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 马克思 郭沫若在1925年写了一篇题为《马克思进文庙》的小说,情节虽有些荒诞,却不失正题戏说:文庙中的孔子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开场欢迎远道而来的马克思——这句话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包容性的隐喻;经过交谈,孔子发现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也发现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孔子“完全相同”;最后,马克思慨叹:“我想不到在两千多年前,在遥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 (责任编辑:admin) |
孔夫子 马克思 郭沫若在1925年写了一篇题为《马克思进文庙》的小说,情节虽有些荒诞,却不失正题戏说:文庙中的孔子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开场欢迎远道而来的马克思——这句话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包容性的隐喻;经过交谈,孔子发现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也发现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孔子“完全相同”;最后,马克思慨叹:“我想不到在两千多年前,在遥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