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墓志铭除了具有其文史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外,众多刻有各种纹饰的墓志和志盖装饰艺术,亦是弥足珍贵的艺术宝库。这些刻有各种图案和花纹的墓志和志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工艺美术的状况和发展脉络。那些设计精美、刻画精良和那些刻画粗糙的图案纹饰,也从一个侧面透露了墓主人生前地位的显赫或卑微。尤其是志盖文字的设计和排列与印章的发展有着内在的关联。 墓志铭刊刻纹饰,主要是起到装饰作用。精美的纹饰,能保持长久,首先是要选择优良的可供刊刻墓志的石材。一块质地细润而且坚硬的石材,加上名家撰文、书丹、高手刊刻,已经是实为难得的一件珍品。如果配上图案纹饰,那就更显富贵奢华,一般都不是平民百姓能做到的。 墓志铭上刊刻纹饰,分为志盖纹饰和墓志纹饰两种。大部分墓志铭,志盖有纹饰,而墓志本身没有纹饰。例如: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刊刻的《唐洛州王师墓志》、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刊刻的《唐沁州安乐府张诠墓志》和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刊刻的《唐忠王府王固已墓志》(以上三志并盖精拓本均藏海宁吴氏天乐斋)。只有极少数墓志铭,盖和墓志都刻有纹饰。如开成三年(公元838年)所刻《先妣陇西郡夫人李氏改祔志》。(见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洛阳新获墓志》第111页)当然,也有少数墓志铭志盖没有纹饰,而墓志刻有纹饰。例:贞元六年(公元790年)所刻《唐李府君之女墓志铭》(见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洛阳新获墓志铭》第87页)和考为伪刻的欧阳询撰并书的《女子苏玉华墓志铭》等。因此,收集和研究墓志铭的纹饰,主要是收集和整理墓志铭志盖上的各种纹饰。在千唐志斋所藏的1200余件墓志中,86件墓志有志盖,其中就有22件志盖上刻有纹饰。 根据已有的资料分析,墓志铭(主要是志盖)纹饰,主要分为祥云、走兽、飞龙、花卉、水浪等。这些纹饰均为阴刻,大都精雕细刻,设计华丽。例如这里所展示的天乐斋所藏三件志盖,第一件为“龙凤祥云”纹饰,第二件为“龙阵”纹饰,第三件为 “十二生肖”纹饰。这三件纹饰,最为少见的是“十二生肖”志盖纹饰,较多见的为“龙阵”纹饰,其概括、抽象,极具装饰性。(循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