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1870.4.22—1924.1.21),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列宁主义的创始人,前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缔造者、领导者,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生于新比尔斯基(今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个具有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幼聪颖好学,以第一名中学毕业。1887年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活动。1893年8月移居彼得堡,1895年组织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年12月被捕入狱,15个月后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那里与克鲁普斯卡娅结婚,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和写作。1900年流放期满后,去德国慕尼黑,在那里创办了俄国的革命报纸《火星报》。1903年7月,在伦敦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团结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机会主义者作了坚决斗争,提出了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见解。1905年11月回到彼得堡,领导党中央的活动和布尔什维克的《新生活报》。1907年再度出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宁指出了这场战争的掠夺性质和帝国主义性质,号召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回国作了有名的《四月提纲》的报告,指出了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计划,提出了“一切权利归苏维埃”的战斗口号。1917年俄历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列宁亲自领导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接着召开第二次全俄苏维埃大会,大会选举他为新政府的主席。 苏维埃政权诞生后,列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建设与巩固苏维埃国家的活动中。1918—1920年,他领导人民战胜了国内白军的叛乱和十四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保卫了年轻的苏维埃国家。1919年建立了第三国际,1921年宣布实施新经济政策,制定了有科学依据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规定了国家的工业化、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文化革命,对外实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外交路线。1924年1月21日,在莫斯科附近的马尔克村逝世。著有《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青年团的任务》等光辉著作。 列宁在其一生的革命实践中,十分重视工农和青年一代的教育问题,始终把它当作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月革命前,他揭露了沙皇俄国教育的反动性,批判了民粹主义的教育观。十月革命后,他从前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无产阶级教育理论、纲领和策略,明确了教育发展的任务和措施。列宁对教育问题的论述,都散见在他的著作中,他的教育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说,为探讨和解决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的种种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列宁论教育》(1895—1923年),上海师范大学(今华东师大)教育系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3月出版。本书各篇选自《列宁全集》和《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版)。该书选编了列宁从1895年到1923年间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63篇(包括著作摘录、论文、书信、演讲稿)。本书的编选旨在全面、正确地反映列宁的教育思想,以便读者看到列宁教育思想的发展线索。其中重要的篇目有:《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在全俄教育工作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青年团的任务》、《论无产阶级文化》、《论综合技术教育》、《日记摘录》等。该书汇集了列宁的主要教育思想,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列宁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政治紧密联系的观点出发,论述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原理。列宁批判了资产阶级所谓教育超政治的谎言,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教育和资产阶级政治的密切联系。他指出,“一切资产阶级国家的教育同政治机构的联系都非常密切。”在资产阶级的学校里,对于广大工农子弟来说,与其说是受教育,倒不如说是受资产阶级的奴化。因为,“教育这些青年的目的,就是训练对资产阶级有用的奴仆,既能替资产阶级创造利润,又不会惊扰资产阶级的安宁和悠闲。“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应该“把学校由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工具变为摧毁这种统治和完全消灭社会阶级划分的工具”。他强调,苏维埃的整个教育事业,必须贯彻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精神,为顺利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服务。在阐述这一原理时,列宁总是紧密联系苏维埃国家发展的实际,有重点、有针对性。当前苏联转向和平建设的轨道时,列宁就强调指出,在和平建设时期,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收获更多的粮食,供应更多的煤炭,解决更恰当地利用这些粮食和煤炭的问题,消除饥荒,就是主要的政治。因此,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列宁指出,没有具备不同的知识、技术和经验的各种专家的指导,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不可能的。劳动者只有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才能担负起经济建设的任务,才能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率。1920年,列宁拟定了全俄电气化的计划,要求教育应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要为恢复国民经济服务,要为电气化服务。他指出:“使文化和技术教育进一步上升到更高的阶段,是保证整个苏维埃建设获得成功所异常必要的。” (二)论无产阶级文化革命 列宁非常重视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教育事业,他把文化革命看作整个社会主义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他认为,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基本任务有两个,一是改造旧文化,建设新文化,二是最大限度地以当代文化科学知识武装群众,加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进程。在如何改造旧文化,建设新文化问题上,列宁同以波格丹诺夫为首的“无产阶级文化派”进行了斗争。“无产阶级文化派”对旧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主张将其全部抛弃,要抛开广大工农和知识分子,要远离社会实践,要把无产阶级关在实验室里,创造一种特殊的纯粹又纯粹的无产阶级文化。而列宁则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所臆想出来的,”它“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发展的必然结果。”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新文化要由人民群众来创造,因此,必须大大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同时还要团结改造资产阶级专家和知识分子,以便真正组成一支文化大军。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三)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在《民粹主义空想计划的典型》中,列宁批判了以尤沙科夫为代表的民粹派的教育观点,阐述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劳结合的原理。民粹派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属于小资产阶级政治派别,90年代后期,尤沙科夫提出了“全民教育”计划和教劳结合观点。他主张,每一个乡建立一所中学称为“中学农场”,这种中学是经营农业的生产团体、劳动组织,通过中学教劳结合,从而实现社会主义。他把中学教育与自己养活自己的中学生的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劳动的目的是为了付学费,有钱人则不劳动,穷学生服劳役,且把教学与服劳役当作整个“计划”的基础。列宁对此进行了彻底批判,他指出,尤沙科夫把为了经费、学费当成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目的,把教育同服劳役、工役,同落后的农业生产相结合,是对马克思教劳结合思想的严重歪曲。列宁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出发,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提出的教劳结合原理。他强调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他最早提出了“普遍的生产劳动同普遍的教育相结合”的思想,认为所有的人都应担负参加生产劳动的义务。也都要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这是整个人类全面发展的条件。他还从提高教学质量角度,提出了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四)关于综合技术教育 列宁十分重视综合技术教育,并把它列入了《俄共(布)党纲草案》。在《论综合技术教育》中,列宁较集中地论述了这个问题。列宁从综合技术教育同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上,阐述了它的含义。他认为,综合技术教育不是单一的技术教育,不能用职业教育、技术教育来代替,它是一种基础教育,是从理论和实践上熟悉一切主要生产部门,熟悉生产的最一般的科学原理,能使用和掌握一般的最常见的劳动工具和技能。1920年底,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提出恢复和改造国民经济、制定了电气化计划之后,列宁把实施以电气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技术教育,作为一项迫切的任务。他批评了前苏联当时存在的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认为经济困难,缺乏条件,采取拖延态度;另一种是用单一的职业技术教育代替综合技术教育,使学校过早专业化。他明确指出:“根据马克思,根据我们俄国共产党的党纲”,“把立即过渡到综合技术教育”或者确切些说,立即实现许多马上就能做到的走向综合技术教育的步骤,规定为必须绝对执行的任务”。 在如何实施综合技术教育上,列宁强调一要坚持原则,二要从当时的实际出发,考虑前苏联的现实情况。他从本世纪初现代工业生产进入以电力为基础的新形势出发,认为综合技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应以电气及其在工农业上的应用为中心,包括:关于电力的基本概念;关于机械工业中运用电力的基本概念;关于化学工业中运用电力的基本概念;关于俄国电气化计划的基本概念;以及关于农艺学的基本原理等。列宁就当时的生产条件,明确指出了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具体途径:①参观学校附近的电站,并在电站举行一些有实验的讲演,作一些只有用电力才能做的实习作业;②参观办得不错的国营农场和工厂,举行一些讲演,做一些实习作业;③动员全体工程师、农艺师、全体大学数理系的毕业生,作关于电力和综合技术教育的讲演、指导实习作业的讲演、巡回讲演及其他工作;④设立关于综合技术教育的小型博物馆、展览车、展览船,供学生参观学习。 列宁认为,实施综合技术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它为培养适应现代生产发展的熟练劳动力和工程技术人员打下了基础;它可以,使普通教育不过早地专业化,又适当地为将来专业化作准备,是建立新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措施,它也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五)关于教育培养目标和青年一代的共产主义教育 1919年2月,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提出了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能够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人”。1920年10月,在《青年团的任务》这篇著名的演说中,列宁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共产主义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主义者,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把青年培养成为共产主义者。列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应具备的条件及达到这一目标的措施。 第一,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必须学习共产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全世界无产者的革命学说,是伟大的认识工具。人们掌握了它就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能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看到历史发展的方向,树立起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坚定信念。列宁特别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要融会贯通,要按照要求去行动。要准确地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工作和斗争中的实际问题。列宁告诫青年,不要把学习共产主义仅限于阅读书本或小册子,或只求背诵共产主义的口号,这样就会造就出一些共产主义的书呆子或吹牛家,给共产主义事业带来危害。 第二,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必须具备共产主义全部道德。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者必须具备的品质,列宁把培养青年一代的共产主义道德放在重要地位。他说:“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成为培养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共产主义道德是从无产阶级利益中产生出来的,是无产阶级为把劳动者团结起来反对一切剥削阶级和小私有制观念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服务的。教育青年克服利已主义的自私心理,培养为公的精神,消除旧观点旧习惯的影响,养成为公共利益和公共事业而自觉劳动的态度,遵守自觉的纪律等是青年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道德教育方法上,列宁强调实践的意义,反对空洞的说教,主张把道德教育同沸腾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主张让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第三,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必须是自觉的劳动者、建设者。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要靠努力、吃苦、创造;是靠人们的劳动建设出来的。列宁要求青年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把远大的理想同平凡的劳动结合起来,同工农打成一片,成为自觉劳动并善于劳动的劳动者,为城市和乡村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必须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头脑。列宁从科学知识与学习马克思的关系上,从科学知识与道德形成关系上,从科学知识与经济建设关系上,从科学知识与无产阶级文化和科技发展关系上,论述了一个共产主义者掌握人类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强调指出:“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他认为,“必须取得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没有这些,我们就不能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生活。”在如何掌握知识的问题上,列宁反对死记硬背、生吞活剥,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思考。他提出“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加学习者的思考力。” (六)关于人民教师 列宁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很高评价。他指出,新的苏维埃教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主力军,是“苏维埃制度的支柱”。他们不仅肩负着培养建设新生活的青年一代的重任,而且承担着向工农群众进行广泛的社会教育和普及文化科学知识的工作,他们不仅是年青一代的教育者,同时也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积极参加者。他号召“教师大军应该向自己提出巨大的教育任务,而且首先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为了建设教师大军,列宁指出,一方面必须帮助旧教师尽快地转变立场,由资产阶级立场逐步转到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立场上来,吸收和争取他们为共产主义教育服务,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恢复和发展经济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他指出,对待旧社会的教师,不应是赶走和消灭、排斥和歧视他们,而是战胜他们、改造他们,重新陶冶和重新教育他们。另一方面则是从工农中培养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新教师。列宁对于提高教师的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极为关注。他在病中口授的《日记摘录》中写道,“……不提高人民教师地位,就淡不上任何文化,既谈不上无产阶级文化,甚至也谈不上资产阶级文化”。列宁强调,“应当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级阶社会里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列宁把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当作提高他们社会地位最重要的方面,以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工作。(傅兴国) 来源:《中外教育名家名著介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