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对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滑坡常有所闻,最近,因为研究生面试的缘故,使我对很多高校,包括一些著名高校的本科教学有了更加直接的了解,由此痛切地感到本科教学的质量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些人常常抱怨现在入学的研究生质量总体较差,认为他们只会复习应考,而其他方面的学识能力则单薄得很。而在我看来,这都不能简单地责怪于学生,也不是扩招带来的后果,而应该在大学教学、大学的特性和人才培养环节等诸多方面来寻找原因。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研究生面试时,当问及读了些什么书时,学习世界史的学生往往在所提及的有限的几本书里会讲到《全球通史》,殊不知这样的书很多参加本科自主招生面试的中学生已经开始阅读了;而在问及本科毕业论文时,得到的回答更是令人震惊的一致,他们至今都没有动笔,没有认真思考过毕业论文的写作,有的甚至连题目也还没有想过。 举这样一些例子,并不是想要得出很多学生的水平比以前低了这样的结论,而是要更进一步去追问,为什么学生大多只会列举读到过这样的一本书,为什么学生临近毕业还没有开始做毕业论文,难道仅仅只是要问责于这些学生吗?难道我们的教师没有责任,难道管理部门没有责任,难道我们在对大学教育的理解和定位上就没有问题? 从教师的层面来说,本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大学里教师的水平越高,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也会越新越好,可是现在,在这方面已经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一是教师已经不再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教学之中,不能够将自己的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二是教师的总体业务水平难以得到不断提升,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和断裂;三是教学环节严重缺失,作为本科教育,多年来特别是在“文革”之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教学环节,现在留下来的恐怕只有“上课”了,即便如此,能够认认真真地上课的老师也已不多了,其他的环节诸如课堂讨论、课外指导等早已松懈甚至缺失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能够得到教师的指导,学生与教师的接触仅只限于课堂,其他时间则很难见到老师的踪影了,这样的事例很多。可见,在大学这样的学术共同体中,本科生看起来身处其中,有些教授们也在教学第一线,但实际上,学生们已经被排挤出这个学术共同体。我们很难找到教师和学生还有什么相互关联的环节,原先师生紧密相连共同构建在一起的学术共同体现在已开始分离,一些师生之间甚至形同路人,那种从前常常被津津乐道的师生共同讨论、探寻真理的情景正在变成遥远的回忆。 那么,在大学这个学术共同体中,为什么以师生为核心而形成的学术共同体会在不长的时间里发生这样巨大的变化,其原因究竟何在?在中国传统理念中,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在“尊师重教”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已经演变成了一种社会道德诉求和教师自身的道德准则。但这样一种完全建基于道德之上的教师职责伴随着时代的惯性延续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化大潮席卷而来的,不仅仅是高校的产业化变革,更多的是对大学以及教师价值估值体系和标准的彻底颠覆。而另外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是越来越盛的行政化取向。笔者长期在高校工作,也感受到这样一种力量的增长,诸如量化考核、争取课题、各种评奖、基地建设、某某工程等等,无一不体现着行政力量在左右着高校的发展,也支配着教师的行进方向,因为教师的晋升发展等切身利益无不与这些指标密切相关。任何人都可以想象,身处在这两种力量支配下的高校教师,将作何种选择。按照自然的发展逻辑,很多教师不得不在配置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时,将原先紧密相连的本科教学从学术共同体中分离出去,换句话说,牺牲本科教学的质量来换取那些量化的诸多指标。 今天,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不少人已经指出要重视科学研究中的基础学科,对于大学来讲,我认为,本科教学也就相当于科学研究中的基础学科。而如何提升本科教学质量,重新构建起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的学术共同体,将是中国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任务。对此,笔者认为,只有建设起现代意义上的大学,重新评估教师在现今社会中的价值,培养出具有现代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教师队伍,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理解与认识大学的性质与功能、大学学术共同体的结构,并启动多方的力量来推动大学的现代转型,显得尤为迫切。 (李宏图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