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节日 >

清明节得名并非源于“气清景明”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北京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古代清明节俗·仕女游春(天津杨柳青版画)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从立春数是第5个节气,时间点在阳历每年4月4日至6日间。古人为什么要把这个节气命名为“清明”?常见的说法是:“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就气候特征而言,清明时节确是“气清景明”,但这并不是古人最早将这个节气命名为“清明”的根本原因。其实,清明节得名源于“清明风”。而寒食“禁火”的原因一般都认为是源于春秋时晋人介子推被焚一事,这同样是一种附会,因为早在西周时已有禁火之制……
    清明节到底是怎么得名的?
    《淮南子》:“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
    在汉朝以前,“清明”与“谷雨”两个节气位序与现在的二十四节气是不同的,“谷雨”在前,“清明”在后。这种位序关系的变化恰恰与“清明”节气的得名有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风”时称:“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
    清明风即东南风,《易经》后天八卦图(又称文王八卦图)中,东南方是“巽”卦,故古人又将东南风称为巽风。清明风,《吕氏春秋·有始》称其“仲春始发,主暖”。在春季初刮时力量还不甚强大,暖湿宜人,故古人又称清明风为“微风”、“熏风”。
    “清明风”与清明节得名有什么关系?西汉刘安在《淮南子·天文训》中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何谓八风?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条风至四十五日,明庶风至;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清明风至四十五日,景风至……”也就是说,清明风始刮时距离冬至节气是135天。《淮南子》成书时的西汉所用二十四节气(古版)首节是“冬至”,节气相隔15天,推算下来是古版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古人遂以风定名,将这个节气称为“清明”,位于“谷雨”之后。
    对比一下现在的历书,古版“清明”节气实是现在的“谷雨”。原来汉朝时“清明”和“谷雨”被互换了。一说是西汉武帝施行“太初历”时所改,另一说是西汉刘歆编制“三统历”时所改;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并非西汉所改,而是东汉章帝刘炟推行“四分历”时易名的。
    在西汉版《节气歌》中春季6个节气的顺序都与现在不同,“惊蛰”排在“雨水”前,“谷雨”排在“清明”前,即“春启雨春谷清天”,而非现在的“春雨惊春清谷天”。其中的“启”即“启蛰”,就是现在的“惊蛰”,系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
    “谷雨”和“清明”节气名称互换是否有道理?传统养生家说不妥,因为只有龙行雨施、春风沐浴后,万物始得清明,本应“谷雨”在前。但从气候学上来讲,“清明”放在前面也不无道理。清明风为三月节气象,在古版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时,清明风始增,东汉人这么一改倒与物候相应。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清明”条便称:“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叁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扫墓为什么要安排在清明节?
    《旧唐书》:寒食节“宜许上墓,同拜扫礼。”
    扫墓是现在清明节最重要的内容,古人称为“祭墓”。为什么要在清明节祭墓?其原因也颇为复杂。早期人们并不祭墓,“墓”音同“没”,意思是没有了,下葬是不留坟头的,即孔子所谓:“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在儒家推崇的“事死如事生”观念被社会广泛接受后,厚葬之风兴起,祭墓风俗才开始出现。从《孟子·离娄下》记载的一则“墦间乞食”故事来看,祭墓风俗在战国时期已很流行,齐国有一丈夫,便背着妻妾去吃祭墓食物。但祭墓能成为节日风俗,则与古老的“上巳节”有关。
    上巳节是先秦人的重要节日,《诗经·郑风》中那首著名的《溱洧》诗描写的就是先秦青年男女在野外过上巳节的情形。就此,《韩诗注》称:“谓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续魄,祓除岁秽……三月上巳之辰,此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拂除不祥。”可见,上巳节除了基本的“春游踏青”内容外,还有“招魂续魄”和“祓除岁秽”两个主题。在秦汉以后,上巳节渐渐被冷落,原本上巳节的内容分别被转移到了与其时序节点相近的寒食节和清明节里,其中的“招魂续魄”遂变成了祭墓活动。
    这在至今流行的祭墓形式中仍可以找到根据。祭墓又称“野祭”,民间俗称“上墓”或“上坟”。清顾禄《清嘉录》卷三“纸锭”条称,苏州人祭墓,“皆焚化纸锭……其有挂于墓者,则彩笺翦长缕,俗呼挂钱,亦曰挂墓。”这种挂墓,就是将白纸做的冥钱串起来,挂在杆子上插到墓地,这一形式的本意即是“招魂续魄”。
    在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以前,何时进行祭墓并不统一,有的仍在上巳节的三月三进行,也有的在寒食节进行,还有在春分时进行。唐玄宗时,祭墓才被定在原本以禁火为主题的寒食节里。据《旧唐书》,开元二十年四月十九日,唐玄宗李隆基下了一道敕令:“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既不庙享,何以用展孝恩?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并将寒食节祭墓 “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寒食节从冬至后第105天开始(也有从第104天开始),共2至3天,随后就是清明节。从实际活动看,寒食祭墓在清明节前后均可,有的地方是“前三后四”,有的地方是“前后十天”,还有的行“一月祭”,在清明前后一个月内都可以祭墓。但唐宋时,清明节这天一般只祭死了未逾三年的新坟或是孤魂野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即称:“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那么祭墓后来怎么又安排在清明节了?这是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结果。明朝以后,不举火、吃冷食的寒食节渐渐没人愿意过了,但祭墓不能少,便合并进了清明节,“寒食祭墓”之俗遂变成了“清明扫墓”。而且,以往上巳节和寒食节的的内容也都被整合到了清明节。
    古人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改火”?
    《辇下岁时记》:“至清明上食,内园官小儿于殿前钻火。”
    古代清明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叫“改火”。所谓“改火”,就是重新点燃火种,又称“出火”、“新火”、“新烟”等。
    这一民俗活动与先秦时出现的寒食节“禁火”风俗有直接关系。据《周礼·秋官》“司烜氏”条,司烜氏是周王室分管火源、管理火种的官员,“中(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意思是,在仲春时节,司烜氏要管理好火源,敲着木铎,提醒人们现在是禁火时间。周王这个禁火制度,就是后来寒食节形成的起因。《荆楚岁时记》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禁火又称“断火”或“内火”,从冬至后第105天开始,到清明节那天结束。在禁火期间,不能生火做饭,只能食用之前已做好的食物,确是“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禁火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源于春秋时晋人介子推被焚一事,其实这是附会,因为早在西周时已有禁火之制。据天文学家、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久金的研究,古代寒食节“禁火”和清明节“改火”,与古人对二十八星宿中的“大火”星崇拜有关。
    大火星,又称大辰星,即商星,是天蝎座中最亮的一颗,与猎户座的参星相对,此起彼落,有“参商不相见”一说。夏历三月份参星落下,商星就要出来,即所谓“火出”,《左传·昭公十七年》称:“火出,于夏为三月”,从三月至九月都能看到大火星。古人常以大火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来安排农事,为此还专门设有观察大火星位置的官员,谓之“火正”。大火星的出现正是古人开始栽种的时候,由于对大火星的崇拜,迷信的古人想到了禁“人间烟火”以示虔诚。
    一直到唐朝,寒食节禁火都被严格执行,以免冒犯大火星神,唐代诗人沈佺期《寒食》诗中的“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说的即是此事。当时官府还安排专人下到各家去检查,将鸡毛插进灶灰中,如果鸡毛焦了,说明这家生火了,户主要被严惩。
    寒食节一过,到了清明节就开始“改火”了。“改火”往往有仪式,唐宋时皇帝会命人钻木取火,将新火种分赐给臣僚。唐佚名《辇下岁时记》“钻火”条称:“至清明上食,内园官小儿于殿前钻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