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小学的语文教学偏重艰涩的分析,却忽视了经典文学作品的认真诵读;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去学奥数、英语,却把母语学习搁置一边;也有不少人质疑小学生大量诵读国学作品,是否导致一些糟粕侵蚀到孩子心灵?……究竟如何让孩子在小学阶段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昨天,全国首届“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论坛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举行,来自全国100多所学校的校长和一线语文老师共同探讨小学语文教育。 很多大师幼时都熟读经典 “现在很多家长忙着把孩子送出去学这学那,但其实学到的往往是一种枝桠型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文化的根。而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教育应该在孩子的心里播种,要让孩子学习种子型的知识,种子型的知识是有生命力的,能够让孩子自我成长。”全国知名语文特级教师、北京东路小学孙双金校长告诉记者,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这种灌输进去的东西是瘪瘪的种子,长不成参天大树。 “据我了解,五四后成长起来的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小时候背诵了大量国学经典,对唐诗宋词倒背如流,对四书五经了然于胸,而正是文化上的深厚积淀,提高了他们的素养,支撑着他们成长成一代大师。”孙双金对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痛心,他指出,现在奥数盛行,英语受到追捧,但是母语的学习却被降到极低的位置,这是一种危险的教育现象。 实践>> 北小新教材编入国学文章 “12岁是一个分水岭,12岁以前的孩子记忆力比较强,应引导孩子多背诵;12岁以后孩子的理解能力在加强,将侧重对文学作品的领悟。”据了解,孙双金校长大胆提出重构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体系,吸引了全国43所学校加盟研究实验。北小全体语文教师在众多专家指导下,编写了北小《12岁以前的语文》系列语文校本教材,目前已有上百所小学采用推广。这套书共有6本,每个年级一本。每本书分为《国学篇》、《古代诗词篇》、《现代诗歌篇》、《儿童文学篇》几个篇章。记者翻开书发现,《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论语》、《大学》、《中庸》等大量国学文章都编入其中。 对于曾经掀起的国学糟粕大讨论,孙双金说,经典的文章是经过长时间检验的,在选择时一方面注重名家名篇,另一方面也是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理解的文章编入。“国学经典是值得学生多多诵读,甚至背诵的。无形中会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增强语文素养。我们拿出了三分之一的语文课时让学生学习这套校本教材,要求老师多以讲故事的形式教授,不仅让孩子记忆,而且还要有所理解。” 方法>> 让孩子背诗词不能赶任务 低年级的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摇头晃脑地诵读《弟子规》、中年级的同学们互相应和,声情并茂地吟诵《笠翁对韵》、高年级的同学掷地有声地背诵《大学》、《中庸》……昨天南京北京东路小学全校诵读展演让在场的来宾惊叹不已。 孙双金说,背诵也要讲究方法。“首先,小孩子不能给他长篇大论来背,要多给孩子背诵诗词,因为人的大脑适合背短句,4个字、7个字都比较符合孩子的记忆密码;其次,不要搞死记硬背,在背诵时要让孩子也能有所理解;再次,小学生的背诵不能搞暴风骤雨式的,跟赶任务一样。而是要让孩子渐进、少量地背诵,达到日积月累的效果。最后,家长可以让孩子按照周期来背。比如以一个星期为一周期。第一天背一首,第二天在背第二首前把第一首再过一遍,第三天在背第三首时再把前两篇复习一遍,以此类推。到一个月的时候再把这个月所学整体过一遍。 ” (王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