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大师和小人给孔子的启示(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辽沈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这句话成为古今良言,它揭示了一个道理:再小的范围内都有可学之人,也有值得借鉴的人,只有虚心好学者才能不放过学习的机会,不断增智明理,完善自己。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乎。”——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以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春秋末期社会“礼崩乐坏”的状况,孔子似乎感到一种绝望,因为他认为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难以找到他观念中的“圣人”、“善人”,而那些“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却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看到“君子”、“有恒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但是,就在此时,孔子一直居住的鲁国国内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先是鲁国自从鲁宣公以后,政权一直操控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到了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权。再后来,鲁君与以季氏为首的三桓的矛盾越来越剧烈,公元前517年——也就是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内乱终于爆发,鲁昭公被迫逃亡到了齐国。
    此时此刻的孔子刚刚35岁,一切刚刚起步,他应该怎么办呢?
        逃亡齐国两句名言流传千古
    孔子与鲁昭公一道逃亡到了齐国。
    听闻曾经先后师从郯子和老子的大学问家孔子——此时的孔子可远非昔日可比,他俨然已经是鲁国的大学问家啦。齐国的国君齐景公马上向孔子询问为政的方法。
    当时的孔子满脑子想的都是季孙氏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如何不对。于是乎,孔子张口便说出了那两句流传千古的名言。
    一句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人尽责,国家必然安宁康泰,君王尽责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是臣子,再次是父母,所以,上梁不正下梁歪。不能倒过来,也就是说,君王不尽责而只去要求臣民尽责,臣子不尽责而只去要求民众尽责,父母不尽责而只去要求子女尽责,是不符合儒学之道的。君王不尽责,臣子三谏而不从,可以辞官为民;父母不尽责,子女三谏而不从,却不能抛弃父母而不管。这就是孔子思想中的理想社会秩序。
    另外一句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以强权手段的行政权力、政策法令来管理一个国家,使其子民随顺,以压服的方式采用强硬的刑罚来约束,使之达到所谓的“安分守己”,只不过是让人隐藏了一颗不知羞耻的心。暂时不表现出违规违法的现象,表面上一派平和。假如,以礼仁之德法双彰的方法、行为来感化人民随德存仁,以礼义之法度引导人们提起相应的礼仁之心,类齐比肩,那么人人都会做到,勇于知耻,且能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格除自己的不良习惯和丑恶心理进而长期保持不变。”这就是孔子的治国主张。
    话说到了这儿,诸位就要注意:此时的齐国国君,尚是姜太公的后裔;而此时的齐国,也正处在田氏开始崛起的重要时期——换句话说,鲁国现在已经发生的问题,正是齐国将要发生的问题。
    话说到了这儿,诸位就一定猜测到:孔子的这两句回答,得罪了人了。在齐国,孔子肯定是混不下去了——那些准备随时取代姜氏齐国政权的人肯定是要想方设法排挤孔子的啊。
    于是,没过多久,无可奈何、没有出路的孔子,被迫再度回到了季孙氏掌控实权的鲁国。
    当然,此时的孔子,是不会随意随声附和季孙氏的。于是,关于如果治理国家的那句千古名言——“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就开始流传了下来。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此时的孔子,要以何为生呢?
    孔子再度想到了教育——还是办学校呗:一定要把自己的这些伟大的思想火花传递给自己的学生!日后,再通过他们传递给更多的人,从而最终影响并改变整个世界——千万不能再让人们都像季孙氏那样不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了!于是,孔子一方面整理文献“退而修诗书礼乐”,一方面再度办起了私立学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