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大红剪纸闹新春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国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剪纸是我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民间工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数百年来深深扎根于民间。每逢年节,人们将所有的祝福与祈愿都寄托在一张张精美的剪纸之中,将它们挂在门上,贴在窗上,将喜庆的气氛衬托得淋漓尽致。
    剪纸是用一把小剪刀或刻刀,将一张平平的薄纸剪成种种平面图案的造型艺术。虽然剪纸不可能像绘画那样可以运用笔的抑扬顿挫、墨与色的无穷变幻,把物体的体积质感、浓淡虚实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剪纸艺术形式的特色恰好蕴含在工具性能的局限性之中,能从短处生发出特长来。剪纸艺术,偏偏是用写实派绘画所忌讳的平面眼光去看世界,以两度空间观念作为形象思维的基础,不讲究透视变化关系的剪纸,像是将三维空间“压扁”后贴在一个平面之上。此外,剪纸的题材和内容还受着使用的规定。它同中国其他传统造型艺术形式一样,线是构成剪纸的形式美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剪纸多以单纯为美,同剪纸艺术的装饰性相协调统一。
    剪纸艺术真正是由人民自己创作、自己应用、自己欣赏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在祖国大地上的农村、渔舍、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城市代代相传。
    火爆的春节剪纸
    天津剪纸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由在民间流传而变成时令商品的。春节到来之时,津门普遍张贴剪纸窗花,是由来已久的习俗。
    春节时常见的吊钱儿
    天津民间有“二十九贴到有”的活动,继腊月二十四日房除尘之后至年三十之前,家家户户在室内外边打扫卫生,贴春联、吊钱和窗花,比起北京、卜海、广州等。大城市要红火热闹。历史上的天津人从腊月初八起,人们就开始扫除。扫除又称“扫房”、“打埃尘”,《清嘉录》卷十二:“腊月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称‘扫埃尘’”。民间信仰认为鬼神到了腊月有归天的,也有入地的,一旦他们离开人间,人们就可以从身上到屋里,翻箱倒柜彻底扫除,否则神鬼在人世,人们有许多怕触犯鬼神的禁忌,因此每年腊月都要大扫除,同时除夕来临也要把家收拾一新,加之入腊月,人们都处于农闲期间,为扫除提供了有利条件。
    招财进宝
    清代天津诗人樊彬(质夫),于嘉庆末年写《津门小令》说:“插供花看盆聚宝。贴门笺写字宜春”,附注有:“插供纸花有聚宝盆诸状。”这种聚宝盆就是流传至今的天津剪纸图样之一。稍晚于樊的周宝善(楚良)写过年风俗:“先贴门笺次挂钱,撤金红纸写春联;竹竿紧束攒前帚。扫房糊窗算过年。”他又描绘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装饰:“剪彩窗花又饭花,佛花金碧踩增华。”两位天津人都提到过年过节中的供花(饭花)。周宝善更明确提到挂钱即吊钱和窗花,其名现在依然沿用。这些都是指天津民间剪纸。
    如今每逢春节,天津的年货市场炽热地火爆起来。在市场上年味最浓的要数卖吊钱和窗花的剪纸摊位了,摊位最多、最大、最红火、也最为壮观,形成了吊钱、窗花销售大战的高潮。
    古文化街的天后宫前广场,是天津最大的剪纸批发市场,有几十个剪纸摊位,花样翻新,新品种猛增,任人挑选,让人眼花缭乱。到了旧历年三十的下午三四点钟就开始收摊回家过年。过了年,又开始创作和移植传统剪纸,为来年摆摊准备大批剪纸。
    春节时,天津的各商场、店铺和宾馆饭店的门窗上均贴有特制的大吊钱剪纸、天津利顺德饭店和乐园宾馆悬挂的剪纸有二米多高,非常有气势,增加了年节味。大津人喜欢用剪纸装饰会场、住宅,使剪纸成为一种既有悠久民族传统,又有现代生活气息的艺术形式。这景况是近些年才渐渐形成的,而且年年花样翻新,方兴未艾。
    春节时挂吊钱在民间是一种风俗。相传吊钱是由古时的厌胜习俗演变而来,相传古时“年”是一个恶魔,每到有时节都要吃人,尤其爱吃小孩,老百姓为了避邪,就剪花花绿绿的吊钱儿,挂在大门口、堂屋和树上,以吓唬“年”,避免它伤人,以求全家平安。
    天津民俗剪纸概况
    天津是北方著名的大商业城市,原本出自乡间的民间剪纸在天津有如此好的发展,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它既受到天津市这个大商业名城所独具的审美趣味的影响,又受到宫廷文化和文人美术作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方风格。
    天津剪纸大致可分为剪刀剪纸和刀刻剪纸两种,做出来的剪纸又有粗活和细活之分。清初的剪纸以剪刀剜剪,用于年节室内外门窗装饰及服装、鞋面绣花图案,如花卉、草虫、兽、仕女、景物等,线条流畅,纹理清楚,颇具淳朴豪放的特点。
    天津刻纸艺人伊德元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剪纸艺术,改进操作技术,弃剪操刀雕刻、其剪纸因具有新的风格特色而受到当年百姓的赏识,特别受到妇女们的欢迎。他说:“光绪年间,大律西门外有十几家剪、刻纸作坊,都刻比较粗的大路货,行销于天津附近各村镇和津浦路沿线各城镇、乡村。只有进宝斋王进福的作品比较精致,经常出一些新花样,走串于天津的富户家中,很受欢迎。”天津进宝斋的剪纸艺人王进福也叫王宝堂,为民国初年天津人,擅剪纸,能剪各种花卉、草虫,是天津著名的剪纸艺人,曾在天津东门里开设进宝斋卖艺。以剪花卉、虫剪纸出名的艺人伊德元和增剪山水、人物剪纸的李仓,都是王进福的学生。
    40年代,人津杨柳青民间剪纸以任、高两家最为有名。高家剪纸花样具有古朴淳厚的北方风格,现代传入高昌文仍擅此艺。任家的剪纸花样繁多,纤细精巧,有版画的韵味,在杨柳青剪纸行业中首屈一指。任家剪纸最后的艺人是任文鸿,在杨柳青西大城市要红火热闹。历史上的天津人从腊月初八起,人们就开始扫除。扫除又称“扫房”、“打埃尘”,《清嘉录》卷十二:“腊月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称‘扫埃尘’”。民间信仰认为鬼神到了腊月有归天的,也有入地的,一旦他们离开人间,人们就可以从身上到屋里,翻箱倒柜彻底扫除,否则神鬼在人世,人们有许多怕触犯鬼神的禁忌,因此每年腊月都要大扫除,同时除夕来临也要把家收拾一新,加之入腊月,人们都处于农闲期间,为扫除提供了有利条件。
    清代天津诗人樊彬(质夫),于嘉庆末年写《津门小令》说:“插供花看盆聚宝。贴门笺写字宜春”,附注有:“插供纸花有聚宝盆诸状。”这种聚宝盆就是流传至今的天津剪纸图样之一。稍晚于樊的周宝善(楚良)写过年风俗:“先贴门笺次挂钱,撤金红纸写春联;竹竿紧束攒前帚。扫房糊窗算过年。”他又描绘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装饰:“剪彩窗花又饭花,佛花金碧踩增华。”两位天津人都提到过年过节中的供花(饭花)。周宝善更明确提到挂钱即吊钱和窗花,其名现在依然沿用。这些都是指天津民间剪纸。
    天津刻纸艺人伊德元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剪纸艺术,改进操作技术,弃剪操刀雕刻、其剪纸因具有新的风格特色而受到当年百姓的赏识,特别受到妇女们的欢迎。他说:“光绪年间,大律西门外有十几家剪、刻纸作坊,都刻比较粗的大路货,行销于天津附近各村镇和津浦路沿线各城镇、乡村。只有进宝斋王进福的作品比较精致,经常出一些新花样,走串于天津的富户家中,很受欢迎。”天津进宝斋的剪纸艺人王进福也叫王宝堂,为民国初年天津人,擅剪纸,能剪各种花卉、草虫,是天津著名的剪纸艺人,曾在天津东门里开设进宝斋卖艺。以剪花卉、虫剪纸出名的艺人伊德元和增剪山水、人物剪纸的李仓,都是王进福的学生。
    40年代,天津杨柳青民间剪纸以任、高两家最为有名。高家剪纸花样具有古朴淳厚的北方风格,现代传入高昌文仍擅此艺。任家的剪纸花样繁多,纤细精巧,有版画的韵味,在杨柳青剪纸行业中首屈一指。任家剪纸最后的艺人是任文鸿,在杨柳青西头娘娘庙西侧开剪纸后。当时在牌坊下周家店铺里住有一位何先生,手艺巧,能剪”一枝花”;即将一纸折叠后一剪,打开后便是组牡丹花卉,甚是精彩。何先生叫何进财,原是画庙(壁画)艺人。清末各地毁庙建学的风气很盛,画师无法谋生;幸亏当年在武清县关帝庙从一僧人那里学得剪纸手艺,这才袖着剪刀到处赶集,当场剪出花样子,出售。他的手艺精熟,赶集妇女要啥花样,立等可取,无论是人物、戏出、飞禽走兽、各种花卉,随手剪来,无不精巧逼真。任文鸿又向何进财学了7年,以后又渐渐地学会出稿画样子、做纸扎、印染花布、做佛龛等手艺。但当任文鸿要求师傅传授“一剪花”时,何总是推托。1917年天津附近发大水,何进财经保定、正定到山西、陕西,随地剪纸换钱,后来又到了新疆,曾为一家维吾尔族人开的织毡厂里画稿样,最后病死于和田。
    任文鸿的剪纸随着技艺的进步,生意日见红火,常常供不应求,不仅销售到河北省各地,还流传到东北三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