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闽东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 闽东传统民居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天人合一”是战国时代提出的一种哲学观点,其意为在天与人的关系上是天道和人道合二为一,或自然与人力合二为一,也就是认为人的一切活动应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中国人尊重自然甚至崇拜自然,但并不认为自然就尽善尽美。中国的“天人合一”观念其实包括“天人互动”,人的“至诚”,可以“格天”。“阴阳五行”学说也源于战国时代。“阴阳”指宇宙间贯通物质和人事的矛盾对立面,大自然的生命在于阴阳的结合,两者互补依存、均衡协调,如有阳必有阴,有天必有地,有日必有月等。“五行”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古人认为它们是形成并支配自然和社会的原因。宇宙万物均按阴阳五行法则的节律来运行。近年来,学者们对于阴阳五行的实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起初在阴阳之中发现的对立统一,在五行之中看到的将世界本原归于物质元素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之中得出了更为深刻的结论,即以人为中心的宇宙一体化理论和强调整体结构功能的直观、理性的系统观念。而我国传统的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正是传统文化基因在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正是在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传统文化后来要求人们在自然变化未发生之前,对自然加以引导和改造,在其变化既成之后尽量与之相适应,从而做到天随人愿、人不违天地,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正所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乾朴》)。从闽东传统民居中反映出的人与天地、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思想与现代生态学中的基本观点不谋而合。两者都十分注重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闽东传统民居十分注重利用自然条件,结合地形地貌,大多临河而建,“小桥、流水、人家”所描写的就是此种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我国地域广阔,地理气候条件差别很大,人们在长期与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适应中不断改善传统的民居建筑,以求得更好的人居环境,同时也形成了各自的地域特色。为了适应闽东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特点,古代匠人常常通过巧妙地设置庭院来组织自然通风采光。庭院不同于普通的室外空间,而是建筑内部空间中的外部空间。匠师们在设计处理上赋予它很多内部空间的特征,经常在庭院周围设置围廊挑檐,这样不但节约了用地,而且避免了夏季阳光的直射;起挑的檐部也能保证冬季室内有充足的光线,使之成为一间没有屋盖的起居室。通过运用檐廊等一些手法的处理,更增添了庭院与室内居室空间的渐变特征,强化了内外空间的相融共生。在这样的“露天起居室”内再引入自然界的天然情趣,配以绿色植物,点缀若干花木盆景与山石;或通过各种花窗、漏窗向外界借景,在室内布置各式盆景,使庭院中的绿色植物和居室内的山石植物交相辉映,十分巧妙地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共生共息。体现了生态文化中的共生观念。 动态思维是闽东传统民居的另一体现。早在古代的先哲们就已经具备了朴素的动态循环观,传统文化基因中的阴阳学说把阴阳交替变化看作宇宙的根本规律,五行学说更是指出了“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轮回循环思想。这些思想早已深深植入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之中,直接影响着闽东民居的室内外环境设计。闽东民居在材料的运用上与中国其他传统建筑一样,都是以砖木为主,尤以木材作为主要的结构用材。这些建筑一般都采用梁架式的结构方式,由柱和梁承受荷载,外墙主要用于围合空间,遮风避雨;内部通常在柱间插上板壁进行分割,有时还使用屏风进行空间的划分。这样,一旦家庭组织结构或使用功能发生变化,需要对内部空间进行重新调整时,就不会受到结构的影响和限制,完全能在保留原有建筑的情况下适应功能上的动态变化需求。另外,还应该注意到闽东民居的砖墙外面大都饰以石灰粉刷,少量使用的石材一般也不大量施雕,在木材上只是敷以素色油漆,有的甚至不上油漆。这些处理都有利于材料的多次使用,符合循环使用的思想原则。 闽东传统民居所特有的超前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文化使人们不得不仔细思考如何运用和借鉴传统民居的生态精神,利用一定的现代理论和科技手段营建一个具有良性生态循环和民族特色的生存空间,努力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作者:吴光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