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今日教育 >

京剧进校园目的能达到吗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半月谈 佚名 参加讨论

    我看京剧进校园 
    教育部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10个省区市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教学内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将京剧纳入义务教育课程,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可以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京剧之美,培养他们对京剧的鉴赏力。但是京剧进校园并没有那么简单。只有将各项准备工作都做足做好,京剧才能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孩子们的内心。 
    学生论坛
    京剧———校园欢迎你 
    京剧进入校园,会为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注入一泓清泉。如今的校园被各种文化(有不少不良文化)所浸染,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虽丰富,优秀的传统文化却难以在其中找到一席之地,以至于大多数青少年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甚至到了一无所知的尴尬境地。若京剧能够进入课堂,那我们的生活中必然就会融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那些涂着油彩的生动形象、优美动听的唱腔,从舞台走进我们的生活,这是多么令人期待的事啊! 
    此外,这也是对传统文化加以重视和保护的必要之举。近年来,弘扬传统文化在社会上形成了一阵又一阵的热潮,但我认为,要让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真正不断得到发扬,还是要重视在我们青少年中的普及工作。比如京剧,一个人要不是从小就接触,发现它的美,培养出鉴赏习惯,那么将来长大成人后,他们也很难去欣赏它、爱护它。所以,我认为让京剧进入青少年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是一个将传承传统文化落到实处的举措。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 
    第一中学 徐红艺 
    京剧进校园目的能达到吗 
    对京剧进校园,说句心里话,我并不赞成。 
    我们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大家为了考上心仪的学校,都在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可以说连本来就有的音乐课、体育课等都很难重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谁还会有心思去认真学京剧呢?最多是刚开始时出于好奇心,可能会听老师讲课,但不久后就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我想基本上没有人会理睬。就像现在的美术课,老师每次来上课,班上大部分人都在做其他作业,基本上没有人听。有时候,上一节课老师要说四五遍“停下来吧,等一下再做”,但我们却继续做我们的。由此可以想像,假如学习京剧,课上会是什么景象———那样的话,京剧进校园预期的目的能达到吗? 
    江西省吉水中学 袁金辉 
    让这一举措唤起我们对民族文化的重视 
    韩国人将端午节“申遗”,又想将“中医”申遗,这着实令中国人惋惜不已。但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应担负起怎样的责任呢? 
    韩国人“申遗”的成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在西方文化浪潮的冲击下,我们渐渐忘记了自己。我认为是唤起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重视的时候了。 
    京剧进入校园,必然会促进我们青少年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希望也会促使对西方圣诞节、情人节狂热追求的年轻人进行深刻反思。其实,京剧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员,中华文化的瑰宝可谓数不胜数,应当进入校园的何止京剧一种。我认为,让传统文化多多进入校园,给学生多元的选择,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更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万物孰能不变而存乎于世,京剧不变也无法流传。相信随着京剧走入青少年之中,它必然会融入更多的新生元素,吸收时代精神,从而迸发出蓬勃发展的力量。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李树营
    我不赞成京剧走进课堂 
    对于“京剧走进课堂”的事情,我持反对态度。虽然学习京剧可以让我们了解传统文化,但是我想现实中没有多少学生会对京剧感兴趣,而且增加一项科目后,就意味着作业会增加,就会有同学被家长逼着去上一些京剧补习班,又要增加负担了。试问,现在有多少同学愿意上补习班?现在的我们,谁不想多玩一会儿呢?“京剧走进课堂”的好处固然很多,可是,坏处也不少,而且我认为坏处多于好处,所以我对“京剧走进课堂”持反对态度。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二小 吴静怡 
    京剧与校园生活可以相融 
    不要说端午节被外国人“抢注”,自己的心中没有波澜;不要说在欢庆洋节之后,自己的心中没有失落;不要说中国传统节日的味变淡了,自己的心中没有恐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已势在必行。 
    让京剧进校园其实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祖国的优秀文化代代相传。实际上不管学的人水平如何,当学它的人多了,气氛浓厚了,自然也就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了。 
    既然有听流行音乐的时间,那为何不抽点时间给京剧?既然有谈论某个明星绯闻的时间,那为何不拿点时间给京剧?既然有过洋节的时间,那为何不挤点时间给京剧? 
    京剧进校园为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如果走的人多了,路自然也就出现了。唱的人多了,京剧也会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或者时尚。我相信,只要措施得当,京剧会被师生接受,京剧与校园生活可以相融。 
    河北省 任佳 
    我真的老了吗 
    我叫京剧,已经拥有漫长的岁月了。日日夜夜,我没有忘却自己的使命,在忙碌的人群中穿梭着,努力让人们了解我的辉煌历史,记住我璀璨夺目的美。 
    可是,有人说我老了,青少年嫌我老土,哈日、哈韩去了;中年人嫌我木讷,一心热衷事业发展去了;只有一些在夕阳下细细品味悠长腔调的老人,还支持着我,给我走下去的勇气。但内心的苦楚不停地在折磨着我:我真的老了吗? 
    春暖花开了,我的心装满期待。最近,政府决定让京剧走进校园,这个消息让我激动不已。我终于可以把我的使命肩负起来,充满信心地在校园里游走,让那些活力四射、茁壮成长的学生能够在《霸王别姬》、《群英会》中发现一种久违的美丽…… 
    我想对年轻人说:无论生活怎样变化,都不要忘记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让日流、韩流冲垮传统文化的基底,因为那是我们身份的证明,是把过去与未来连接在一起的证据。 
    江西省吉水中学 何伊 
    京剧进校园,学生未必能接受 
    京剧进校园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艺术,在我看来,这一举动的目的是好的,但是学生却未必能够真正接受。 
    现在的学生都面临着严峻的升学压力,根本没有过多的心思去认真学习那些与考试无关的东西,更何况他们都已习惯了听流行歌曲,估计京剧很难对他们的口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听过京剧,但是没有多少年轻人真正喜欢,所以我们基本不去深究它的内涵,也不会去品味它的精美。让学生去学习京剧,或许会产生兴趣,但学得久了,便会没有兴趣了,就像我们学英语一样吧,只是为了考试。 
    江西省吉水中学 刘秋根
    旁观者言 
    京剧进课堂有点难 
    在文化艺术多元化、人们的文化生活有多种选择的今天,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往往后继乏人。而有“国粹”之称的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戏曲艺术中的一颗明珠。京剧虽然蜚声国外,但在国内却难以叫座。为此,我们有责任将京剧传承下去。教育部今年起在部分中小学试点开设京剧课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但在叫好的同时,又觉得有点无奈,因为在中小学开设京剧课的效果实在不容乐观,很有可能许多学校的京剧课将形同虚设或是挪作他用。 
    首先,京剧作为一门古老的戏曲艺术,它的起源和发展是有地域性的。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戏曲种类,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审美倾向和戏曲偏爱,北方人爱看爱唱京剧,而南方人就不怎么喜欢,他们喜欢唱腔柔美的越剧、黄梅戏等。从小缺少京剧艺术熏陶的地方的人是很难体会到其韵味的。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京剧艺术,让所有人都来学习了解京剧是有一定难度的。 
    其次,从学校的实际来看,许多老师从未接触过京剧,不爱听、不爱看,对京剧的“门道”一无所知。对于这样京剧零水平的老师来说,何来兴趣教学生?由此,老师难免心生怨气,产生抵触情绪。而且,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偏爱直观性和快节奏的艺术作品,喜欢流行时尚元素,而对京剧等戏曲艺术的感受却往往是索然寡味。 
    如果结合其他学科,让学生了解、认识京剧艺术,那么这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如果要单独设立一门京剧课,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是承之过重矣。 
    江西省资溪县高田中学 吴雪彪
    过来人语 
    那一声“猛听得金鼓响”让我终生难忘 
    教育部“京剧进课堂”的举措令我振奋,重又想起上学时的一段趣事。那时我念初中,教我们语文课的是一位姓刘的男老师,30多岁,走路轻快,爱唱爱跳,总是笑眯眯的,嘴里常常哼唱些京剧唱段。那天,在讲解完《木兰辞》并检查过我们的背诵之后,刘老师显得兴致很高,问到:“历史上冲锋陷阵、驰骋沙场的女英雄还有很多,你们看过京剧《穆桂英挂帅》吗?”同学中有嚷“看过”的,但“没看过”的声音显然更高一些。刘老师笑眯眯的,很神秘地问:“想听吗?”“想!”几乎所有同学都扯着嗓子喊,非常热烈。“那我就给大家唱一段《穆桂英挂帅》,好不好?”“好!”我们叫好的声音简直可以掀翻房顶。 
    刘老师直直身,清了清嗓子,神色庄重地唱道:“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 
    20年悄然而过,每每回忆起少年求学生活,刘老师那清爽铿锵的唱腔就萦绕在我的耳边,那抑扬顿挫的美感更让我无限赞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今京剧即将走进校园,我期待着孩子们也能像我们曾经那样欢迎它。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 吴占营
    老师观点 
    京剧进校园 你准备好了吗 
    现在人们对京剧进校园有不同的看法,我本人认为确实应该进,并且不仅仅是京剧,其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也可以进入,京剧进校园只是“先行一步”。京剧进校园有利于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占领青少年的思想阵地,也有利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应该说积极意义还是不小的。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施,正式实施之前是真的准备好了吗? 
    首先是观念问题。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积极向上的观念就不可能有有效的行动。现在不用说中小学生,就是中青年人,喜欢京剧和戏曲的到底有多大比例?和喜欢流行音乐、现代影视剧的人数相比,到底有多大的差距?我想不用统计也可想而知。现在喜欢京剧等戏曲的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因为他们是从京剧和其他戏曲作为主流表演形式的年代走过来的,他们听得懂,也能欣赏其中的美。而现在不少中青年人和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根本听不懂,不懂也就不愿意去听、不愿意去唱。所以,我认为让京剧进校园,首先要让学生懂,然后再让其学,而学后再使其懂得更深,懂得更广,否则就可能只流于应付检查。 
    其次是师资问题。京剧进校园,成为音乐课的组成部分,那么音乐教师起码应具备京剧方面的一些基本素质。从目前我国中小学校音乐教员的实际情况看,不少教师自己不仅不会唱京剧,也无法讲授京剧方面的一些基本常识。相当一部分教师可以说是对京剧一窍不通,更谈不上教学生。我认为,京剧进校园之前,应对学校的音乐教师做一些适当的培训,从而使教学能够取得实际效果。 
    再次是教学评价机制问题。在我国现行的高考、中考制度下,对于中小学校,仍然是把学生文化课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学的最主要指标。上级主管部门、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家长所重视的,无一例外,都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至于其他不参加考试的科目,自然也就可有可无了。在我国的不少小学,尤其是农村的小学,体育课、美术课、劳技课、音乐课等有的根本就不安排,就是安排了也经常被语、数、外等科目的老师“霸占”,学习京剧的课程可能也难逃如此下场。如果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不合理,京剧是无法真正进入校园的。只有积极改革高考和中考体制,形成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学体制和评价机制,才会使京剧等中华文化瑰宝真正在校园扎下根来。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刘宝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