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杨叔子快从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位置上退下来的时候,就开始要求博士生必须会背《老子》和《论语》前七章,不选不背不接受论文答辩。(据11月16日《现代快报》消息) 杨叔子何许人也?堂堂的中科院院士,机械专家。昨日杨院士在江苏省科协等单位举办的高端科技报告会上,这位机械专家向大家诠释了如何把人文与机械糅合在一起。 当记者询问杨院士,为何要求博士生背《老子》和《论语》时,杨院士可谓一语惊人:"作为高级人才的博士生,应该了解这两本书,了解以后,对你的人性、理想大有好处。" 国内一直实行文理分科的教学方式,所谓文理两科泾渭分明,如今杨院士要将似乎"老死不相往来"的两者糅合起来,其中的奥妙,耐人寻味。 杨院士是过来之来,年高而德重,深思文理两科相互贯通的必要性,原因就在于事关"人性"和"理想"。 做学问的先要学做人,这是杨院士的第一个理由。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无论是《老子》和《论语》都包含着许多做人、修身、养性的道理。做学问要的是锲而不舍的精神,两袖清风的清苦,诲人不倦的师德,摈弃急功近利的浮躁,而这些都可从我们祖先的著作中得到启示和营养。 做学问的先要树理想,这是杨院士的第二个理由。理想从何而来?她并非与生俱来,而需后天的不断培育和养护。孟子说"吾善养浩然之气",这气节、这抱负、这追求都要从历代仁人志士的遗风余烈中去体会,去深思,去感受,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学问之人虽说痴迷于学术,但毕竟也是性情中人,也有七情六欲的烦恼,学学《老子》和《论语》可谓是有百利而一弊的事,杨院士岂能不为之鼓与呼? 在当今重理轻文的年代,作为理科泰斗的杨院士却为发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而大声疾呼,其中的深义值得我们深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