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每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几万名考生齐聚在这里,场面热闹非凡。贡院周围和夫子庙一带摊贩拥挤,行人熙熙攘攘,犹如过年。 秦淮河上夜夜笙歌,远离家乡的青年才俊与佳人们饮酒作乐,诗歌酬答。 无论科举制度的侧面有多少,它带来的历史效用是好是坏,对于身处传统社会的人来说,科举是他们最便捷的实现梦想的途径。 金榜题名的荣耀和能够带来的实际利益是那么诱人。未来几日,在小小号舍中的作为将决定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未来的命运,谁又会轻言放弃呢? 所以当种种令人不解的现象层出不穷时,人们开始对科举制产生了怀疑,几天时间里靠几篇文章能够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吗? 说到科举考试,人们就会自然地联想到八股文,八股文似乎成了科举的同义词。实际上,在明代以前,科举制并不考八股文。比如唐代科举一个最鲜明的特色,就是把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八股文的形式其实在唐代就出现了,但把它确定为考试的标准文体是从明代开始的,这缘于一个故事。 据说一个叫儒太素的官员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万言书,结果读了四个小时也没读到正题。 朱元璋觉得问题出在文章的形式上,于是他命令手下寻找一种简洁明了的文体,来规范大家的公文写作。于是八股文出现了。 “股”本来是指人的双腿,这里其实是寓意一种文章的体裁。八股文要求考生在写作时,用比拟、排比或对偶的手法形成一节文字。而且整篇文章必须有八股这样的文字,所以被称之为八股文。 八股文对字数也有明确的规定,不能多也不能少。明代以300字为限,清初要写够450字,后来又逐步增加,乾隆以后增到700字。 八股文取士形成之后,许多应试者终其一生都在学习“八股文”。 但有人认为罪过不在八股文本身,八股文究竟是好是坏,看来是难以有结论了。 其实,今天的人们对科举制还有一个误解,以为明清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就是八股文。 实际上,明清时代的各级科举考试,都要考三场。第一场是八股文,是从四书五经里边选择材料来出题;第二场考的是官场应用文,分两种,一种是上下往来的公文,一种是根据提供案例来撰写司法判文。第三场考策问,会涉及到很具体的国计民生问题,要求考生给出对策和办法。 对今天的人们来说,科举制也许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古代制度。但是关于它的功过是非,却总是众说纷纭。 如同今天的人们批评高考可能淘汰了优秀的年轻人一样,百年来科举制遭受的最大质疑就在于它忽略了富有创造性的人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