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辽宁的衣食习俗变革,即服饰习俗、饮食习俗的变迁。其除继承传统风俗特点、追逐世界大潮外,又深受日、俄民族生活方式的影响。 服饰习俗的变迁 服饰为一重要的民俗符号,人的品位乃至一个地区、民族的风俗都可以从服饰上反映出来。东北地区的服饰有着自己的特色,如满族的鞋,朝鲜族色彩鲜艳的绣花长裙,赫哲族用鱼皮、兽皮制成的衣服、帽子、手套等,都展现了东北地区浓郁的民族风情。 随着营口、沈阳等地开设为商埠,近代文明之风逐渐吹进了东北地区,及至民国成立后,东北人的穿着打扮日趋新化、洋化,追求新式和展现自我的服饰,逐渐成为主流服饰。民国以后,中华服饰从整体上摆脱古典服饰的束缚。在上世纪20年代,男装是长袍马褂或长袍坎肩、西服、中山装。中式衫袄和中式抿裆裤则是劳动人民的主要服饰。此时,旗袍成为女子的主流服饰,样式也开始变得紧身,突出了女性的曲线美。男子服饰除了以长袍、马褂为基本式样外,西装越来越受到新派人物和青年人的喜爱。城市中男子穿西装非常普遍,偏远地区如呼兰县“服西服,履革履者亦日多”。孙中山先生以西装为基础设计的中山装,则备受青年学生的青睐,逐渐开始在东北各地流行起来。 上世纪20年代中晚期,旗袍逐渐在城市妇女中流行。至30年代,旗袍的裁剪工艺吸收了西式服装的裁剪方法。初期旗袍腰身、袖口相应缩小,而长度缩短近膝。至中期,长度加长,腰身新绷贴体,充分显示女性体形的曲线美,并能增添人体修长的美感,把人衬托得亭亭玉立。此时期流行的斗篷为社会上层老年人冬季所披,但有些影星也用它来做风衣。新娘婚嫁多穿大红绣裙,上配石青绣花袄或大红绣花袄,头戴凤冠,并披以兜纱。西式“文明结婚”者,穿白色灯笼袖连衣拖地长裙,这只限于大城市上层流行之。 随着俄、日势力的不断侵入,辽宁民众的服饰习俗逐渐受到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崇俄”、“崇日”倾向。在日本势力范围之内的旅顺、大连地区,日式服装、首饰、布料也成为高官商贾争相购买的时髦商品。以此可以看出,奉系军阀时期的服饰一改清末服饰的风格,服装的种类繁多,样式新颖别致,并且适合不同阶层的品位。中上层人士大多接受俄式、日式等洋服,而普通百姓日常穿着虽以传统的长衫、短褂为主,但也在逐步接受新式服饰。 饮食习俗的变迁 19世纪末,辽宁地区逐渐传入一些西式饮食,啤酒、汽水、冰淇淋、面包等被人们普遍接受。大城市里相继开设了许多知名的酒楼。如在沈阳近代烹饪史上,开设最早而又有名气的饭馆首推万兴楼饭庄。随后沈阳的德馨楼是当时最大的饭馆之一。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明湖春、洞庭春、鹿鸣春是沈阳三家赫赫有名的大饭店,成为有名的“三春”。 “三春”对于沈阳菜肴风格的改变和今天辽宁菜系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28年沈阳街头开始出现南菜馆。其中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声名最著的是厚德福饭庄。它创办于1929年4月,店址在当时的南市场。 1934年,经营川菜、苏菜、扬州菜的南园饭庄开业。南园饭庄的主厨朱万庆技艺高超,后来自己经营饭庄,名叫玉华台饭庄。 在沈阳的烹饪史上,马家烧卖馆是开设最早,至今仍保留其旧有店号的著名风味餐馆。回民馆的营业规模到本世纪20年代逐渐兴盛起来。经营品种除饺子、馅饼、烧卖外,还有烧饼、油炸糕、元宵等。回回营后迁往奉天第一商场,即第一商场的兴游园内 (奉天第一商场兴游园是在1923年张作霖为了整顿市容,便利交通,开始拆毁、改造西门脸儿——大西城门至太清宫,停运铁道马车。当时西门脸儿是块杂巴地,有估衣铺、麻袋庄、鞋帽店、茶馆、饭馆。江湖艺人有算命打卦的,卖大力丸的。 1925年有轨电车道建成通车。 1926年初由当时小西关回族知名人士组成“六一”公司。在现在的辽宁百货公司批发站,租用一个园子筹建商场,同时在东面毗邻及其房后的游园里建起了兴游园。商场为“井”字街,店铺排成“回”字形,其意是在说明这是回民所建)。 这里的回回馆有于家馆、王家饺子馆、马家烧卖馆、铁家烧卖馆、林家包子铺、杨家大饼、冯记切糕、白家抻面等。其中铁家煎饼果子用香油煎烙,因此远近闻名。解放前比较有名的回回营有:庆仙楼饭庄、恩德园饭庄、二酉轩饭庄。为了互相联系,对抗压迫,逐渐形成了一个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行会。奉天市饭馆业同业行会成立于1926年5月1日,当时有会员600余户。从此,服务性质的行业有了一个共同组织,同过去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相比,无疑是个进步。 俄、日殖民势力渗入东北后,俄式、日式饮食也随之而来。日本侵占旅顺、大连后,大量的日式料理店如雨后春笋般地开设起来,发展速度惊人。至“九·一八”事变前,大连全市就已有日本吃茶店104家。日本寿司、生鱼片等一时间成为时髦食品,上层社会人士争相品尝以为后快。 日本料理对大多数辽宁人民来说是高档消费,并非人人得以享用,但由美国、日本传入的简便经济的纸烟,却受到广大吸烟者的青睐。东北地区素以产烟叶、吸旱烟而闻名,“姑娘叼着大烟袋”就是东北传统风俗的一个写照。奉系军阀时期,东北人不仅吸旱烟,而且还吸食纸烟,这就说明了此时期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碰撞、相融合。 除了输入大量饮食,俄、日还利用东北丰富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在东北各地开设了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如俄国在哈尔滨开办了乌鲁布夫列斯基啤酒厂、松花江制粉厂等;日本在沈阳建立了“南满制糖株式会社”,在大连开办了“大连制冰株式会社”、“森永制果株式会社”等,生产出了大量的日式、俄式食品。(焦润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