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10时教育部将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题栏目等相关网络媒体,面向全国中小学生播放预防地震、溺水、交通事故和拥挤踩踏的专题安全教育节目。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按时组织学生认真收看,并结合实际组织师生开展一次针对地震或洪涝灾害的紧急疏散演练活动。(6月27日《新华网》) 教育部举全国之力在同一时间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想法是好的,但是由于全国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条件不同,人员时间可能难于统一起来,因此这种“大一统”式的教育模式实际效果并不一定理想。 一是时间安排欠妥。6月30日,大多数中小学生已经放假,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按时组织学生认真收看,并结合实际组织师生开展一次针对地震或洪涝灾害的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无疑是给全国学校出了一道“难题”。要知道没放假的学校在6月30日组织起来相对容易,而那些已经放假的学校挨个通知学生返校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虽然每个学生家庭可能都有电话,但是并不一定能够完全顺利地联系得上的。教育部一纸命令好下,但却没考虑全国各地实际情况。 二是“突击教育”难以奏效。教育不像贴橡皮膏药,哪里需要就贴哪里,何时需要就何时贴。教育需要细水长流,而不是一哄而上。汶川地震给我们的警示不少,教训深刻,但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常识,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坚持的一项长期工作,而不应该在地震造成大量师生伤亡之后,再来搞一个亡羊补牢式的突击安全教育。人们有理由怀疑,在此次突击安全教育结束之后,学校的安全教育是否又将偃旗息鼓了呢? 因此,笔者以为,教育部与其这样劳民伤财的搞全国中小学生同一时间接受教育,不如把安全教育的任务分解下去,让每个学校自行组织。或者规定每个学期开始新生入学之际学校必须进行一次安全教育等,这一定比大一统的全国统一时间搞教育效果好得多。(贾如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