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济运主要还是采取修通济州河时所采用的办法,引洸河、府河、汶水、泗水入运河,以增加其水量。但仅有此还不够,因为山东运河地势高低落差比较大,引入的水有深有浅,浅处就很难通行。所以元人又采取置闸分流,“度高低,分远迩,以节蓄池。”即船行一段上面闸打开放水下来,下面闸关闭,使水位提高,利于航行。一段一段以此类推。先后在山东运河上建了31座闸,北起临清,南至沽头。其中会通河上建闸14座,济州河上建闸4座,古泗水运道上建闸13座。此外,还在泗水、汶水、洸河、府河、盐河等天然河道上修建济运闸坝13座。建闸工程始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止于至正元年 (1341年),历时52年方完成,较好地解决了山东运河的水源问题。 3.开凿通惠河 元代济州河与会通河开通以后,使京杭运河裁弯取直,直达通州(北京通县),然后再从通州解往大都。但通州至大都城却是一段卡脖子路程。当时有一条水路与一条陆路可以通行。若依水路,唯有较小的坝河水道可以通漕,但因不能航行大船,满足不了需要,如遇旱年水浅,更是无法通行。若依陆路,一方面费用太高,另方面如遇雨天,行走十分困难,“方秋霖雨,驴马踣毙,不可胜计。”这就迫使元政府必须另辟水源,穿凿新河——通惠河。 首先提出穿凿通惠河的是伟大水利学家郭守敬。郭守敬考察了原有渠道地势,认为此次穿凿必须解决水源问题。他提出引导温榆河上源诸泉水接济漕河的新方案。即自昌平县的浮村到神山泉,西折南转,会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入瓮山泊(今昆明湖),再经长河入古高粱河,至西水门入都城,环汇于积水潭。然后东折而南出文明门 (北京崇文门北),循金闸河(即旧运粮河道)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全长160多里。其中建闸坝10处,共20座。郭守敬的建议很快得到批准,并于至元二十九年 (1292年)春诏令开工,共动用军人、工匠两万多人,用去工日285万多个,用钞152万锭,粮38700石,第二年秋峻工,费时一年多。此河修好后立即投入使用,适逢忽必烈从上都回来,路经积水潭看到“舳舻蔽水”,十分高兴,赐名通惠河。 通惠河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北段,也是开凿时间最晚的一段漕河,它的完成不仅结束了通州至大都的卡脖子运输,而且真正使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发自杭州的漕船可直接到达京城积水潭。另外,海运至通州的漕粮亦可经通惠河直接到京城。 京杭大运河全长3000多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的一条运河。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京师和最富庶的江南地区的联系,是元代一条重要的交通线。它的修通同时带动了沿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当时的通州:“市井复喧嚣,民风杂南朔。”淮河口“水次千家市,蛮商聚百艘。”大运河成了流经地域的经济命脉,因此当地人把疏浚河道、护防河堤看作十分重要的事。在淮海一带有这样的说法“积渠如积金,守防如守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