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衣冠服饰 >

蓝白风情(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北京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荀子,目睹蓝草色素染出来的布,由黄变绿、由绿变蓝再变青的过程,忍不住发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感叹,成为形容后人超过前人的千古名言。   
    古代很早即使用刮浆防染来获得花纹,当年出土的蓝底白花毛布残片,花纹用大小点构成,花点互不连接且有花版的接版现象,证实早在北朝时代已应用镂空花版和防染剂。   
    《古今图书集成》记载:“药斑布出嘉定及安亭镇。宋嘉定中有归姓者创为之。以布抹灰药而染色,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药即指染色原料蓝草,斑即防染浆剂造成的大小斑点,可防止上染而保留坯布白色。药斑布俗名浇花布、刮花布,即是刮浆防染的蓝印花布。   
    明清之际刮浆染工艺由江南传到江北,影响全国各地,民间艺人结合各地民风民情,创作各异其趣的纹样。由爱慕集团和汉声文化主办的“中国蓝印花布展”,近日在爱慕大厦爱仁美术馆举办,将这些古老的技艺再次展现在人们面前,在炎炎夏日为大众奉献一道宁静清纯、具有深厚中国风韵的文化盛宴。   
    此次“中国蓝白花布展”由台湾著名出版人、设计家、中古乡土文化遗产积极的抢救者黄永松策划发起,爱慕与汉声共同策划推出,将蓝印花布这一传统工艺形式和美学样式呈现于社会大众之前。此次展览体现了爱慕对于中国传统手艺与传统文化的深切关怀,与爱慕“创造美,传递爱”的品牌理念相得益彰。   
    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中国蓝印花布展”共展出一百余件蓝印花布作品,采取图片、实物与工艺展示相结合的方式,从印染技艺、制作流程等方面着力呈现蓝印花布这一传统工艺的整体观感与素朴本质。展品以制作于二十世纪初的蓝印花布为主,收集自山东、河北和长江流域各省。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应邀亲自演示刻板、刮浆、染色等传统印染工艺流程。   
    对于“中国蓝印花布展”,黄永松介绍说,“蓝印花布由于使用的材料普及、制作简便,能够量产销售,明清时成为民间最主要的衣被装饰方法。但是这种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自一九二〇年以来因为机器印花的盛行而面临消失的困境。本次展览,意在向各行各界推荐这项民间传统工艺,引导社会各界认识传统刮浆蓝染的素朴本质,对于人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拯救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产业界追求的目标不仅是‘中国制造’,更进一步迈向‘中国创造’;此时,深厚的民族渊源,足以产生积极作用,因为各种丰美的传统手艺与中华民族文化,正是发挥创意的活水泉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