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为此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当前,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在思想理论上突破一些关键和难点,破除思想认识上的几大误区。 误区之一:有人担心,如果让文化面向市场,那么高雅文化、精英文化就会受到损害。这实际上是一种“精英文化情结” 如何处理好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第一大关键和难点,在此方面要突破的思想误区是“精英文化情结”。所谓“精英文化情结”,是指用贵族式的态度看待大众文化,去对待文化与市场的结合。其具体表现是,有些人对文化进入市场和发展文化产业有顾虑,认为市场是以消费者为主,消费引导生产,这种特点有利于大众化通俗文化的发展,而不利于高雅精英文化的发展,因此担心如果让文化面向市场,那么高雅文化、精英文化就会受到损害。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特别是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等做了深刻批判以后,这种看法在知识界很有影响。但我认为,这里要明确两点: 一是对市场经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不应停留在表面和狭隘的意义上。不要以为搞市场经济就是下海经商,就是上街摆摊,就是赚钱,而不注意它作为一种经济体制还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事实上,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体制具有某些普遍性的要求,如责权利明晰的多元主体格局,消费者大众的主导地位,效率优先的资源配置方式,法治化的社会管理规则等,这些对和谐文化的发展也是必要的和适用的。 二是不要把精英和大众分隔,甚至对立起来,以为只有精英的东西才高雅,大众的东西就一定低俗。其实未必。中国古代许多状元文章很是高雅,但大多数早已成为历史的垃圾;而不少民间文化的成果,如《诗经》中的民歌民谣等,反倒成了真正的文化经典。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双方是相互转化和相互引导的。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特别是看不到大众需要是推动文化不断创新的动力,也看不到大众文化本身就孕育着、催生着真正的高雅文化,这是不恰当的。 我认为,正确处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确立人民大众的文化主体地位。这一点最重要,因为只有主体真正到位,市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之间才能实现积极的互动。 误区之二:有一种忧虑认为,一旦开放市场,让文化产品作为商品听凭消费者选择,就可能导致多元价值观淹没主导价值观,落后文化冲击先进文化,难以贯彻正确导向。这是一种“思想僵化情结”,或可称之为“意识形态误区” 如何处理好文化产品的商品形式与意识形态内容的关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第二大关键和难点。在这个问题上,有人存在这样一种忧虑:一旦开放市场,让文化产品作为商品听凭消费者选择,就可能导致多元价值观淹没主导价值观,落后文化冲击先进文化,我们就难以贯彻正确导向,由此对文化体制改革持怀疑和否定态度。这就是所谓的“思想僵化情结”或“意识形态误区”。 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突破这种“思想僵化情结”或“意识形态误区”。此思想误区的要害,在于它表现出对人民群众的不信任和对自己意识形态的不自信。这里涉及两个带根本性的前提:一是我们的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属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还是来自大众之外、仅仅由少数人掌握的?二是我们的意识形态是不是科学的、先进的,因此经得起实践和历史考验,不怕面对多层、多样、多元化的竞争?如果这两条都明确而且肯定,坚信我们的意识形态越是面向群众就越会被群众理解和接受,越是面向实际就越能显示它的威力,那么就没有理由害怕和反对文化进入市场,而应积极地理解和贯彻党的文化体制的改革决定。 从历史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从来都是在全世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围攻中成长和发展的。我们不怕和任何人交流、对话、辩论,更不怕交给群众和历史去检验。当年,正因为邓小平站得高,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所以他敢于搞改革开放。因此,坚信我们的主导意识形态是和人民大众的利益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的,我们的意识形态就不会成为拒绝文化体制改革的理由,而是成为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的精神动力和指针。 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和价值观念。社会上的意识形态总是多元的,而一个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却只能是一元的,不能是多元的。我们党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意识形态,其中最根本的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并且要充分尊重、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我们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充分保证和落实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这就要把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放在应有的位置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