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為甚麼不反戰? 荀子論兵以仁義為本,在軍事上還提出「人師」的概念,他的學生就以此提出質疑,既然如此為何不反戰,陳囂曰︰ 「先生議兵常以仁義為本;仁者愛人,義者循禮,然則又何以兵為?」 荀子不像墨子那樣的主張「非攻」,而是在反戰的和平,和侵略的戰爭中取得一個中庸之道,取得一個中庸之道,並提出理論來為儒者辯護: 1.戰爭是為了禁暴除害: 荀子說: 「彼仁者愛人,愛人故惡人之害之也﹔義者循禮,循禮故惡人之亂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 2.兵不血刃: 荀子說: 「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過者化,若時雨之降,莫不說喜。是以堯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武王伐紂,此四帝兩王,皆以其仁義之兵行於天下也。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德盛於此,施及四極。」 這就是儒家絕不答應放棄武力的原因。從伯夷﹑叔齊的觀演點來看,這是以暴易暴,(註十)但是儒者卻堅持這是仁義之兵,是禁暴除害,而且可以達到兵不血刃的地步,近悅遠來,四海若一家。 (五)荀子對秦國軍隊的批判 李斯是荀子的門下中,相當著名的人物,他對荀子的仁義之兵提出質疑: 「秦二世有勝,兵強海內,威行諸侯,非以仁義為之也,以便從事而已!」 針對荀子主張的仁義之兵,李斯以現實的國際情勢予以反駁,荀子則義正辭嚴的斥責自己的學生: 「非女所知也,女所謂便者,不便之便也,。吾所謂便者,大便之便也。」 李斯認為秦國只是便宜從事,就能兵強海內,威行諸侯,荀子則指出李斯所謂的便宜從事,其實是不便之便,只有仁義之兵才是大便之便,接著荀子就為這個學生的大哉問,發表了批判性和建設性的意見: 1.秦國是末世之兵: 「彼仁義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則民親其上,樂其君,而輕為之死。故曰:凡在軍將率末事也。秦四世有勝,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此所謂末世之兵,未有本統也。故湯之放桀也,非其逐之鳴條之時也;武王之誅紂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後勝之也,皆前行素修也,此所謂仁義之兵也。今女不求之於本而索之於,此世之所以亂也。」 荀子責備李斯,只知被秦國累世的軍事勝利所迷惑,不知秦國的軍功愈多,愈恐懼天下各國,聯合起來作軍事的報復,這是末世之兵;李斯受儒者的教育,卻捨本而逐末,荀子毫不含糊的說: 此世之所以亂也。但是並沒有把李斯逐出門牆,可知荀子作為儒者的立場堅定,作為一個老師的立場卻頗為包容,允許他們提出尖銳的問題來互相討論,他的包容卻成為他日後的罪名之一,這是不盡公允的,諺語說:你可以把馬牽到河邊,卻不能強迫馬喝水,荀子正是面臨了這種困境,然而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似乎可以看到荀子對學生自由意志的尊重,和內心無可奈何的悲哀。(註十一)或者荀卿必須把李斯列為叛徒,才能避免他在歷史上的罪名?(註十二) 2.禮才是強國之本,功名之總: 不但國君們傾心於強國、軍功、統一天下,自己培育出來的傑出的學生也是如此,荀子乃嚴正明白的說︰ 「禮者,治辨之極也,強國之本,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總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殞社稷也。」 面對時代的潮流,荀子就順應的說,只有禮才是強國的根本,功名的總要,王公想要得天下,一定要經過禮,否則連社稷都會悔滅的。 3.兵強非勝利之道: 「故堅甲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由其道則行,不由其道則廢。楚人鮫革犀兕以為甲,鞳如金石,宛鉅鐵鎡,慘如蜂蠆,輕利剽遫,卒如飄風;然而兵殆於垂沙,唐蔑死。莊矯起,楚分而為三四,是豈無堅甲利兵也哉﹖其所以統之者非其道也。」 荀子打破世人對武力的迷思,那些堅甲利兵、高城深池、嚴令繁刑根本不足以依靠,不由正道,還是會被廢棄,他以楚國為例來證明之。 4.賞慶刑罰勢詐不足以盡人之力: 「凡人之動也,為慶賞為之,則見害傷焉止矣。故賞慶刑罰勢詐不足以盡人之力,致人之死,為人主上者也,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無禮義忠信,焉慮卒用賞慶刑罰勢詐除隘其下,獲其功用而已矣,大寇則至,使之持危城則必叛,遇敵處戰則必北,勞苦煩辱則必奔,霍焉離耳,下反制其上。故賞慶刑罰勢詐之為道者,傭徒粥賣之道也,不足以合大眾,美國家;故古之人羞而不道也。」 荀子說:用賞罰勢詐去威脅利誘,是沒有用的,軍民沒有禮義忠信,那麼強大的敵人來了,叫他們守危城就會叛變,和強敵接戰就會敗北,勞苦煩辱就會奔竄流亡,甚至會反過,控制長上,這種自利的心好像是市場買賣的商業行為,無法凝聚人民,美化國家,荀子以之為羞恥,根本不想提及。但是這卻是戰國時代相當盛行的思想和作風,荀子擇善固執,然而也和時代的主流思想格格不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