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道教宫观。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的晋祠内。圣母殿始建于宋天圣年间(1023—031),宋疆宁元年(1102)重修。殿阔七间,深六间,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屋顶板覆盖黄绿琉璃瓦剪边,有明代更换的琉璃花脊兽装饰。殿基依山而建,殿身四周设围廊,廊深两间。前檐曩有木雕盘龙柱八根,盘龙鳞爪有力,盘曲自如,工艺精巧。要盘龙柱之制,在隋唐时多见于造像碑神龛倚柱和石塔门的依柱上,而圣母殿的木构盘龙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柱,也是宋代《营造法式》“副阶周匝”制的实例,殿内采用减柱法,即殿内无柱,梁架露明。斗拱用材粗大,形制多样,出檐深远。殿四周的柱子微向内倾斜,形成“侧角”,角柱增高,侧角生起,屋檐的弧较大,增强了建筑的稳定和曲线美。殿内有四十二尊宋代彩塑神像,为我国宋塑之佳品。殿前的方形池沼和上面的十字形板桥一鱼沼飞梁,同为北宋建造。沼中立小八角形石柱三十四根,柱头用普柏枋相联,上置斗拱、梁枋,承托桥面,四面以桥连接对岸。桥面呈十字形,东西宽广,南北下斜如翼,桥边设有勾栏围护,桥面铺砖,构造奇巧特殊,为我国桥梁史上仅有之佳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