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秦朝 >

一代权术大师怀王熊心辩(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我想这是他故意针对项羽的,等待项羽给他个借口把他杀掉!而这个计划是他自己的注意,还是怀王的呢? 我倾向的认为是怀王的即定政策!首先宋义是个没有根基的统帅,不说前面有秦军大敌,在士兵中他没有任何根底,如果他想项羽自己有什么好处?军队又不会听他的!怀王杀掉项羽可以名正言顺的接管项家军权,更有利的控制楚军!至于秦军,相信怀王是没有什么信心,想和齐国结盟后再和秦军交战!从宋义在安阳46天不动,怀王没有任何表示,可知道是怀王授意的!从宋义名目张胆的送儿子去齐国,可以看出结盟齐国是即定政策。当然有一点要提的是,宋义得怀王的宠也是因为他不是实权派,好掌握。
    当然怀王也小看了项羽!
    项羽再这场阴谋中胜利杀了宋义,并假成是怀王的命令(估计宋义杀了项羽也会拿出怀王的命令)!
    再这时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 这句话很玩味,可以说诸将说了实话,这是你们的家事,和我们无关!也透漏出诸将明白是项家和怀王的权利之争!
    这里,苏东坡认为怀王派刘邦进关中是贤明的表现,其实是被怀王的说辞给骗了,用刘邦是权利斗争,不是因为他宽厚,刘邦曾经和项羽一起干过屠杀,谈不上宽厚长者之类。
    菜九段先生认为灭秦主要是怀王的功劳,连自己性命都不要。这里高抬了怀王,怀王如果真的是一心灭秦就应该让项羽带兵作战,而不是让没有带兵经验的宋义。
    项羽在巨鹿的巨大胜利使怀王对付项氏家族的计划落空,为了对抗项羽的实力,这个时候怀王又一个伟大战略出现,这就是和赵高约分关中,关于这点史记多处记载《秦始皇本纪》:“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使人私于高。高恐二世怒,诛及己身,乃谢病不朝。”“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曰:“丞相高杀二世望夷宫,恐群臣诛之,乃详以义立我。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高祖本纪》:“遣魏人甯昌使秦,使者未来。是时,章邯已以军降项羽于赵矣。”“及赵高已杀秦二世,使人来欲分王关中。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这里关键是和赵高议和的是刘邦还是怀王?菜九段先生有文章对此事考证,却没有提到怀王。这里我把从常理推断以为怀王的主谋大些,当然史料中找不到他是主谋的证据也找不到他不是主谋的证据!
    原因如下:
    一,当时为什么要联络,这个联络是谁先提出的?
    翦伯赞书中说是因为怀王在秦军的胜利下吓坏了,想谋和!
    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妥,以怀王的英明会明白他们和秦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就算议和在当时秦军占优势的情况下怎么会同意,何况还是要分关中呢?我认为这次联络应该在项羽败王离,诸侯占优势的情况下!
    在这个时候才有谈的共同利益,有互相得到好处的联络!在这里我研究历史从不用古人犯傻这样的想法来解释历史不合理的现象!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尤其身在高位的人,大都不是弱智!很多时候是由于形势使然才做错事的!
    二: 我们看在项羽败王离的时候,双方有什么好处可以谈?
    从秦来说,明白形式的可以看出秦大势以去在诸侯的逼迫下早晚是败局!当然当时主政的是赵高,赵高必然会为自己找后路,议和分关中是对他最有利的选择!何况他不是秦室的人和诸侯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自然可以出卖秦投靠诸侯重新分封天下!
    从怀王那边看,就涉及到是刘邦的主谋还是怀王的主谋!刘邦联络赵高想早点进关中,避免过于损害兵力!和赵高联络是个理由,至于以后的付约,不好解释!可以认定刘邦没有打算按约定办事,只是权宜之策!怀王议和当然有更好的理由,项羽挟大败秦军之功为诸侯上将军,公开说怀王,吾家所立。早就摆明和怀王对抗,怀王自然会想办法来对抗项羽!和赵高议和是最好的办法!如果赵高带着关中投降!必然增加政治砝码!而项羽的盖世奇功必然打了个折扣,至于关中给刘邦还是赵高有什么区别?只要不让项羽所控制就好!到时候分给刘邦和赵高就行了,正好解决这个问题!又得到刘邦和赵高的支持,在以后的权利争斗中多了实力!
    三:从这看怀王刘邦都有议和的好处,那究竟是谁发起的呢?
    其实想象也可以明白!无论怎么说刘邦是怀王的手下!从赵高的角度来看刘邦是没有资格和他谈判的,而刘邦也没有权利来给他分关中的!何况按约定关中是刘邦为王,赵高怎么相信刘邦会给他分呢?就算刘邦同意,项羽来了同意吗?而怀王这个名义上的上司赵高就比较相信了!怀王在楚,赵高在秦,没有利益冲突!又可以结成同盟对抗项羽!何况项羽还是怀王的下属,总要有点忌讳吧!
    四:我们看看当时的反应,刘邦派了使者去见赵高!赵高立刻杀二世以应刘邦,看来赵高对和约很有信心,并且谈好了条件!而刘邦却以为诈,从这里看出刘邦根本没有把和约当会事,只是想赶快进关!从这里看出刘邦对和约不应该是主人,对和约也没有什么信心,所以用实力说话才是最好的方法!而且刘邦当时派的使者是魏人,为什么不是刘邦的亲信呢?这样的事找个外人做?不和常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