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文系培养什么人才?这个问题其实困扰着差不多中国每一所大学中文系的主任和教授们。有人说大学中文系应该培养作家和诗人,但中文系的教授们绝大部分立刻会说: “大学中文系并不是培养作家的。” 但我总想,大学中文系都不能培养作家和诗人,那什么样的院系能够出作家和诗人呢?如果数学系、物理系和计算机学院培养出了作家、诗人,而中文系却没有几个人能写小说、散文和诗歌,那肯定是令中文系的先生们羞愧的。不过,现实的情况是,大学中文系一般出不了几位优秀的作家和诗人,我翻阅《中国作家大辞典》,发现现代、当代的著名作家果真大部分不是学中文的,很多作家原来学的专业和中文基本不沾边。你可能因此感叹:天哪!大学中文系的先生们到底教了些什么? 也许不能批评那些文学教授们,因为他们中也没有多少人是会文学创作的,更谈不上是作家、诗人了。自己不会文学创作,当然就对文学创作能力不屑一顾了,这是很正常的心态。但文学教授们何以很多人不善文学创作呢?如果检查一些我们的大学学科体制,的确不能责备那些中文系的先生们。话既然说到这个份上了,不妨来追查一下今天大学日益显现的专业教育缺陷:一是高度专业化,二是学科视野狭隘。巴西环保斗士、农业专家何塞·卢芩贝格在谈及今天农业对技术的依赖时,就批评过大学教育促成了狭隘的技术人才的问题。他说:“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是一个完全由技术塑造,并百分之百依赖技术生存的农业,这是我们的先人所无法想象的。但是生存于其间的人们,有90%对于技术和科学知之甚少。如果有一个人通晓其中一些奥妙的话,那么他一定是专家,当然他的知识也仅限于他所研究的领域。”他还说:“今天的大学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大学,它的兴趣不在于培养真正的智者,所有的高等院校今天存在的意义究其实质就是培养专业傻瓜。”何塞·卢芩贝格的观点可谓一针见血。今天中国的大学不也是这样的吗?由于专业的高度细化,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科学之间就存在着一个可怕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就我所知道的,不但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科学之间存在深刻的教育鸿沟,而且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之间的距离也是非常之大,单就人文学科中的文学、历史和哲学而言,其距离也是非常分明的。学历史一般都是做材料,用的方法很简单——一般都是考据。在历史系硕士生、博士生听到导师说最多的话,就是“要竭泽而渔”,也就是说,导师们一般要求学生的论文要建立在对历史材料的完全的搜罗上。这听起来好像没有错,如果没有大量的材料考证,怎么能轻易得出结论呢?可是历史的人文主义关怀、想象力、创造力和哲学思辨力会不会因此而丢失呢?至于用哲学和文学的方法来思考,却是少之又少。如果作历史硕士、博士论文,即使是研究文学史、文化史的论文,也不能用文学研究的方法,不然就会被导师或评委批为越轨而不予通过。要是做文学研究的论文,很多人也不会去借用哲学研究的方法,而总是用那种单一的审美视角。今天文学界一些人采用文化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文学不就被很多人批为不当之举吗? 当然,最不可理解的是今天大学中文教育已经狭隘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在中文学科底下设置了如此多的二级学科(专业),而且每一个专业底下又有如此细的专业方向(三级学科)。搞得学语言的不懂文学,学文学的不懂语言;而学文学的人之中,学古代文学的不懂现代文学或当代文学,而学外国文学的不了解中国文学,学欧美文学不了解东方文学,学儿童文学的不了解成人文学,学文艺理论的则不知如何写作。如此等等,大学中文系培养出来的硕士生、博士生可谓真正的“专业人才”呀!这种狭隘的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连“通才”都不是,怎么能有很多的创造性潜能呢!更荒唐的是,在录取研究生时,很多中文系的导师都不喜爱跨专业的学生,认为这样的学生“专业底子薄”。中文系常见的情形是,一个学生本科学的是中文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时学的是现代文学,而攻读博士学位时则可能只研究鲁迅或沈从文。我认识一位在某重点大学攻读现代文学硕士学位的同学,因为导师是研究沈从文小说的,于是他硕士的三年主要是读沈从文的作品及有关论文,然后硕士学位论文做的就是研究沈从文小说的“诗性叙事”。到了攻读博士学位时,他又接着做了硕士导师的学生,于是他的博士论文就做了沈从文小说的“诗性叙事的美学特征”。中文硕士、博士的培养就是这个样子,真的是不可理解。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中文学科教育培养的都是“专业人才”,于是在中国出现了成千上万个“鲁迅研究专家”和“红学专家”——当然,鲁迅确实伟大深邃,《红楼梦》也是旷世杰作,值得一代代人去解读去阐释,但为什么非得在大学里有那么多人完全靠研究一个作家和一本书来评职称,来作专家和导师?还是因为高度专业化导致了学科视野狭隘和学术资源贫乏!大学中文教育的困境也正在这里。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教育体制里,中文专业培养出来的都是狭隘研究领域里的“知识人”,但绝对不是视野宽阔、思想敏锐的“智慧者”。 那么如何摆脱中文教育的困境?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必须改变现行的大学学科教育体制,建构全新的学科教育模式。现行的大学教育体制是一套典型的功利主义的教育模式,之所以专业细分,就是为了追求实用,追求培养的效率。这种实用主义的、便捷式的教育模式,确实有利于管理,操作性也强,也便于评价和评估。但不利于创造性思维和宽阔视野与心灵的培育。其次,就大学中文教育而言,必须把文学知识的获得和文学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如果中文系的学生只是记住了文学史和文学理论,而不具备文学创作和评论的能力,那么这显然是基本素质的缺失。文学是一个感性的审美世界,它既能培养、熏陶人的性情,还能召唤人的理想和创造,同时文学这个世界尚可以帮助人认识人生和历史,理解社会和世界。此外,大学中文系的课程和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还应该有更多的沟通。在设置学分时,大学中文系的学分是否应该包含其他学科的学分和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的课程?大学中文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是以知识为指向,还是以能力的培养和智慧开发为目标,这是大学中文教育必须分辨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谭旭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