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内在哲学支撑 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性”出发的。中国建筑对于石材以及拱券结构的排斥,有其哲学的内在支撑。 首先,说说为何排斥石材。儒家赞许适度、道家称道简约、佛家宣扬无常。每当君主大兴土木之时,总受到严厉批评。我国古代文献中对于圣主明君的赞美,首先着眼于宫室的简朴。《论语·泰伯》:“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夏商时期,奢华石建筑的夏桀和商纣,皆为千夫所指的亡国之君。 其次,再来说说为何排斥拱券结构。与柱梁的静态结构不同,拱券自身并非稳定,必须对其施加外力才能平衡整体。这种充满矛盾的动态结构,被华夏民族所排斥并不奇怪。根据微积分原理,弧形的拱券可由多个直线部件组合而成,部件之间的应力相互作用,其极简形式就是两根直线倾斜地对立相交,如三角桁架。从结构上看,三角桁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它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部件的力学性能,弊病则在于一旦局部破坏随即导致整体崩溃。中国先哲将三角形贬称为“抵牾”,可能就出于对其内在矛盾以及整体崩溃之防范。由此着眼,汉唐时发挥作用的“叉手”和“托脚”,宋代以后被逐渐摈弃。中国殿堂的正立面通常采用水平的横向形态,排斥三角形的“山花”,而后者从来就是欧洲殿堂所采用的形态。 同时,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许多发明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轻易地得而复失。建筑技术和艺术长期停滞的现象,只是物质发展史的片段之一。抚今追昔,我们痛惜“重道轻器”的观念失误,在过去一百多年中,欧洲人的坚船利炮曾让中国人深受苦难,甚至面临亡国亡种的危险。但是,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我们必须给予同情与理解,必须从历史角度给予整体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土木”仍有优势 木是土的产物,土木具有易取、可塑、可循环等优点。技术创新给人类带来了诸多便利,可是向地球持续的过度索取,终于引发了意料之外的负面效应。在日益严重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面前,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根本性难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土木的优点。 中国典型的四合院建筑,源于北方古老的下沉式窑洞。现代建筑中极受推崇的空间理论,与老子关于窑洞的认识不谋而合。《道德经·第十一章》:“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土与木有机地合为一体,成就了中国特色的巅峰之作——福建土楼。2008年,“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国土木获得了全球普遍的认可。 195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设计工作的决定》,提出在“民用建筑的设计中,必须全面掌握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时至今日,中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然而面对当代危机,这种认识不失其正确性。我们不能否认鸟巢和大剧院等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成就,但“节俭”,更能体现以人为本、全面、谐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作者:方拥 北京大学建筑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