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犹太裔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主义或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出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赖堡。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至1876年开始在布吕克教授领导的生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并接受医学临床方面的训练,于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旋至维也纳公立医院研究幼年一成年脑(特别是延髓)的个体发育。1885年旅居巴黎,就学于神经病理学家夏尔科,认为神经症可以求助于心理治疗。1886年返维也纳,研究歇斯底里症(或称癔病)及其治疗。1900年以后,声誉日隆,信徒众多。1909年,被邀参加美国克拉克大学校庆,即席发表以精神分析为主题的演讲,因之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30年,获歌德奖金。1936年任英国皇家学会通讯会员。1938年法西斯德国侵占奥地利,弗洛伊德被迫离开了维也纳,1939年9月21日死于英国。 弗洛伊德致力研究精神分析60余年,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1900年)、《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1年)、《精神分析引论》(1916—1917年)、《群众心理与人类“自我”分析》(1920年)、《自我和伊特》(1923年)、《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33年)、《弗洛伊德自传》(1935年)等。 《精神分析引论》(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e Analysis)初版于1917年,1922年英国伦敦乔冶一艾伦和昂温公司出版了Joan Riviere,翻译的英文版,1930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中文译本,高觉敷译,1984年商务印书馆重印了此书。 该书共3编28讲。第一编叙述过失心理学的内容,第二编阐述作者对梦的假说以及释梦的技术,第三编阐述神经病心理治疗的原理。 1.该书内容丰富,涉及的主要问题是: 关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问题。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决定于潜意识的欲望,但他也说:“但这决不意味着,对我们来说,意识的属性已经失去了它的重要性。它仍然是唯一的光线,照亮了我们通向心理生活奥秘的道路。也就由于我们的发现的特殊性,我们在心理学内的科学研究就是要将潜意识历程译成意识过程,从而填补了意识知觉的空白”。 2.关于泛性论问题,弗洛伊德采取生物学的观点,将他的理论建立在生物学的事实基础上,以为生物有自存和存种两种目的,因此,“将本能分为两大类,使相当于人类两大需要——即饥与爱”。而他尤为重视爱与性。“根据这个观点,我们乃介入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于精神分析之内。前者包举个体的生存、延续及发展,后者包括幼稚的及倒错的性生活。” 3.关于死本能问题,弗洛伊德说:“死亡以死本能的形式,成为一种消灭生命的势力,而所有生命的目标都表现于死亡”。他认为“本能的目标在试图恢复事物的较早期的状态。”这个目标被称为“复旧的强迫性”。“假定远在往古,生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起源于无生物,那么,据我们的假设,那时便有一种本能要以毁灭生命而重返于无机形态为目的。又假定我们所称的自我破坏的冲动起源于这个本能,那么这个冲动便可被视为任何生命历程所不能缺乏的一种死本能的表现”。所以他相信本能可分两类:食色本能要将生命的物质合成较大的统一体,而死本能则要将生命的物质重复返于无机的状态。 4.对文化的态度问题上,弗洛伊德对唯乐原则的重视尤较胜于唯实原则。人生有什么目的?他回答是“寻求幸福:他们要得到幸福,而且要永保多福”。即一方面在消除痛苦和不适,另一方面在体验高度的快乐。文化的成就要用人类幸福的程度予以测量。“我们的痛苦要由我们的所谓文明负责,如果我们背弃了它,复返于原始的情境,我们将远较幸福了”。在弗洛伊德看来,文明的进步不能增进人的快乐,反而增进痛苦。他在性本能外,增加了死本能,而死本能的表现则为攻击。不论性或攻击的冲动,在正常的文明社会里都要受到克制或压抑。他对文明的不满主要是由于他认为这种限制会给人带来不快乐的结果,不如复归于野蛮时期。 5.该书用了不少篇幅来研究过失问题。“讨论过失时最有趣而又未得到解答的问题当然是下面的几个:我们说,过失是两种不同意向互相牵制的结果,其一可称为被牵制的意向,另一个可称为牵制的意向。被牵制的意向不会引起其他问题,至于牵制的意向,我们第一要知道那些起来牵制他种意向的是些什么意向。第二,牵制的意向和被牵制的意向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作者分析了口误的心理机制,认为说话者决意不将观念发表而为语言,因此他便说错了话;换句话说,那不许发表的倾向乃起而反抗说话者的意志,或者改变他所允许的意向的表示;或者与它混合起来,或竟取而代之,而使自己得到发表。 6.把梦作为研究重点,试图探究梦的心理机制是该书的显著特点之一。“用自由联想法研究自己的梦,发现梦是被压抑欲望的伪装满足,可借以洞察无意识系统的深处,并揭示内心世界的活动奥秘”。弗洛伊德进而用压抑解释日常生活现象,声称忘记人名、失言、笔误等也象梦一样,是被压抑的欲望以伪装形式表现出来的病理状态。此后他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发展自己的思想,并称之为应用精神分析,还试图把其理论应用于全人类,以解释诸如社会组织、文学艺术、宗教、道德的起源、战争的性质及原因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7.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是他整个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分为伊特、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伊特又叫本我,是人格的原始侧面,它包括一切本能的冲动和欲望,按照快乐的原则在潜意识层中活动;自我是人格的理智侧面,处于意识层之中,根据现实的原则对来自伊特的欲求进行检查;超我是人格的良心侧面,它是在童年时期从儿童和双亲交往中发展起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按照理想的原则指导自我去约束伊特的冲动,使自我的行为转向道德方向。一个人人格内部的伊特、自我和超我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交织,处于不断的冲突之中。健康的人格,自我起着主要作用,它控制着伊特和超我,使他们的要求同外界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如果让伊特或超我的任何一方居于支配的地位,人格就会失调。伊特、自我和超我不是凝固不变的结构,人格是在这些力量的动力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 8.弗洛伊德对在教育中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今天,我们必须从一个很不同的方面,来看待在教育中应用精神分析的问题。”作者对以往和现行的教育进行考察,发现儿童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本能。假若赋予儿童以完全的自由,使他能不受任何限制地听凭自己的冲动行事是不可能的。所以,教育的职责就是约束、禁止、压抑,而教育也一直极好地履行着自己的这一职责。然而,我们从精神分析中知道,精神性神经病正是由于这种对本能的压抑而造成的。面对这种情形,教育是进退维谷,左右为难,既要使本能充分发挥,又要对本能加以挫抑。但是,除非这个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否则教育者就必须找出一种利最多而弊最少的最佳教育方案。这就是要找出,可以禁止多少东西,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禁止。然后必须进而考虑,儿童的气质各不相同,因而同一的教学程序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儿童。只要稍一思索就会见到,从这个角度来看,迄今为止,教育的职责却履行得很不好,给儿童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此,当我们想到教育者面临的艰巨任务;当我们想到教育者必须认识到每个儿童的性格特点;从细微的迹象猜测到儿童的未成熟定型的小脑袋中正在想些什么;给予儿童以适度的疼爱并在同时保持自己有效程度的权威,这时我们就不禁会对自己说,从事教育这门行当之唯一充分的准备,就是在精神分析方面要有良好的基础训练。对教育者来说,进行自我精神分析至关重要。因为,没有切身的体验,教师毕竟不能掌握如何精神分析。对教师和教育者进行精神分析,似乎比对儿童本身进行精神分析是一种更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精神分析引论》一发表,就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巨大反响。这种把实验观察同文史知识和想象力相结合,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对立部分,潜意识中包含人的本能冲动和原始冲动的独特理论体系被许多人所接受,并应用到心理研究的很多领域。也有不少人对这种理论提出批评,认为运用观察精神病人得出的结论推及所有人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说为后继者不断修正和扩展。精神分析的理论中心已从研究成人转向研究儿童,从研究潜意识转向研究自我。许多精神分析学家,如奥地利的A·阿德勒、德国的K·霍尔奈、美国H·S·沙利文、德国E·弗罗姆等,几乎完全背离了弗洛伊德所强调的人格是由性本能冲动所决定的观点,把注意力转向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上去。精神分析学家E·H·埃里克森特别重视文化、社会和历史对人格的影响,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生物的人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适应。 尽管弗洛伊德的理论受到许多批评,但正如波林所指出的,“动力心理学的重要来源当然是弗洛伊德”。他的学说对传统的实验心理学起了补偏救弊的作用,他对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关于人类动机的研究。精神分析学说不仅对治疗精神病有实用价值,并在心理学领域独树一帜,对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艺术也产生了影响。美国心理学史专家舒尔茨在其所著的《现代心理学史》1981年新版中,在强调了弗洛伊德的某些概念已被纳入现代心理学的主流以后,指出:“弗洛伊德对一般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他访问克拉克大学以后,他的体系的冲击力立即为人所感受到了。巴元说过,1910年后,美国报刊载满了弗洛伊德的论文,1920年后,美国出版了两百部以上的书籍,论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可见共影响之大。(宋德民) 来源:《中外教育名家名著介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