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思想 >

康德《教育论》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国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著名哲学家。1740年入柯尼斯堡大学读书,1746年起,因生活所迫曾任家庭教师多年,1755年得硕士学位,留母校任自然科学讲师;1770年升任哲学教授;1781年发表其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始创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后陆续发表《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1776年、1780年、1783年、1796年四次承担教育学讲座;1797年退休;1803年由其学生F、T、林克将其讲稿整编为《康德论教育》一书发表。1804年2月12日,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去世。
    康德生活在欧洲由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时代。在政治观上,他一方面要求共和制和法治,向往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又反对群众斗争,不赞成自下而上的改革,表现出矛盾的两重性。他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向往革命,而又怯懦的两面性和妥协性。在思想上,他早年受莱布尼茨一沃尔夫思辩的熏陶,又是牛顿的学生;后来赞赏洛克的经验论,更倾倒于卢梭的自然主义,他既要维护科学,也要肯定自由,他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主张“本体”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它是感觉的泉源。但又认为这种“本体”是不能被人认识的。康德认为时空上,“感性”的先天形式和构成感性认识的必要条件,如果“理性”要求对“本体”有所认识,就必然要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之中。人类的知识是有限度的,人的理性低于意志,因而必须依赖神和上帝,在一种方式上给宗教保留了地位。康德的先验论的作用是,并且仅只是保证实际经验的严格的规律性。在批判哲学里他审查了理性,探究了道德本质,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
    《教育论》(Education Theory of Kant)1803年出版,1926年由瞿菊农译成中文,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六章。
    康德力图通过教育,实现他的哲学思想,改造人类社会。他认为,人的所有自然禀賦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因此“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人应是自由的,但“在自由意志的运用与对必要管束的服从之间进行调节,是教育的最难课题。”教育的任务是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培养儿童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尤其强调发展儿童的天性。教育的最终目的,则是使人人都成为自身目的,都得到自我完成。
    在《教育论》中,康德把16岁以前儿童的全部教育分为体育、智育、德育三个方面;从初生儿起,依序进行。16岁以后学习各种专业知识技能,但这已不在康德这里所说的教育的范围之内。
    在康德的教育思想体系中,体育具有重要意义。所谓体育是广义的,包括保育、管束和教化。他主张婴儿的保育,应完全顺乎自然。从幼儿开始,则需加以管束,防止儿童把自由发展成任性,可以适当地使用体罚。但他认为教化是积极的措施,主要靠游戏帮助儿童掌握各种器官的运用,锻炼体力、技巧、信心和胆量。游戏之外还要及早教儿童劳动。劳动不仅能锻炼器官,更重要的是带有目的性,强制性,具有培养道德习惯的作用,能为日后的事业心打下基础。
    康德关于智育方面的见解是以共知识论为基础的。
    关于知识的来源,在经验论者看来,除了按照同一律对观念进行推演的数学知识以外,一切从不知到知,都靠每个人的此时此地的经验,经验总是新出现的。当然有类似的经验,但无所谓必然性、普遍性。唯理论者认为知识主要是分析的,所以有必然性、普遍性。在康德看来,双方恰好均不理解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真正性质。这种知识既是从未知到知。又有必然性和普遍性,既是“综合的”,又是“先天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原理都是先天综合判断。正是由于一个根本的、不变的、继续不断地存在着的“自我意识”或“统觉”,它的特殊功能是对感觉印象发挥综合作用,才产生出知识。康德着重点明人类的真正知识原来是先天综合性质的。这是哲学史上的崭新观点。康德称之为“我思”的统觉的综合统一性,是他的认识论的核心。单纯的多样性不是认识,认识必须是连续的、贯穿的、内在联系着的、有生命的思想。认识总有创造性。认识要建立起一个独立于个人感觉的、又是规律性的对象。他把世界一分为二:在自然界或“现象”世界里,一切都是必然的,这就是科学知识的领域;在超自然或“本体”世界中。必须假定自由的存在,这便是意志或道德的领域。为了沟通这两个领域,他声称必须假定上帝的存在,认为上帝创造世界的目的就在于调和必然和自由,使人得以完成其道德的本性。
    智育的重要不在于增添知识,而是训练心理功能。这在体育的教化阶段就已开始了。心理功能分低高两级。低级心理功能包括感觉、想象、记忆、注意等等。记忆力是心智发展的基础,要及早训练,但不可死记,要以感觉(如利用实物或画图)和理解帮助记忆。高级心理功能即逻辑思维活动,包括理解、判断和推理。他主张以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启导儿童“洞见原理之所在”。他还把实践引进到智育方法中来。例如学地理,便要学绘地图,学了文法规则,须要作造句练习。德国古典哲学所发展了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康德在德育方面的思想相当丰富。而这与他的有关实践理性思想和关于自由的思想密不可分。关于实践理性,康德有很多具体论述。理性的实践活动与理性在认识活动方面的成果有什么样的关系?行为善恶与教育程度、知识多少、见解高低是不是有密切联系?康德并不否认教育、知识以及见解等条件对道德行为的关系。但是,从道德的根本性质看,关键不在这些。道德的关键在乎理性本身,在乎实践理性。“无论我对于世事怎么样无经验。对世界的一切变故怎么样不能够准备,我只要问我自己说:你能够立志要你的标准成为普遍规律吗?假如不能够,你这个标准一定得要除掉;这并不是因为它对我或是对别人会发生什么害处,乃是因为它不能够作为普遍规律,而同时理性却强迫我们无条件地尊重普遍规律。固然,我还没有看出这种尊重是以什么为根据,但至少我懂得这种尊重是对于一切我的爱好所要献给我的事物的价值都重要得很多的价值作评价,并且我懂得行为要出于纯然对行为规律的尊重,而这种必要就是义务──对于这种尊重。一切其他动机都得让步,因为有了它,意志才会本身就是好的,而这个意志的价值才是高于一切的。”实践指人的意志对于对象起作用的行动。道德是为理性自身的规律所决定而不受任何个人欲望影响的意志的行动。这就是“良心”的哲学含义。决心下得时.意志就是善良的,就是善,就是道德,至于做起来是否成功。那是次要的,尽力实践之后,即使未能成功,也丝毫不影响善良意志的无上价值。单凭这样的善良意志,“它仍然会象一颗宝石那样自身闪闪发光,有如其全部价值就在它本身”。善良意志的价值正是在于它的决定纯以理性为根据,它对理性所提供的道德规律无上尊崇,从而把客观的普遍原则转化成为主观的实践原则,这就要求完全不考虑个人的欲望、不顾利害地遵从规律。对于人,遵从规律是义务,是责任,理性的规律俨如命令。道德必须是不顾任何后果来实践这种绝对的命令。
    自由概念是康德的实践哲学——伦理学——的核心,社会实践活动上的种种复杂情况,只有通过“自由”概念才得以豁然贯通。每个人通过道德实践意识到自由,也就是意识到自己不属于现象世界无休止因果联系的连锁,意识到自己属于智性世界或理想世界,意识到自己正是从感觉看无非现象的对立面:通过道德实践直接意识到的真正的自我,曾是不可知的自我成了千真万确无可置疑的我自身。康德的道德律,在普遍的形式下,却包含着明确的具体指示,而这个指示并不是其他,却恰好是要求每个人在行动上实现理性所要求的普遍性。在这里康德把新兴资产阶级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个人主义道德理想转变成为全体的个人利益的高一级的理想,表现了在德国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代表身上常可见到的脱离现实的思辨性理想。
    事物是具有连续性的。感性与知性之间有想象力,它提供作为直观与概念二者之间中介的范型。知性与理性之间有判断力。判断力的作用,在认识方面是:当掌握了普遍规律时把一定的特殊置于某一普遍规律之下。但是,还有另一种情况也需要判断力的作用,就是还没有普遍的规律,需要为特殊对象寻求一种它可以从属的普遍规律。康德把这种作用叫做反思的判断力。反思的判断力虽然不同于认识中的判断作用,但也并非与认识全无类似之处。反思判断力根据自然界之适合于静观的主体,对自然界下判断,是美学领域,如果反思的判断力认为自然界本身就有如合乎目的,是目的论领域。
    康德认为10岁儿童就能开始作道德判断。道德的内容主要是:(1)义务心;(2)正直;(3)友爱。义务心是道德的根本,最为重要,它是对道德自觉自愿的服从。他认为受过管教和约束的幼儿遵守规矩,虽然也是服从,但那是趋利避害的结果,还谈不上道德,只有为履行义务而服从道德规范才是道德。摩德在道德问题上是动机论者,对于恶行,他认为用体罚或物质惩罚无助于义务心的培养,最好是利用儿童本有的羞恶之心,使之受良心的谴责。不能否认,要想把一个未受教育或粗野不驯的人,带到美德的轨道上,那就需要一种准备的指导工夫,即或以他自己的利益来引诱他,或以他的损失来恐吓他;但是这种机械工作,这些导绳一产生了某种效果之后,那么,我们就当使纯粹道德动机完全支配人的心灵了。这不但是因为只有这个动机才是一个品格(即遵从不变准则的一种实践的、一贯的思想方式)的根据,而且还因为它教人感觉到自己的尊严,给与心灵以一种连他自己也想不到的力量,来摆脱那想占统治地位的感性依恋心理,而给那个动机所带来的牺牲找到一种丰富的补偿、那种补偿就在于他认为自己被规定在超感觉性质和宽容大度方面有独立性。因此,心灵的这种性质,对于纯粹道德关切的这种接受力,因而纯粹德性表象的推动力,当其在人心上起了应有的作用时,乃是强有力的动机,而且说到始终不懈、一丝不苟地来遵守道德准则,它们还是善行的唯一动机。
    康德把宗教教育当成德育的一部分,实质上是给儿童请出一位上帝来确保善有善报。
    康德对人类进步和教育功能怀有极大信心,认为教育是人类一代一代的无穷事业,通过实验,教育措施会逐步改善,实施教育的人本身也会随着逐步提高,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崇高目标。
    有学者指出,康德的教育思想有两种元素:一是虔诚主义的伦理学;一是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康德和卢梭在教育观上有三点十分相似:(1)康德与卢梭对于儿童都有明确的认识;(2)都承认自由是人生的理想,在教育方面便是帮助儿童得到自由,使人性的各方面都得到完全的调和的发展,以完成其人格;(3)都认清教育是全人类的事业,承认人类的尊严。
    《教育论》中显示出的主要特点是,康德认定教育是自儿童呱呱堕地即应当注意,一切衣食住行,朋友如两性关系都不可忽略;该书中康德还认定道德教育是最高的教育,不以知识教育为满足,而本分的观念,尤其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中心;该书还注意到儿童和青年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康德是德国哲学革命的旗手,理性和自由的思辨哲学家,他在教育思想上的贡献也是突出的,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宋德民)
    来源:《中外教育名家名著介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