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今日教育 >

均衡范本:让学生多些选择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光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如何使义务教育在校际间、区域间、城乡间得到均衡发展 
    ●这里我们通过三个案例和专家的观点来加以解析 
    一 
    当择校成为关系、钱财、权力的舞台,它放大的是社会的不公,挑战的是人们的良知,教育者当在智慧、聪明地传递、分配中达到和谐。 
    案例辽宁盘锦:没有择校 
    盘锦从建市开始就坚持不办重点小学和重点初中。小学入学按学区划片就近入学,小学升初中对口直升,目的就是要在校际之间创造相对公平的发展环境。每年小升初的秩序都非常好,也没有人有走后门择校的想法。 
    教育局规定:凡新聘上岗的中级、高级教师,上岗前必须到外校交流一年。10年来,市直学校已有56%的任课教师有过交流经历,有95%以上的正职校长进行过交流。校校有名师,校校有骨干,校校有学科带头人,学校间师资力量发展均衡。在城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用经费一律由政府承担,并按学生数平均分配到每一所中小学。建设基本保持同步安排,一个标准,没有亲疏。教师工资津贴全由财政解决。专家点评随机分配遏制择校 
    成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讲师)    优质资源稀缺和相对集中直接导致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热现象。事实上,限制而非完全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择校的背景下,就近入学或随机的电脑派位必然是弱势群体的无奈选择,因为优势群体早已通过其他的多种入学方式获得了优质教育资源机会。因此,必须完全禁止公立学校的择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随机分配学生,实现生源的正态分布。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出台“公办校就近免试入学、民办校免试入学”、“择校到民办”的原则和办法。 
    义务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师资水平的差距。尤其是薄弱校和优质校的对向流动更能直接提高薄弱校的管理和教学水平,同时也能极快、极大地提高薄弱校管理者和教师的业务水平。义务教育财力资源的配置失衡,可以说是导致资源不均衡的关键原因。盘锦通过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建立了公共财政体制下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通过财政参与资源配置,缩小教育经费投入差距的效果明显。 
    盘锦的经验表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控制公立中小学择校的产生,既是可能也是可行的。此外,还应层层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责任制,定期向社会公布上一年度辖区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展情况,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置于阳光下的教育事业必然会更加让人民群众满意。 
    二 
    可以这么说,提供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与城镇孩子一样的教育条件,是教育领域里的“国民待遇”,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案例海南:进城上学 
    教育扶贫(移民)工程是海南省2008-2012年重点民生工程之一。简单地说,就是将条件差、设施薄弱的边远村庄的小学生转移至乡镇中心学校或县城学校就读,初中生集中到人口较多、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中学或县城中学就读。工程总投资3.74亿元,分5年在16个市县实施,新增用于接收教育扶贫(移民)学生的优质学位2.7万个。 
    2008年首期项目在10个国贫县和省贫县的县城附近建设10所教育扶贫(移民)学校,统一命名为“思源实验学校”,定位为政府举办、社会资助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建立思源实验学校校长联盟,搭建交流培训平台;建立省级教研直接支持制度,依托专业队伍指导思源实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与言爱基金协调,争取捐助支持建立思源实验学校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高中、大学阶段学习的奖励基金,解决贫困学生继续接受教育的费用困难问题。专家点评以均衡促公平 
    杨小微(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应该说,海南省政府是有良心的政府。首期项目学校及今后3-5年内跟进的2.7万名学生,将成为首批得到政府阳光雨露滋润的幸运儿。然而,此举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所传递出的信号——政府已经坚定地将教育发展战略从“重点发展”转向“均衡发展”,以补偿的方式关注发展处境不利人群,是通过教育均衡发展来促进社会公平的创新之举。 
    此举中,政府与社会资金的“分工”也十分明确:政府负责初中之前教育(即义务教育阶段)的“底线到位”,言爱基金所代表的社会资金则在义务教育后介入,这正好符合“政府职责在于提供基础性公共性教育服务,社会资金则参与满足家长和个人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这一基本的责任切割。政府与社会资源之间的这种“接力”,既有助于缓解政府资金的窘迫,又有利于唤起更多的社会良知、回归和弘扬全社会“尊师·爱学·重教”的良好文化传统。 
    建立思源实验学校校长联盟,有助于同类创新型学校之间的交流互动,以确保其实效。同时我认为还可以将这种校际互动的成果和经验进一步辐射和放大,让更多的非联盟学校有机会分享其创新性探究的智慧资源;也可以吸收更多的专家资源介入其中,总结提炼这类新型实验性示范学校的发展取向、内在“事理”和运作机制,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学校内涵发展新路。 
    海南省开了个好头,不等于大家要纷纷效仿,这需要从各自面临的特定问题和困境出发,发挥各自的智慧、谋略和才干,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合事理、有实效、够温馨的本土经验。 
    三 
    教育均衡不是停留在‘人人有其学’的水平之上,而要逐步实现‘人人优其学’的目标。高位均衡成为经济发达地区新的努力方向,以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以质量公平为核心,以制度保障为根本,将目标锁定在努力实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上。案例江苏无锡:人人优其学 
    无锡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在全省、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从2008年开始,无锡提出了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的行动计划,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进入新阶段。 
    高位均衡的核心是“优质”、“公平”。着力构建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基点,以全体学生为评价对象,完成国家规定教育教学内容、达成国家规定培养目标为评价标准,以合格率、完成率和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不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着力引导学校从升学竞争向办学水平、育人水平竞争转变,努力提升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做到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教育机会和优质教育条件。专家点评: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
    储朝晖(中央教科所研究员): 
    不同的人对教育公平和均衡有不同的表述,如果对它进行操作性定义可表述为:以各个学生所需要的各不相同的方式相同程度地满足不同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这个定义对任何一个发展阶段的地区都是适用的,它强调的是依据每个学生的潜能和志向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教育,而在同一学校或区域内,对不同学生的教育能够同等程度地满足他们的成长发展需求。 
    经济发展的水平提高,教育条件和设施的改善,既有可能导致教育的不均衡性与不公平状况增强,也有可能增强促使教育均衡与公平的力量,结果如何除了看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均衡,更为关键的是看社会的组织形态和价值观念。 
    从价值观念上来说,能否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最为重要。以人为本就要以每个具体的人的成长发展为本,就要以对不同人成长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为衡量教育是否公平与均衡的尺度,而不能仅仅以外在的办学条件、或仅能代表部分人情况的升学率以及其他与学生真实的成长发展无关的外在指标作为衡量标准。换句话说,实现均衡与公平的深层次制约因素和问题是教育功利化观念,必须牢固确立以学生实在的成长发展为本,以及教育公益性与公共性观念才有实现公平与均衡的可能。 
    从社会组织形态来看,教育教学过程的民主、公开,每个学生都能在其中获得相等的成长发展机会是组织前提,建立以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为首要依据的教育管理与评价体制,才能有效保障现实中每个教育当事人的教育权得以公平均衡地获得。 
    不难看出,无锡的义务教育在追求高位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努力,找对了大方向。但实现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以及单一评价标准的质量等方面均衡依然只是外在均衡和公平,真正的高位公平与均衡必须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在多元评价标准中的自主选择为前提,从这个角度说,无锡乃至全国各发达地区的高位均衡还有很长的路,很大的空间。 
    作者:靳晓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