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唐代的强盛,科举制是功不可没的。但是,科举制在唐代也仅仅只是确立,还有待规范,所以当时真正受重视的是皇帝临时设立的“制科”。一些才子因为不对考官的口味而不得志,韩愈多次在“制科”考试中失利,一连考了四次,才得到认可。而杜牧的经历则让人啼笑皆非。 考试还没有开始,名次结果早被预先定制好了。这样一来,考前说客盈门、行贿受贿的现象屡禁不止,选拔人才的公正性就不能不令人怀疑了。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科举考试的公平性方面,做出重大改革的是宋朝。 宋太宗开始实行糊名制度。糊名,就是要把卷首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便于识别考生身份的部分封住或者裁去,考官也就无从知道自己笔下的卷子究竟是谁的。 不过即使如此,还是有漏洞。古代人用毛笔写字,每个人的字迹都有较明显的特征,考官还可以通过辨认字迹来猜测考生的身份。 为了防止主考官舞弊,宋太宗又规定,主考官在考前实行封闭,只要一接到任命,立即进考场隔离,连家里人也不许见,这叫入闱。入闱一般要一个多月,直到考试公榜后,才能解除隔离。 事实上,科举制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出现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进一步提升了科举考试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之后,逐步形成了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的格局,考试的组织、形式更加完善和严密了。 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是个大老粗,但对科举制情有独钟。在他登基的第十五个年头,他将科举考试规则作为一项国策确立下来。从此,中国的科举制度基本形成了它规范化的模式,并且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府学胡同是北京一条不起眼的胡同,胡同里有一所小学。 来来往往的人也许很多都不知道这所看起来很平常的小学,却有着六百年的历史。 1421年,明朝皇帝在这里建成了顺天府的直属学校。从那以后,科举考试就与学校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当时要参加科举考试,就必须通过学校,取得一定的学生资格。最初等的考试就是县学的录取考试。 凡是没有取得县学、府学学生资格的人,通称为童生,考试就称为童试。 获得学生资格到最终踏上殿试的台阶,是一段相当漫长的历程。 童生院试及格,名义上就成为国家学校的生员,通常称为“秀才”,也叫“相公”。中了秀才,才算是进入了主流社会。…… 阆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的中游,这座城市自古被称为“川北重镇”。古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风景秀丽,自古有“阆苑仙境”之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