比如定期给父母打打问候电话,父母生日的时候寄份礼物等等,这些小细节,都是尽孝的表现。 进入21世纪后,孝道凸显的实际上是一个民生问题。但呼唤孝道的回归,也要防止矫枉过正。像之前有些学校,要求学生每晚给父母洗脚,就有些过了。孝道的养成,不是流于形式的“逼迫”。如果说洗脚,可以每月洗一次,主要还是培养孩子“孝”的意识,这才是新时代孝贤文化的核心价值。 爱人,爱家,爱国 史料记载孔子有一个弟子叫曾子,曾子的儿子叫曾元,曾元每次给曾子吃酒肉,都会问:“足够了吗?”而曾子的答案总是三个字:“还不够。” 曾子的徒弟公明仪很困惑,问:“你儿子做得够好了,怎么你还不满意?”曾子回答:“仅仅是赡养父母,给父母吃饱喝足,怎么能算孝道呢?” 这就涉及到孝亲的三个境界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也就是说,尽孝的最上等是尊敬父母,次等是不能让父母受辱,下等才是赡养父母。在这一点上,古人比现代人更有严格的规矩。 至于“家之孝”,则属于孝亲的拓展。孔子经常说“出则孝,入则悌”,这个“悌”字,就是指对兄长的尊敬。古时候的“孝家”,基本上是指尊敬兄长,因为在古代,兄长的地位就跟爸爸一样。但现代社会,这层观念淡薄了很多,像两兄弟争遗产、争房子等新闻,时不时见诸报端,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孝文化的一种缺失。 而“孝”字之于国家,更多地立足于“忠”,也就是移孝入忠。这是一种很容易理解的递进关系,你对父母的感恩是最基本的,然后热爱整个家庭,再延伸到感恩社会,感恩国家。 在《礼记》中,孝亲和孝国常被相提并论,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也就是说,忠君报国,和孝子侍奉双亲的性质是一样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