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科技哲学30年 (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光明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面向科技时代的哲学考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使科学形象从反映自然规律的科学延伸至“作为直接生产力”的科学和作为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内生变量的科技。以此为契机,主流话语中科学的实际意涵拓展为科技,对自然和科学的哲学思考随之转换为面向科技时代的哲学考量,紧扣时代主题的科技哲学因此在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研究、科学思想与文化、科技伦理等领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自然哲学主要涉及三个层面:基于科技进展的新自然图景和自然观、由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与重建,以及对科技时代人与自然的存在状况的哲学沉思,这些讨论受到生态学、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大卫·格里芬的后现代科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等思想的影响。新自然图景和新自然观多立足量子力学、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生命科学、认知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新趋势,试图对自然及其演化做出自洽的描述,并为认识自然与社会提供方法论启示,如计算主义、虚拟认识论等。金吾伦、董光壁等人在反思还原论和分析重构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生成论和整体生成论是其中具有典型性的探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与重建促使学界从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分野出发,探讨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比较研究(如中日)、绿色科技创新等现实问题,并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等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问题展开对话。其中,有关建设性的后现代生态科技观的研究在探析科技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后指出,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科技发展应在本体论层面从自然的祛魅走向自然的返魅,在认识论层面从天然自然走向大自然系统,在方法论层面从自然的简单化走向复杂化,以伦理引导技术创新,并承认科学认识的有限性和科技解决环境问题的限度。对科技时代人与自然的存在状况的哲学沉思则试图从存在论意义上重建自然的概念,主张沿着海德格尔后期的思想,重视时间性发现和博物学传统,打破由世界作为图像和人作为主体所带来的自然的图像化和人类支配自然的观念,以此寻求人类、生命和宇宙的根本与源头,回归自然作为本性和本原的哲学意味,复兴牛顿以来中断的自然哲学传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科学哲学中正统论题的核心地位受到挑战的情况下,国内科学哲学研究一方面受到后实证主义及与之相关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后哲学文化、女性主义等后现代性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开始关注到自然化科学哲学、实验哲学、新实用主义与新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解释学与现象学的科学哲学等思想流派。通过对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科学大战”等问题和事件的探讨与反思,学界开始超越逻辑经验主义和后实证主义,提出了“走向实践优位的科学哲学”和“走向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等研究纲领。前者把科学活动看成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有形式,在对科学理性的理解上,主张放弃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分野,突破传统的科学哲学有关通过对世界的表征而获得普遍性知识的立场,转而强调实验对研究对象的介入和知识的地方性,使科学哲学从“理论优位”走向“实践优位”。后者试图在科学哲学的语言学、解释学和修辞学三大转向的基础上,走向语境论的科学哲学,并结合语用、修辞、隐喻研究为科学实在论与科学理性辩护,进而将其运用于科学实在论、量子力学哲学、数学哲学等领域。
    技术哲学领域的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陈昌曙等人关于工程技术方法论和技术论的研究。此后除了在技术创新等应用研究中不断拓展,更由技术价值论、社会批判理论、技术社会学和技术的形而上学等人文视角的探讨而引向深入,几年来出现了研究旨趣的经验论转向和研究背景的后现代技术转向,研究视角亦日渐多元,在技术与伦理、技术与文化、技术与工程和技术哲学思想史等领域均有所发展。其理路主要有解释学、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技术哲学、技术批判、工具实在论、社会建构论、风险与反思现代性理论、后结构主义(如知识权力结构、仿真理论)、后人类主义(如赛博格和人类增强)等,思想资源涉及自北美(如伊德、芬伯格、温纳、哈拉维等)、法国(拉图尔、埃吕尔、鲍德里亚等)、德国(海德格尔、哈贝马斯、胡塞尔、尤纳斯等)和中国传统思想(庄子等)。相关研究聚焦于技术的本质、科学与技术的划界、技术的价值、技术伦理、技术与风险和技术的发展规律等问题。其中,有关技术的价值负荷或负载的讨论表明,技术并非价值中立,为了克服技术风险使其造福人类,应该充分揭示技术的价值因素,并使伦理制约成为技术的内在维度。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是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跨学科与交叉学科研究。该领域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探讨适应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社会结构。第二类探讨科技革命和高新科技对社会发展趋势的影响。第三类是案例研究和建构论的微观经验研究。
    在科技思想史、科技文化以及科技伦理方面,引人注目的问题有:(1)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史和人物思想、“李约瑟问题”、西学东渐与科学文化传播、科玄论战与科学主义、中国近现代科技体制演变等;(2)科学思想史研究超越辉格解释和“真实的历史”,并将历史文化语境引入相关研究之中,让科学丰富的内涵以非教科书的方式得以呈现,特别是在女性主义科学史、中世纪科学、近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科学革命、科学与宗教等问题上展现了全新的阐释空间;(3)有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讨论、科技与人文的对话以及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的争论,使科学、伪科学、反科学、非科学、民间科学、中医方面的问题等得到深入探讨,并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必要张力、科学划界标准的多元化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还提出了“类科学”、“科学文化的第三极”等新思路;(4)科学文化和科学传播领域关于科学有限性的讨论使科学知识的多元性、可错性和对文化背景的依赖得到初步的探讨,公众科学、东西方科学范式比较、科学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等研究也因此展开;(5)在科技伦理方面,在生命伦理、信息网络伦理、高技术伦理、科技伦理理论、科学不端行为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并影响到公共卫生和科研诚信建设等政策层面,在对科技伦理何以可能等问题进行讨论之后,科技哲学界的交叉学科优势与应用伦理学界的研究形成了互补,目前正在形成以科学研究伦理、技术伦理和工程伦理为主体的科技伦理体系。
    走向多元拓展与深度省思
    回顾30年来的发展,科技哲学在不断拓展和分化中已经成为一个分支庞杂的学科群,其专业谱系从哲学一直延伸到政策、传播等领域,基本形成了“关于科技的哲学”和“关于科技的研究”两大类研究旨趣。前者主要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思想史、人文与理论导向的科学研究和科学与技术研究(由科学知识社会学、技术建构论等发展而来)、科技文化、科技伦理等,后者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或社会科学与应用导向的科学研究和科学与技术研究、科技传播、科技管理与政策等。前者属科技哲学应有之义,而后者之所以在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日益专业化的情况下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是由于对科技与社会的互动中出现的很多新问题的研究往往需要科技和科技观方面的背景,使科技哲学独有的跨学科优势得以显现。
    这两方面都是对时代需要的不同层面的回应,最近兴起的工程哲学和产业哲学表明,两者的并存实际上给学科拓展留下了弹性空间。工程哲学是在哲学界与工程界的共同推动下兴起的,它主张关注工程实践,研究工程理念、决策、设计与实施中的哲学、伦理和社会学问题,目前正在展开工程哲学、工程社会学、工程创新、工程伦理等方面的研究。产业哲学的倡导者主张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有必要延伸为关于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四元论体系,认为应该关注产业活动的哲学问题,研究产业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力量、产业的价值增值等问题。鉴于这一态势,一些学者提出以“科学技术学”或“科学技术论”整合两类研究。另一些并不完全反对这种建议的学者则主张,在这种二元结构下首先应该将科技哲学作为哲学学科来建设。这两种建议其实都表达了一个思想,即尚需对科技哲学未来走向作深度的反省,以此集合新的学科凝聚力。
    首先,不论是“关于科技的哲学”还是“关于科技的研究”,其所涉及的领域应该在专业化和规范化方面得到提升。以科学哲学为例,一般的科学哲学和具体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在国际哲学界都是严格专业化的,并已经形成了一套专门的概念、论证方式、研究群体、出版刊物和论述场域,不了解其历史、语言、技术、方法和当下的主题,就不可能做出能与国际学界对话的研究。在这类成熟的领域中,各种理论建构和新研究范式的提出必须建立在系统的引进消化之上,对因果性、还原论与整体论等具体的问题展开课题式研究,而不一定要急于构建普适性的研究纲领,近年来《北京大学科技哲学丛书》、《科学哲学基本著作丛书》、《山西大学科技哲学译丛》,以及《哲人石》和《开放人文》等所做的译介是富有建设性的。
    其次,在遵循各个专门研究范式的规范的基础上,应该综合已有的视角、方法和思想资源,对当代科技的哲学基础进行整合性的研究。这首先涉及研究传统的互动和学科内的整合。对此,学界已经展开解释学与现象学的科技哲学研究,旨在推动分析传统与解释学和现象学传统、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互补整合。这种整合性考察有助于对词与物、语义与语用、理论与操作、概念与工具、理性与效用、实验室与生活世界、普适规律与地方性知识之间的互动进行描述和分析,进而揭示当代科技日益呈现出的技术化科学等整体特质,惟其如此,才能重启对科学的形而上学沉思,从存有论、认识论乃至价值论层面追问科学的哲学基础,反思科技时代人的存在。
    其三,应致力于构建一种体现哲学的批判性和反思性的科技观。在未来的50年里,中国将全面进入科技时代,不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发展势必越来越复杂地与科技相纠缠,如何恰当地看待科学技术在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中的地位,是科技哲学必须不断有所回应的问题。如果说科技哲学对科技的理性态度、实证精神和实际效用的阐发曾经促使科技成为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首要力量,那么在迈过这一步之后,科技哲学下一步的重要任务之一应是运用科学精神本身反观科技在现时代的价值和人与科技的关系,“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迄今为止,科技的优越性和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相信它是成功地理解世界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但也要看到,科学技术远未穷尽对世界的理解,没有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其所解决的问题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同时其固有的不确定性令其对世界的改变有时伴随巨大的风险。这一方面需要更多建设性的思考,另一方面则应将科技视为诸多文化形式的一种加以反思,建立起科技与其他文化的对话和专家与公众的对话。恰如科学活动论所主张的那样,科技是一种人类活动,反思科技是为了更加接近人的价值和目标。
    (作者段伟文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