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古代农业 >

明、清的农业发展概况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科技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公元1376年,明代俞宗本(一称俞贞木,生卒年代不详)托名郭橐(tuo)驼著的《种树书》汇集了唐宋一些著作的内容,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栽培豆、麦、蔬菜等的丰富经验,特别是在果树栽培中进行人工选择的经验,记载了多种树木的嫁接方法,如桃、李、杏的近缘嫁接和桑、梨的远缘嫁接等,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公元1406年,明代朱橚(su)(?-公元1425年)的《救荒本草》收集了四百一十四种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料,载明产地、形态、性味及其可食部分和食法,并绘有精细图谱,保存了古代劳动人民食用野生植物的宝贵经验,是一部较有价值的植物学著作。   
    公元1547年左右,明代马一龙(?-公元1571年)著的《农说》记载了水稻的精耕细耘、密植、育苗、移栽等的种植经验,并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来分析说明耕作技术的原理,提出“知其所宜,用其不可弃;知其所宜,避其不可为,力足以胜天”的观点,这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哲学观点来阐述农业技术的著作。   
    公元十六世纪,明代黄省曾(生卒年代不详)的《养鱼经》记述了淡水鱼的品种及其养殖方法,是现存最早的淡水养鱼专著。   
    公元1596年出版的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的《本草纲目》中,对植物的分类采用了比较系统、明晰的“析族区类”的分类方法,与现代植物学的分类方法基本相同,比西方植物分类学的创始人林耐(Carl von Linne)的分类早一百三十多年。李时珍对动物的分类基本上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向高等进化的顺序排列,包含了进化论思想的萌芽。   
    公元1596年,明代屠本畯(jun)(生卒年代不详)的《闽中海错疏》是现存最早的海洋生物专著,记载了福建沿海一带以海生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主的二百多种水族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等。   
    公元1608年,明代喻仁(喻本元)、喻杰(喻本亨)(生卒年代均不详)合著的《元亨疗马集》是著名的兽医学著作,内容包括对马、牛和骆驼的治疗经验,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公元十七世纪初,明代耿荫楼(?-公元1638年)的《国脉民天》记载了区田、亲田、养种、晒种、蓄粪等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书中关于通过有意识的人工选择来培育良种的经验,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公元1637年,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甘嗜》记载了甘蔗的栽培技术以及制糖设备和工艺过程,具有相当高的科学价值,其中关于用石灰澄清法处理蔗汁的工艺,至今仍为世界公认的最经济的方法。   
    公元1639年出版的明代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的《农政全书》,包括农事、水利、农具、树艺、蚕桑、畜牧和荒政等共十二个门类,辑录了古代农书的许多内容,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并有许多创造性的见解,是内容丰富的农业科学巨著。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44中所载的《除蝗疏》是我国最早的治蝗专著,系统地记载了蝗虫的生活习性和扑杀方法等。   
    明末涟川沈氏(名字及生卒年代不详)著《沈氏农书》,公元1658年清代张履祥(公元1611-1674年)加以校订并著《补农书》。二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南方农民种植水稻的丰富经验,其中还有小麦移栽的记载,在农业生产技术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明末清初,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在《思问录·外篇》中提出了关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的观念,他说:“质日代而形如一,……肌肉之日生而旧者消也,人所未知也。人见形之不变而不知其质之已迁,……”   
    公元1688年,清代陈淏(hao)子(约公元1612-?)著的《花镜》记载了三百多种花木果树的品种和栽培方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园艺专著。陈 子总结了劳动人民与自然界斗争的经验,指出通过人工培育可以改变植物的特性,强调“人力可以夺天功”(卷2)的思想。   
    公元1776年,清代齐倬(zhuo)(生卒年代不详)为杨屾(shen)的《修齐直指》所作的注中,记载了陕西农民以小麦、谷子和蔬菜等套种,达到一年三收或二年十三收的方法。这些技术体现了我国古代农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性。   
    清代吴其浚(公元1789-1847年)著有《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其中收载植物一千七百一十四种,分谷类、蔬菜、山草、隰草等十二类,记述了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产地和用途,并附有插图,还考订了古今名称的异同,力求名实相符。这是我国古代具有相当科学水平的重要的植物学专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