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白佛:古老村庄闪耀银质光华(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燕赵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白佛口
    百年驿道兴与衰
    从白佛村出来沿中山路向西,快到东二环时,路南可见石家庄艺校,路北可见白佛口村新盖的楼房。市艺校东墙根下,就是明清时期南北向的驿道经过处,白佛口新楼区里、中山路以北约200米处,就是同一时期东西向的驿道经过处。从南京到北京,从山东到山西,一条国道、一条省道在此交汇,便利的交通,促使白佛村部分村民来这儿经商,形成了白佛口这个自然村。
    今年61岁的郝新华记得,他小时候那条南北向驿道还有,去北边十里铺、正定城,都从那儿走。本来这路宽20多米,因为“多年的道路走成河,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土路越轧越低,走的人也越来越少,逐渐地,路两边种上了庄稼。当地人称它“大道沟”,郝新华说,他记得最深的地方有一米,1963年发大水,道沟里的雨水过了一个多月才排出去。改革开放以后,周围新修的公路四通八达,这条路被彻底废弃。
    东西向的驿道,比这条路要窄多了,只有四五米宽。据《石家庄市地名志》记载,明朝时,两条路交汇处往来车辆行人很多,白佛村民便在道边开饭店、茶馆,买卖兴隆,店铺渐增,逐渐形成村落。因位于交通路口,所以称做“白佛口”。后来,随着驿道的衰落,生意也跟着冷清。陈秋来记得,解放初,村民陈洛瑞还在那里开店,但干不起来,很快就撤了,那应该是驿道口最后一家店。
    虽然古代的驿道已经消失,但此在今天依然是交通要道之所在。东二环与中山路在此交叉,白佛客运站在此修建,这里终日人潮喧嚷,饭店旅馆生意依然不错。
    古村庄
    期盼永葆“银”光
    历史上白佛村为正定城南屈指可数的富村,历来有“金谈固,银白佛”之说,这主要是因为村里地多,且土地肥沃。马桂增说,最多的时候,村里有七千亩地。解放后土改分地时,平均一人一亩八分。再加上村民历来辛勤耕作,节俭朴素,家家都小有积蓄,所以落得了“银白佛”的称号。
    改革开放以后,村里个体工商业发达,上世纪80年代,主要街道两边便遍布烟酒肉食摊点。今天,这里仍然是这样,且更繁华。记者粗略数了一下,仅兴宁寺街东西两侧,就有各类小店近150家,还不算路边的摊点。即使最偏僻的白佛东街,靠近高速公路少有人流,街两边也有许多电气焊、修理、订做厨柜一类的铺子。
    在兴宁寺街摆摊卖“成都小吃”的老板娘,说起这个村啧啧赞叹,她十分羡慕村民们当房东的美好生活。马桂增告诉记者,村里家家都是二层小楼,把多余的房间出租,平均每户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上。2300户村民,年收入就是2300万元。10000元钱对于市民来说并不多,但对于村民来说,日常吃喝花销足够用了。房前屋后种点儿菜,水费物业费不用交,村里年轻人该上班的上班,挣的钱就能积攒下来。而房子位于主要街道两边的人家,日子就更好过,商铺出租价比住房高得多,村里最热闹街口两侧的个别人家,租房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
    或许,“租房经济”并不是最先进的经济方式,但当下,这是村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未来,如果集体的力量能更加强大,或者村里能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式,村民对“租房经济”的依赖就会减弱。回望历史,遥望未来,村民期盼白佛村能永远拥有“银”的称号与“银”的光华。
    记者手记
    行走在中间
    18日早上7点半,小雨,记者撑着伞沿兴宁寺街进村,人潮迎面而来,一张张年轻的面孔,穿着简约时尚的男男女女,匆忙往外走。一看,就知道这是个租房大村——年轻人初来城市闯荡的落脚点。据说,这里的村民不足万人,租房的外来户却不下一万五千人,最多时可能达到了三万。周围许多村子拆了,人潮涌向这里,抬高了这儿的房价。不过,即使一间小屋从原来的250块涨到300块,也仍然比找同伴伙租楼房方便。
    村子好大,从兴宁寺街南口走到西北方向村委会,足足用了一刻钟还多。早上7点半,村委会就有人上班,同一时间,外来的年轻人匆忙赶点儿出村。清晨这一刻,村庄睡醒了,它充满活力地开始了新的一天。
    街道不宽,店铺不大,但每个能做生意的角落都见缝插针,造就了这份属于城中村的热闹。不似市中心已然全部高楼“村”感难觅的村落,也不似偏远郊外仍是平房还没变样的村庄,此刻的它行走在时间长河的中段。或许,今天它的面貌,未来早晚会变化,但这一刻它的样子,已然如此深地印在我脑海,完整而清晰。
    人物小志
    “丝弦大王”刘魁显
    刘魁显,小名秋来,白佛村人,1892年出生,1953年逝世,终年62岁。他自幼家贫,拜本村艺人张洛裘(音)为师学戏。刘魁显早期工武生兼架子花脸,后改演文武老生。他身材高大、扮相魁伟、嗓音宏亮、声若洪钟,戏班在农村唱高台戏,几里地外,仍然声声入耳,字字清楚,人称“铜嗓金喉”、“丝弦大王”、“正定红”(当时白佛村属于正定县)。曾有“三天三夜不合眼,也要看够刘魁显”之说。他的代表戏有:《调寇夜审》、《李渊劝军》、《海瑞搜宫》、《张良辞朝》、《打棍出箱》等。
    刘魁显是刘俊山的三爷爷,今年72岁的刘俊山告诉记者,刘魁显不但什么戏都会唱,而且能唱“连本戏”,即整本的《封神演义》、《隋唐演义》故事连唱一个月,像电视连续剧一样,吸引村民天天去看。
    1938年,刘魁显和“获鹿红”王振全、琴师奚德义、鼓师卢保群,在石门创办丝弦“玉顺班”(即今天石家庄市丝弦剧团前身),丝弦剧种开始在城市扎根,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了丝弦剧种的生存和发展,刘魁显在“玉顺班”最困难的时候,卖掉了家里的二亩好地以解燃眉之急。他曾向各兄弟剧种学习以提高演艺水平,又大力培养丝弦戏接班人,王永春、刘砚芳、张永甲等人都受过他悉心指导。
    石家庄解放后,刘魁显曾担任市丝弦剧团团长,市戏曲工作者协会副主任,省、市文联委员,市人大代表等。1953年12月因患食道癌医治无效去世。全市党、政、军以及人民团体机关都送了花圈,并派代表参加了殡葬仪式。这是石家庄解放后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葬礼。
    (安春华 刘奕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