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再访秦淮意悠悠(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北京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由上海观世博返京,路过南京,最想看的是秦淮河。
    这想法有个潜在的原由。那是因为我二十多年前曾经到过一次南京秦淮河,匆匆一面,只记得秦淮河那时刚度过一段抹杀历史的年代不久,昔日的风采难再,虽已枯木逢春,但仍像个带着伤痕的妇人,脸上蒙着一层灰尘。这些年,我总是关注着媒体关于秦淮河的报道,听说它变得年轻了,一个以夫子庙为核心区的秦淮河风光带已经建成,又恢复了往日“桨声灯影夜秦淮”、“六朝胜地更辉煌”的梦幻景色,便产生了再访秦淮的饥渴。
    盛夏的斜阳照在秦淮河岸边明清建筑的马头墙上,听着自己的脚步踏在逶迤巷道上的“橐橐”声,两侧鳞次栉比的店铺扑入眼帘,我仿佛走在沉重的历史书页上,时不时勾起一种深邃而厚重的沧桑感……
    秦淮河,是名城南京的母亲河,是金陵古老文明的摇篮。它原称“龙藏浦”和“淮水”,是一条天然河流,其所以迷人固然少不了历史的陈迹,它的由来却耐人寻味。相传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东巡时途经金陵,耳闻术士称此地现“王气”,为防另出天子夺其江山,便下令开凿河道,破其“王气”,引“淮水”北流入江。从此,秦朝所凿一段名曰秦淮河。据说现代学者专家并不完全认可这一说法,但秦始皇与秦淮河的因缘仍然成为后人讲述秦淮河由来的习惯依据。
    不知是风水之缘,还是偶然之故,自三国东吴时期至民国近1700多年间,“十里秦淮”演绎了金陵古城的盛衰枯荣,漫起纷繁复杂的沧桑烟云。东吴孙权于公元229年定都建邺(南京),到孙皓公元280年投降,共历52年。其后在金陵建都者有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等。这些王朝中最长的是东晋,有103年,其余皆数十年不等,几乎都是“短命王朝”。正是:“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金陵怀古·刘禹锡)在政治盛衰的同时,秦淮河由于风光秀丽,许多高官显贵、名门望族萃聚于此,先后在两岸构筑宅第而居,尽享山水林壑之秀。渐渐地,这一带成了六朝名胜之地,工商业繁华之地,居民稠密之地,明清两代为秦淮河的鼎盛时期。秦淮两岸,满布河厅河房,雕梁画栋,十里珠帘,南北掩映。正因为如此,秦淮河带来才子佳人云集,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风流名士。至唐代,到秦淮河游历的名家为历史最多,其中有诗仙李白,还有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此后的宋、元、明、清历代乃至近代的文坛名士,都与秦淮河结下不解之缘,写下了众多与金陵、秦淮河有关的名篇佳作,世代流传,留下了绚丽多姿的秦淮文化。秦淮文化经济发展,也曾使秦淮两岸轻颦浅笑,酒绿裙红,一片纸醉金迷,出了不少名妓义女,最有名的是那深处烟花世界,但明亡后不甘当顺民,却以身殉义、玉碎香凝,表现了女性坚贞气节和难能可贵爱国之心的李香君。“桨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这些诗句真切地再现了秦淮河上的畸形繁华景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