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春秋战国 >

春秋霸主齐桓公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战役(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新浪读书 佚名 参加讨论
在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的一生中,有过乾时大战、长勺之战等等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但这些都还算不上最大的战役,因为这些战争不过是大周朝廷里的内部战争,并非对外作战。
    大周朝以洛阳为中心,各个诸侯国犹如众星捧月般围绕着天子的王城,盘踞在整个黄河流域上,保护着正中心的天子大王。大周的疆域,东边最远为齐;南边最远为楚;西边最远为秦;北边最远为燕。
    在诸侯国的外面,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外国势力,被史书上戏称作“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也就是未开化的野蛮人的意思。
    当时,齐国已经征服了东夷(或说被东夷同化),控制了东部沿海,楚国已经征服了南蛮(或说被南蛮同化),控制了南部丛林,已经形成了齐、楚两个超级大国。而西戎、北狄尚处于零散状态。
    因此,齐国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楚国。
    但在这时,居住在北方草原的戎狄游牧民族,开始大规模入侵中原了,他们以燕国为突破口,向中原发起了凌厉的进攻。
    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游牧,所以和定居的中原人不同,南下中原的目的不是为了侵占土地,而是为了抢劫财物,对华夏各族的破坏性极大。
    公元前664年,北方戎狄中的一支被称为令支国的野蛮人,集结了数万铁骑,围攻燕国。烧毁房屋,杀死百姓,奸淫妇女,掳走粮食、牲畜、玉帛无数。
    苦苦死守了三个月的燕庄公,最终难于支持了,在绝望之中,派出快马冒死突围,于小路来到齐国,向“诸侯长”齐桓公求救。
    齐桓公姜小白听说了此事,很是为难。
    原因很简单。
    一是齐、楚两个超级大国正在争夺整个大周朝霸权的节骨眼上。如果齐国将精力用在北方,就等于给了南方的楚国可趁之机。
    二是中原的军队主要是由战车和步兵组成的,而戎族的军队主要是骑兵组成的。齐国如果越境作战,行动上就会非常不方便。
    三是即使打败了戎族的军队,也难于占领他们的土地,又遥远,有贫穷,得之无益。
    总之,齐桓公帮助燕国遥击北戎,是很不划算的。
    所以,齐桓公不想发兵救燕。
    对于此事,管仲有不同意见。管仲力劝齐桓公一定要救助燕国。
    齐桓公问:“寡人若发兵救燕,又有何好处?”
    管仲道:“若发兵救燕,的确得不到什么好处,但是臣请问主公,您究竟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好处?”
    齐桓公道:“天下。”
    管仲又问:“主公既然想称霸天下,那您又凭什么能够取信天下诸侯呢?”
    齐桓公道:“尊王攘夷,挟天子以伐不服。”
    管仲道:“这就对了,为了达到称霸诸侯的目的,我们必须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这几年来,尊王的工作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如今夷人真的打来了,你攘不攘?”
    “这……”齐桓公犯难了。
    管仲又道:“主公,您之所以能够成为霸主,诸侯之长,是因为其他诸侯们相信你能够带领大家,抵抗蛮夷。如今夷人真的来了,眼看就要把燕国灭了,你若不救,信誉顿失,那以后谁还会选你当诸侯长呢?称霸大业岂不就此付诸东流了?如今之际,为了大业,无论有利无利,这一仗都必须要打!”
    齐桓公道:“爱卿言之有理,不过,寡人担心,长途远征,胜负难料。”
    管仲道:“今日出兵,虽有困难,胜负的确难料。但臣推之,燕、戎既然已经交战了三个月之久,双方将士必然早已疲惫不堪,燕国如此弱小,尚能周旋,想必戎兵也强不到哪里去,我们此时若全力出击,必操胜券!”
    齐桓公又道:“虽也有理,不过,寡人担心,越境作战,辎重庞大,日费千金,得不偿失。”
    管仲道:“主公,账不能这样算,万一燕国被灭了,将是什么后果?戎兵必然就威胁到我们齐国了!到那时,您已经失信于天下诸侯在先,又要单独对付戎兵于后,齐国将再不得安宁了!哪里还谈得上什么霸业!”
    管仲把这一仗的利弊关系胜算得失分析了个透,听了管仲的这一席话,齐桓公疑虑顿消,终于决定领兵出征,远征北戎。
    这是齐桓公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抉择,为了大局,即使没有任何眼前利益,也要出兵远征。这是一种深谋远虑,管仲的远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