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关城内城南北城墙上的建筑我们过去一直称其为敌楼,即南敌楼、北敌楼。其实,根据史料记述,敌楼是建于城墙上并突出于城墙外侧,用以防御攻城之敌的高台上的建筑,也称“敌台”。 北宋曾公亮在《武经总要》中描述的敌楼是建于马面上、向外悬挑的木构高台,每面一间二柱或三间四柱;向外三面安装厚木板,开箭窗;上面平铺木椽,做平顶;顶上覆盖厚土以防矢石;有的部位还裹以牛革以防火箭。 明茅元仪在《武备志》中也说明了敌台(敌楼)的防御功能:“……全仗高台,两边顾视夹击,贼不得直至城下,且又不能屈矢斜弹以伤我台上之人,故我得以放心肆力敌贼也。谓之曰‘敌台’,其义以此。”《武备志》中所描述的敌台有实台和虚台两种类型,并说明“筑实敌台不如筑虚敌台”,虚台的做法是:“用砖石砌三面而空其中,中有二层,以木板为楼,用木梯上下,每层多置空眼,以便窥觇,以便放鸟铳弩箭之类,贼不知箭矢出自敌台内也”。 明长城上的敌台(敌楼)多骑墙而建,做成二至三层、中空、四面开有箭窗的楼台,类似《武备志》中的虚台,称为“空心敌台”。这种空心敌台是明代名将戚继光主持修建蓟镇长城时创建的,时间大约是隆庆三年至万历初年(1569年-1573年)。 这些空心敌台一般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下部为基座,用大条石砌成,高与城墙相同。中部为空心部分,有的用砖墙和砖砌筒拱承重,构筑成相互联通的券室;有的用木柱和木楼板承重,外侧包以厚重的砖墙,形成一层或二层较大的室内空间,以供士兵驻守、存放粮秣和兵器。上部为台顶,多数敌台台顶中央筑有楼橹,供守城士兵遮风避雨;也有的台顶铺墁成平台,供燃烟举火以报警,而无楼橹。上下台顶,有的在楼层间开洞,利用绳梯,有的在较厚的砖砌体中留出仅供一人通行的砖砌踏步通道。中部开箭窗的数量随敌台大小而异,一般每层前后各开三窗,左右各两窗一门,较大的敌台每面开四至五个箭窗。长城附近居民常按敌台每面的窗数称该敌台为“三眼楼”、“四眼楼”或“五眼楼”。 明长城上的敌台(敌楼),有的并不骑墙,而是独立于边墙之外;有的并无箭窗,仅有登上台顶的踏道,实际上是实心敌台;还有仅靠绳梯上下的实心敌台。 依据以上有关敌楼的记述,嘉峪关关城内城南北城墙上的建筑不具备这些特点,相反,这两座建筑物很符合明代长城中有关铺房的定义。史料记载:铺房是建于城墙上或敌台上供守城士兵巡逻放哨时躲避风雨的建筑物,多为一间或三间的硬山顶房屋。有些铺房也称楼橹,即古代军中观察敌人动向的瞭望台。明代戚继光在《练兵纪实》中所记,在长城上建空心敌台要“上层建楼橹,环以垛口”,则是建于敌台台顶上供戍边士兵放哨、瞭望敌情、躲避风雨的建筑。这种楼橹也称作望亭、望楼或铺房,多为一间或三间的硬山或悬山顶建筑。从现存的遗物和遗址看,这些楼橹有的用五檩或七檩大木构架承重,有的用砖墙、砖石筒拱和砖砌筒拱承重。屋面多用布瓦,脊上有兽。正脊两端一般不用正吻,而用望兽。 明长城有的马面上也建有楼橹,其结构类型和敌台上的楼橹相同,主要是供城上守兵巡逻放哨躲避风雨之用。 嘉峪关关城内城南北城墙上的建筑修建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由肃州兵备副使李端澄主修。建筑骑墙而建在向外突出的马面上,为一层三间悬山顶式,五脊两面坡屋顶,内侧屋面宽于外侧屋面,正脊两端有望兽,垂脊有垂兽。整体建筑用四根大木构架承重,向城内侧开门,无窗,外侧封闭不开门窗,楼外为带四根明柱的通廊,建筑面积38.2平方米,从形制看应该是供戍守嘉峪关关城的士兵躲避风雨、收放兵器、执勤休息的铺房。马宁邦在1935年9月写的《嘉峪关调查记》较翔实地记述了关城内的建筑情况。其中记述了南北城墙上的建筑物曾一度作为庙宇使用,分别供奉着观音菩萨和无量神,有“南观音,北无量”之说。 综上所述,嘉峪关关城内城南北城墙上的建筑名称应为铺房,而非敌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