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教育人物 >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文汇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创始人之一,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一大批肝胆外科的领军人才脱颖而出,为我国肝胆外科进入国际领先水平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身材并不高大的他有着“中国第一神刀”的至高美誉。1963年,正是他,奠定了我国肝胆外科的基本理论,并用高超的手术技术,使我国一举迈入了国际肝脏外科的前列,将国际权威预测的时间提前了二十三年。
    他不仅勇于超越自己,还鼓励学生超越自己。他指导学生不断探索、突破由他创立的、已经沿用了几十年的经典理论。当他的学生终于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无血切肝术时,他比学生还高兴。
    这个与冰冷的手术刀打交道的人,有着一颗温暖纤细的心。冬天,为病人看病时,他总不忘把手暖热后再轻轻地撩起患者的衣服;只要是他主刀手术的病人,无论什么时候再找他,他都能想起当时手术的情景。
    他所培养的学生如今绝大多数成为了我国肝胆外科队伍的中坚力量。更为重要的是,我国70%以上肝胆外科的学科带头人都是从他创立的学科中走出,推动着我国肝胆外科整体水平的提高。
    教育感言:
    我这一生有几条路走对了:回国、参军、入党、从教。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事业和人生的价值。
    谷超豪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获华罗庚数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上海市首届科技功臣奖等。在谷超豪的数学生涯中,培养人始终是他的重心,无论是科研、教学还是行政工作,他都一贯坚持“育人”的核心。
    他的学生中已有九人先后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70年来,科研与教学成就了他“人生坐标”的横轴与纵轴。
    从微分几何到偏微分方程再到数学物理,每当开辟出一个新领域,并作出开创性的贡献后,他就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鼓励学生勇攀这一领域的高峰,而自己又去另一个国家需要的新领域披荆斩棘。他的学生李大潜院士、洪家兴院士,便是在老师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最终成为相关领域的权威。
    他指导学生论文从不愿署名,在他发表的130篇数学论文中,就有100篇是他本人完成的作品。学生们说,老师教会的不仅是加减乘除,更是治学风范!
    教育感言:
    人生几何学几何,不学庄生殆无边!
    郭宗莉
    上海市思南路幼儿园园长、党支部书记,上海市特级园长、特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作为幼教界的名师,她善于吸收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又深深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率先提出“教育,从辨别孩子需要开始”的教育思想。
    当人们争相提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当许多人盲目地追求幼儿背唐诗、识字、做算术题的时候,她却坚持教育从辨别孩子的需要开始,从洞察孩子的心灵起步。因为这才是规律,这才是科学。
    从上世纪起,她就开始了幼儿脑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因为她明白,小小的幼儿园里,同样有国家命运的反复较量。
    孩子们的需求琐碎而细小,但在她的眼里都是大事。所以,她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成长方案;设计实施了生动有趣的儿童计划书;她还精心编制了一本本玩具图书,有的获得了国家专利……
    在有苦有乐的工作中,她赢得了孩子的心,也赢得了同行的尊重。一位准备培训上海教师的美国幼儿权威,在看完郭宗莉的教学展示后,甚至这样说:“看来我的培训对你们来说是多余的,因为在这里,我已看到了最好的幼儿教育实践。”
    教育感言:
    我所从事的是“向下扎根的教育”,根深才能枝繁叶茂。
    高妙根
    上海市浦东新区育华(集团)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上海市特级校长。他曾荣获“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潜心工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并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淡化工读色彩,强化教育意识”,被专家们称作“中国的马卡连柯”。
    他所管理的学校,曾经离“监狱”只有一步之隔;他所从事的工作被形象地称为“24365”,即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天天运转;他所面对的学生不仅学习让人操心、行为更令人揪心。但是,从他跨进这所学校起,三十多年来他始终选择坚守,因为,他深爱着这份事业!
    他说,钥匙要开启的不是禁闭的铁窗,而是蒙昧的心灵。为构建一个完整而和谐的工读教育体系,他拆除了高墙,扯掉了铁丝网,废除了禁闭室,换掉了站岗的民警,为工读学校的功能重新定位,被誉为全国工读教育擎旗人。
    为了这个充满爱的理想,他细心研究工读学校的学生培养规律,将工读学校的职能不断向前延伸,为预防青少年犯罪不遗余力。
    而今,他的学生已坚韧地成长在五湖四海,全部踏上了工作岗位。而今,那些曾经迟疑的脚步开始重新起跑,学生中有95%升入高一级的学校深造,有不少还入了党、参了军、当上了岗位能手。
    教育感言:
    转化、挽救一个失足青少年,其价值决不亚于培养一名大学生。
    胡英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数十年辛勤耕耘在本科教学第一线,倡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提出“少而精和博而通”的教学思想。
    他在分子热力学领域的研究享誉国内外,作为全国知名的物理化学领域的权威,他主持的教育改革,把我国工科化学教育推上了一个新阶段。
    55年来他从没离开过本科教育阵地,为了讲好每一堂课,他前一晚必定闭门谢客,静心备课。
    他雪白的双鬓映衬着一颗无比纯粹的心灵。为了体验新教材的使用效果,古稀之年的他主动承担起原本不需要他做的工作,亲自完成了整本教材的教学试点实践。
    在他深深的皱纹里,更生长着一股令人抖擞的精神。他主编的物理化学教材开创了国内外全新的框架结构,还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育感言:
    21世纪的中国需要大批优秀化学人才,我愿继续为化学教育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俞丽拿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2001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3年又被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教学名师”,被文化部命名为“优秀专家”。她长期从事小提琴教学、室内乐教学和演出工作,并始终关注国际小提琴教育发展前沿理论和成果,倾心致力于中国小提琴教育的本土实践与提高。
    当18岁的她第一次出现在上海兰心大剧院的舞台上,用小提琴奏响《梁祝》经典时,人们无不惊叹,她就是祝英台!委婉动听的旋律让中国接受了西洋乐器小提琴,同时也让西方世界接受了中国文化。
    她有过许多绮丽的梦想,就在她艺术事业展露才华的时候,她却潜心教坛,辛勤耕耘,不断地将一名名学生推上世界小提琴比赛的领奖台。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她书写了几十本教学笔记,令每个学生的成长足迹都清晰可见;为了推动中国小提琴尖端人才的培养,她自筹资金成立了中国首个以艺术家名字命名的“艺术基金”,坚持至今已有整整15年。
    今天,由她亲自培养起来的学生黄蒙拉、王之炅、李倩茜站上了世界顶级小提琴
    比赛的领奖台,令世界为之惊叹!
    教育感言:
    在我眼里,鲜花掌声诚可贵,甘为人梯价更高。
    仇忠海
    上海市七宝中学校长、党委书记。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凭借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坚持,始终站在教育改革潮头,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实践,倡导“人文德育”的教育模式。
    20年前,面对基础薄弱的农村学校,他不畏艰难,探索了一条适合农村教育发展的创新之路,他巧用资源,让广袤的农村土地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课堂;他坚持农村中学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建成了当时上海农村教育的窗口学校。
    14年前,他刚刚接手七宝中学时,学校五六张教师的请调报告正放在桌上,一些学生外出甚至不愿戴校徽。在重重的困难面前,他以文化为基,激活着学校的各个细胞;以师资为本,带动起学校的全面发展。
    在他的推动下,如今的七宝中学成为造福一方、辐射全市的优质教育品牌,成为推动区域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24年中他三次将不同类型的学校带出低谷,在这过程中,他曾有多次其他发展的机会。但他却选择了坚守中学校长的岗位。他说,个人的力量虽然微薄,但教育的力量却是无限!
    教育感言:
    创造一所美好、和谐的校园,是我一生最大的心愿。踏上教育之路,就意味着要风雨兼程。
    翁史烈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动力机械专家。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在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上勇于创新,在学科建设和学科布局上敢于突破。
    他的目光始终领先于人们的脚步。在国家建设需要的时候,作为科学家的他,率先将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引入了传统的动力机械领域,开拓了燃气轮机的计算机仿真。
    在改革开放初期,作为校长的他,在上海交通大学面临重大转型期的时候,引领变化,勇于创新,使学校曾经单一的学科布局结构得到根本性扭转,确立了今天交大多学科、综合性发展的战略基础。
    又是他率先打破行业壁垒、融入开放的世界——从多渠道办学经费的筹措到中国最先建立的大学园区,再到中国首次规模最大、见效最快的联合办学。他给起步之中的中国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年逾七旬的他,眼光又投向青少年的创新教育这一基础性事业。作为上海市青少年头脑奥林匹克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他坚信,我们不仅要培养奔驰的骏马,更要培育驰骋的思想。
    教育感言: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叶佩玉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化学教研员,上海市特级教师。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是全球第一位获得英特尔杰出教学奖的华人教师,2002年国际天文联合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林肯实验室以其个人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她从化学教学入手,着力引导学生从对科学的“兴趣”发展为“志趣”,为社会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科学人才。
    在浩瀚的宇宙,有一颗以中国教师命名的小行星,用于表彰她赋予传统的化学教育星空般夺目的光彩,它的名字叫“叶佩玉”。
    她说,我教学的价值不在于让学生会做更多的难题,而在于让他们能在化学的“王国”中自由翱翔。所以,她想方设法把化学课堂搬到工厂、研究所,引导学生去发展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她硬着头皮、一次次敲响素不相识的科学家的大门,杨福家、杨雄里等科学家就这样走进了中学的课堂。
    面对着全国理科班那些成绩拔尖的学生,她更注重的是对他们品格与精神的培养。因为她坚信,教化学不是教学科,而是教科学。因为她,许多学生迷上了化学、爱上了科学,她的学生中已有二百五十多人考上了博士,而她也被亲切地称为“博士妈妈”。
    当学生开始遥望星空时,她总会选择默默地为他们点燃星光,而今,她燃起的还有更多老师教学的火种。短短几年中,她的理念和成果推动了一个区域化学教学水平、化学教师队伍、化学拔尖人才的三级跨越。
    教育感言:
    要让讲台永远年轻,永远吸引学生们的目光与心灵,做老师的永远不能停下创新的脚步。
    鲍贤俊
    上海市交通学校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曾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上海市园丁奖”等荣誉称号。他坚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中职发展之路,以此来提高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他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职业教育起死回生中的凤凰涅槃。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十年中,他完成了“三破围墙”的壮举,为处于起步阶段的中职教育摸索出一条多元化办学的希望之路。
    他引名企进校园、融专业入社会,架设起了中职教育通往社会的桥梁,也为学生找到了充满成就感的就业之路。
    他建起了上海市唯一可同时开展汽车初、高级技师培训的开放实训中心,在让课堂不断向外延伸的同时,也让学生们的梦想飞向更远的地方。
    从他的学校走出的中职学生中,有首届上海星光计划的全能第一,也有宝马全球技能大赛的亚洲第一人。他说那就是我们的“金牌”。
    教育感言:
    看到毕业生供不应求,那是我最幸福的事。
    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