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地坛庙会,宋振忠向游客讲述老北京人过年习俗。 实习生 彭子洋 摄 2月19日早上,51岁的宋振忠正在地坛庙会内布置的“老北京胡同”里为游人讲述老北京人过春节的习俗。两个房间复原了部分老北京四合院里的生活场景,展现百年前一个老北京家庭的格局,屋内摆放着隔扇、条案、八仙桌、太师椅,院里摆放着幌子、粮仓、石磨等。 宋振忠身穿棕色棉衣,头戴棉帽,和朋友鞠躬、抱拳,演示老北京人的拜年方式。他说,蒸馒头、裁新衣、做灯笼、贴对联都是他记忆中的年味。 抱拳鞠躬延续至今 交道口胡同一座四合院里有11间房,住着宋振忠全家32口人,四世同堂。这间祖宅已有数百年历史,保留着老北京的年俗。 宋振忠记得,小年儿到的第一讲儿,就是理发,“进馆来,黑发丞相;出馆去,白面书生;横批:白白净净”,这是胡同理发馆里新贴出的对联。 之后老北京们就开始置办年货,煮猪下水、炸丸子、蒸馒头,给小孩儿做新衣服、做灯笼,贴对联,这些都是四合院里必不可少的传统。 年根儿时,胡同里还有敲着“豆腐棒子”走街串巷的小贩卖盐卤豆腐。大人们买来后,会将豆腐切成三角或菱形放入锅中油炸,成品放进豆腐缸里储存起来。还得准备主食,除了馒头还有包着红糖心的“糖三角”,出锅后长辈们会用红色“大料棒”在馒头上点上象征喜庆的红点。 而宋振忠85岁的老母亲,对小年之后每一天的任务都记得清楚,“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到了年三十儿,就是全家团圆的日子了。 “除夕菜品要成双成对。”她说,除夕的晚饭从天擦黑儿开始,讲究8凉8热。 大年初一零点刚到,孩子们出门放炮,大人们就开始包饺子。“咣……咣……一共响12声”,宋振忠记得,没有高楼的老北京城里,初一的钟声总是在爆竹声中,响彻二环。 “右手抱拳,左手放外面”,兄弟之间互称个“爷”,是宋振忠家里至今保留着的年俗,大年初一见面先行礼,互相拜年鞠个躬,宋振忠坚持了近五十年。 今年过年期间,宋振忠受邀在地坛庙会向游人展示老北京人如何过春节,他希望让更多人知道北京人过年时的习俗。 “正月里不动刀” 在画家于大武记忆中,印象最深的讲究之一是“正月里不动刀”。为了守着这个传统,三十那天胡同中院子里的大缸,吃食存得满满当当。 “用面捏小兔子、小老鼠,再点几个红点儿”,这是孩子们一年到头最好玩的节日。大人们还要红烧肉、米粉肉、炸丸子。所有的吃食会贮存在四合院里的大缸中,“气温低都能存住”,于大武说,夹杂着剪窗花贴年画,就到了除夕当晚。 晚饭过后,孩子们都得熬一宿。“睡着了大人就喊起来,讲故事,总之不能睡。”于大武对此记忆犹新,“灯也要开两通宵。” 儿时年味最浓厚的,就是初一之后叔叔伯伯拜年的场景,“老北京讲究互相走动”,小孩儿跟长辈拜年,磕头收压岁钱,跟着大人说吉利话,过年的兴奋氛围里带着浓厚的家庭亲情。 随着搬迁住进楼房,于大武只能怀念胡同里老远就打招呼拜年的情景了。“现在邻居之间一年说不上一句话”,不像四合院里的见面有仪式感。 “年味确实淡了。”于大武说,今年,他把记忆中的北京过大年绘成了图画,配着老舍先生《北京的春节》出版,孩童举着糖葫芦逛庙会的场景如今虽有,却不再是当年的味道。因为“现在想要啥,随时都有”,而以前提起大鱼大肉和糖葫芦,只能是过年时才能有的“稀罕物”。 不过,于大武相信,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丢不了,因为人们对新年的企盼不会变,“都希望过上好日子,一家子和和睦睦的。” 除夕菜品“不落单” 说起过年的讲究,生于1994年的小刘总爱提起大人们的各种“不许”,家住远郊区县,依然保留着不少老规矩。 比如不许哭,“这是最忌讳的”,她记得过年时哭总会挨上爸妈一顿警告,老人则会柔声安慰说“过年哭不吉利”。还有说话一定不能不吉利,“死、病、灾这种都是敏感词”。再就是不能打碎东西,小刘记得,有一年除夕,她在奶奶家摔了一个碗,大人们一下子就围过来,“气氛特别沉重”,奶奶则立刻念叨“碎碎平安”。 除夕当天,到什么时间吃什么都有讲究。“早上10点吃第一顿”,她说,这顿要吃炸酱面和饸饹,寓意长长久久,长命百岁;下午的年夜饭则要倾全家之力准备,掌勺的得列个菜单,列着荤菜素菜冷拼的名目,特别是鱼,从头到尾要炸得完整漂亮,以寓意年年有余;一桌菜的冷热数目加起来必须是吉利的双数,“12、16等,决不能落单。” 初一凌晨一到,饺子就可以下锅了。通常会有一个特别的饺子,包着硬币,吃到的人会有好运气。“有年我特意挑了一块粉色水蜜桃味儿的软糖央求妈妈包进饺子里”,饺子出锅之后,就把发红的那个夹到自己的碗里,求个好彩头。 “其实年饭的滋味儿不一定多美”,小刘觉得,过年就是个气氛,亲戚们凑在一起热闹热闹。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黄颖 孔晓琦 实习生 刘思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