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谁来守望这些老房子? 范亚湘 尽管是站在桃树湾大屋的厅堂里,我却被冷得瑟瑟发抖。 这栋大屋的确是太大了,北风呼呼地吹进来,似无遮挡。偌大的屋里,只有几位陪同前来寻访古民居的同伴。缺乏人气的场所其实要比人潮涌动的大街上冷得多! 这些散落在长沙乡野的古民居不仅是见证历史的“年轮”,更蕴含了塑造长沙地区文化特色的丰富“基因”。一座精巧的古建筑,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就是一部活生生地记载长沙周边乡村人们悲伤、欢乐的文化史和生活史。 一位上了年纪的浏阳人告诉我,以前,浏阳到处可以看到气势恢宏的大屋,“几乎隔几里地就有一栋”。如今,长沙境内现存的古民居数量并不算很庞大。然而,即使不多的这些老房子,却大多数无人居住,年久失修,日渐衰败,其命运令人堪忧。 人是建筑的魂,没有了人居住的老房子也失去了生气,很容易败落。长沙古民居大多是木结构的房子,墙体是用木板或竹帘糊上草泥做的。平时若有人住,烟熏火燎反而墙体比较干燥不容易毁坏,木梁架也不容易长虫子,若人去楼空,长期漏水则很容易因潮腐败,虫蛀也会多起来。而原住民改善生活的诉求,对于现存数量不多的长沙古民居,更是一大威胁。 长沙古民居是长沙的历史文化遗存,一砖一瓦都在形象地展示着往昔的岁月风尘,加强保护具有一定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民居,将有利于提高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参与,有效地展现长沙历史文化魅力……关于长沙古民居的重要性,说多了仿佛有些多余。可是,不说却更没人重视。 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古民居无一例外地一天天老去,这好像成了历史的必然。面对目前日渐稀少的古民居,如何在激烈的矛盾中去平衡社会发展与古民居保护的关系?这应该是确保古民居不再一批批垮塌的关键。 在空空荡荡的古民居里穿梭,我脑子里反复思索的就是:谁来守望这些老房子? 文/记者 范亚湘 刘军 通讯员 杨亚峰 图/肖文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