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婚嫁不论行辈的契丹婚俗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国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辽代是北京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辽统治燕京的180多年中,其社会习俗对北京影响很大。在婚姻上.可以妻庶母娶寡嫂,婚嫁不论行辈更是常事。
    婚姻习俗与社会发展水平有极大关系。燕京作为中原故地与中原其他汉族地区的婚俗没有多大的差别。但到了辽代,契丹人的大量流入.尤其是契丹成为统治者后,樊丹婚俗对燕京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
    公元907年,唐王朝灭亡.中原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同年,辽太祖废除传统部落选汗制.燔柴告天,即皇帝位,成为契丹民族历史上的第一皇帝。
    契丹是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祖先为东胡人。传说,有一位骑白马的男子漂浮于土河顺流而下.一位乘小车驾灰牛的妇人自潢河而下.相遇于两河汇流处的木叶山,遂结为夫妇,即契丹始祖。后生八子,各居分地,号八部落.这就是契丹古八部的由来。
    契丹统治燕京后,在婚俗上首先是契丹与汉族通婚。
    契丹建国之前.婚姻只限于本民族各部落中,不能与其他民族通婚。辽朝建立后.民族的划分逐渐被国家行政区域所代替,各民族错综复杂混居的情况日益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势必要打破只限于在本民族通婚的习俗。又加之辽朝封建化的深入.契丹统治者需要通过婚姻纽带来笼络汉族上层官吏,与汉族通婚的情况自然地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统治者也开始予以认可。
    但总的来说,为了把权力紧紧把握在耶律和萧氏两大部族集团中,皇帝和亲王大部分仍是要娶萧氏为妻。而契丹贵族妇女下嫁汉人的情况却相当多。尤其是随着幽燕汉族地主在中后期势力的增长,与契丹联姻的情况大量增加。在一般契丹官员中,也有不少娶汉族妇女为妻。
    北方民族的婚姻制度,许多保留着群婚制的痕迹。如婚嫁不论行辈,甚至可以“妻母报嫂”,即父亲若严格受辈份限制使很难选择,于是出现了外甥女嫁舅舅,姨母嫁外甥等现象。燕京韩、刘、马、赵几大家族经常互通婚姻.为了巩固相互的权势,也效仿契丹人的作法,出现上述现象。至于和契丹人联姻.则更可不论行辈了。这样,便是几代人不论行辈娇嫁。
    由于汉族与契丹人经常互通婚姻,在生活习惯上也自然受到契丹人的影响。契丹妇女地位很高,嫁给汉人自然仍保持着这种地位。刘三嘏之妻同昌公主骄悍异常。三嘏有爱妾,同昌公主不能容.杀其妾,并将三嘏下狱。这当然与同昌公主系圣宗之女的身分有关,但从中也反映出契丹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其骄悍的性格。刘二玄的妻子秦晋国妃死去儿子可以娶其继母,哥哥死去弟弟可以继娶嫂嫂,姐姐死去妹妹多为姐夫“续弦”。这种习俗也影响到燕京地区。
    在契丹人中间,妻庶母娶寡嫂是常见的现象.不仅不视其为陋,反而写进墓志铭中。
    至于婚嫁不论行辈的事情,在幽燕汉族中似已常见。契丹皇族耶律氏与后族萧氏固定通婚,是巩固政治权力的一种手段。但两族婚姻联系这样多.“顾习骑射,尝在猎围,科其能中则发.发即应弦而倒”。墓志还说她喜招贤士宾客,“内外显察,多出其门。座客常满,日无虚席”。她常与这些幕燎们商榷古今,谈论兴亡。契丹后妃多参与政治,这位秦晋国纪虽嫁给汉人,但仍保持着其固有的民族性格。
    对于不同民族在婚姻习惯上这种相互影响如何评价呢?若仅从汉人接受契丹婚始不论辈份等特点来说,自然是一种婚姻制度的倒退。但从总的情形看,相互通婚加强了各族人民的联系,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汉人接受契丹的影响,契丹也自然接受汉族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